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一族 儿童

当孩子说“不想上学” 解码厌学背后的深层原因

“妈妈,我肚子疼,不想去学校……”清晨的哭闹声里,藏着无数家长的焦虑。从幼儿园到高中,厌学情绪像影子般困扰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这绝非简单的“偷懒”或“叛逆”,而是孩子用行为发出的求救信号。今天就从心理学、教育学视角,拆解孩子厌学原因。

一、家庭环境:隐形的压力源

1.过度期待的“窒息感”

某重点中学调研显示,73%的厌学学生家庭存在“三重高压”:

成绩排名必须年级前10%

课余时间被奥数、钢琴填满

父母常说“考不上名校就完了”

这种高压环境下,学习沦为痛苦的“生存竞赛”。杭州女孩小雨因数学考98分被骂“不努力”,最终撕掉课本拒绝上学。

这种高压环境下,学习沦为痛苦的“生存竞赛”

2.情感忽视的“空洞感”

留守儿童或父母长期争吵的家庭中,孩子常通过“不学习”吸引关注。广州心理咨询中心数据表明,32%的厌学案例源于情感需求未被满足——比起分数,他们更渴望被看见。

二、学校困境:难以言说的“战场”

1.教学方式的“水土不服”

视觉型学习者听不懂纯理论讲解,动觉型孩子坐不住40分钟课堂。上海某小学试点“分层教学”后,课堂参与度提升45%,印证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视觉型学习者听不懂纯理论讲解,动觉型孩子坐不住40分钟课堂

2.社交关系的“暗礁”

校园欺凌、小团体排挤是厌学的隐性推手。深圳某校心理辅导记录显示,68%的转学生曾因社交压力产生退学念头。一句“没人愿意和我玩”背后,是孩子破碎的归属感。

上一篇1/2页下一页

推荐阅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