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药物治疗 带你踏上高效减重之旅
近些年来,减重药物的研发进展迅速,尤其是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peptide-1receptoragonist,GLP-1RA)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不断问世,减重效果也不断提升。目前在我国共有五种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我国目前尚未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肥胖症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有无禁忌证后方可起始应用,同时在使用药物减重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规律随访,监测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减重药物的适应证
当超重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减重药物治疗。肥胖症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时,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减重药物治疗。
减重药物及其应用
1.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是一种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甘油三酯的吸收,促进脂肪从肠道排出体外,在我国被批准用于超重或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奥利司他禁忌用于吸收不良综合征、胆汁淤积症、继发性肥胖的患者,由于奥利司他会干扰抗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器官移植者以及服用环孢霉素患者禁用。奥利司他的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胃肠排气增多等。
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药物相关副作用。该药建议餐时或餐后一小时内口服,每日三次,每次推荐口服剂量120mg。临床试验显示持续应用奥利司他,去除安慰剂效应后的体重下降幅度约为3.1%,减重幅度达到5%以上的患者比例为49.7%。在长达四年的时间中,去除安慰剂效应后减重幅度仍可达2.8%。
2.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为GLP-1RA的长效制剂。该药物作用于下丘脑,增加饱食信号,减少饥饿信号;同时作用于胃肠道,延缓胃排空,减少胃酸分泌,从而达到通过减少能量摄入使体重降低的效果。虽然有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在临床相关的药物暴露水平可能导致啮齿类动物甲状腺C细胞肿瘤,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药会导致人类甲状腺C细胞肿瘤(包括甲状腺髓样癌),但鉴于安全性考虑,利拉鲁肽不得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既往史或家族史的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
利拉鲁肽主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也是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腹痛等。该药为一天一次皮下注射,用于成人减重最高剂量为每日3.0mg。如果使用利拉鲁肽16周,体重减少无法达到基线体重的4%以上,则建议考虑停用利拉鲁肽,因为这类患者即使继续使用,实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的概率也很低。
临床试验显示持续应用利拉鲁肽,去除安慰剂效应后的体重下降幅度约为4.7%,减重幅度达到5%以上的患者比例为64%。在一项用药56周的研究中,去除安慰剂效应后,利拉鲁肽平均减重幅度为5.4%。
3.贝那鲁肽
贝那鲁肽为GLP-1RA的短效制剂,通过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贝那鲁肽治疗的禁忌证为对该药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该药在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试验过程中尚未发现与甲状腺C细胞相关的不良反应,但因其他GLP-1类似物有可能导致啮齿类动物甲状腺C细胞肿瘤,因此本品同样不得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既往史或家族史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
贝那鲁肽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其他在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头晕、头痛、非严重低血糖事件、注射部分反应等。贝那鲁肽用于减重的剂量为每次0.2mg,每日三次皮下注射。临床试验显示持续应用贝那鲁肽12-24个月时,去除安慰剂效应后的体重下降幅度为3.6%,减重幅度达到5%以上的患者比例为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