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内分泌科
简介:
儿童内分泌遗传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对儿童糖尿病基础及临床进行深入研究,从事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早熟、身材矮小、肥胖、糖尿病、低血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副主任医师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等有重要意义。 一、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的一种抗体。它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关键作用。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甲状腺产生过量甲状腺激素。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高时,有可能提示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三、诊断与治疗意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都极为重要。在治疗方面,患者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 总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高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密切相关,其在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甲亢患者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停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告知医生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检查当天穿着宽松。 1.检查前需空腹 检查甲状腺功能前,通常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进食、饮水、服用药物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身体放松,以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3.停用相关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如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等。如需服用药物,应提前告知医生。 4.告知医生其他情况 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5.检查当天穿着宽松 检查时需暴露颈部,穿着宽松的衣物,以便医生进行检查。 总之,在检查甲亢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糖尿病筛查主要包括检查血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以及检测胰岛功能等。去专业医院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糖尿病筛查为宜。 一、血糖 这是筛查糖尿病极为关键的一项检查,主要对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状况进行检测。若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且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那就表明存在患糖尿病的风险。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当血糖含量比常人高,但又未达到糖尿病的判定标准时,就需要开展口服葡萄糖耐受实验,以此来判别是糖代谢功能受损还是确实患有糖尿病。 三、胰岛功能 胰岛素功能监测重点在于检查空腹以及餐后各个时间点的胰岛素分泌情况,通过这样来知晓胰岛功能是否有异常,进而评判患糖尿病的风险。 总之,糖尿病筛查的这些项目对于准确判断是否患糖尿病以及了解相关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需注意以下要点:要保持均衡营养,多食用粗纤维食物、高蛋白食物、富含维生素食物、低脂食物、低盐食物,把控适当碘摄入量,同时要避免熬夜与剧烈运动。 一、饮食方面: 1.适当补碘:患者可进食一些海带、紫菜、海鲜等含碘食物。同时,可选择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芹菜、苹果等。 2.增加蛋白质摄入:多吃牛肉、羊肉、鸡肉、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要避免过多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大肉、鹅肉、奶油蛋糕等,可以适当吃些杂粮食物。 二、生活习惯方面: 1.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良好的恢复。 2.避免剧烈运动: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要从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其主要功能是降低血糖。若胰岛素分泌延迟,则可能致使人体出现高血糖状况。通常而言,对于胰岛素分泌延迟,可通过散步、倒走、打太极等方式进行锻炼,且要适度增加运动量,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具体来说: 一、胰岛素分泌延迟的锻炼方式:可采取散步、倒走、打太极等有氧运动形式,坚持此类锻炼,能有效提升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有助于人体消耗因胰岛素分泌延迟而导致的高血糖。同时,在适当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对提高胰腺部位胰岛的敏感性有一定作用。 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控制饮食,做到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这对改善胰岛素分泌延迟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总之,对于胰岛素分泌延迟,要重视锻炼方式和日常饮食的调整,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