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那么久鸡肉 你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是发物吗
在日常饮食中,“发物”一词频繁出现。不少人在生病或身体不适时,都会听到家人或朋友叮嘱:某些食物是发物,不能吃。鸡肉作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也常被卷入“发物”的争议中。那么,鸡肉是发物吗?这需要我们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医视角下的鸡肉属性
在中医理论里,发物指的是食用后可能诱发旧疾复发,或加重现有疾病症状的食物。由于发病原因、体质不同,发物的界定也因人而异。从传统中医观点来看,鸡肉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正因鸡肉温热助阳的特性,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它被视作发物。
对于实热体质人群,本身阳气偏盛,易生内热,食用鸡肉后,可能助长体内热邪,加重不适症状,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便秘等。阴虚火旺人群也需谨慎食用鸡肉,此类人群常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鸡肉的温热特性会进一步损耗体内阴液,使阴虚症状加剧。另外,患有皮肤疮疡肿毒的患者,若食用鸡肉,可能促使热毒更加旺盛,导致病情恶化,延缓伤口愈合。此外,在感冒发热期间,人体处于正邪交争的状态,食用鸡肉可能会加重发热症状,影响病情恢复。
但并非所有人都需对鸡肉避之不及。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如产后妇女、老年人、久病初愈者,鸡肉则是滋补佳品。它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促进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力。
二、现代医学对鸡肉的认知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食物过敏、不耐受,以及特定疾病对饮食的限制,是导致食用某些食物后身体出现不适的主要原因,并不存在“发物”这一概念。鸡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每100克鸡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0克,且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易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