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王静
王静

王静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个人简介

简介: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口腔系,201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修,2016年美国纽约州SYRACUSE CITY ST. JOSEPHˊS HOSPITAL访问学者。现为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论著1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前从事口腔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黏膜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在牙齿美容修复、疑难根管显微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擅长疾病

牙体病,黏膜病等疾病的诊治。

TA的回答

问题:孩子牙几岁矫正好

孩子矫正牙齿一般选择12至18岁这段时间较为合适,但正畸效果并非只与年龄相关,也不是年龄越小效果就越好。具体如下: 一、有些牙颌畸形需早期治疗,如3至5岁时下颌前突就可能需要开始治疗; 二、一般正畸的较好年龄在12至18岁,此时进行治疗通常时间较短且疗效较好; 三、18岁以后,牙齿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矫治效果可能不如儿童时期,一些严重的骨性错颌畸形,需等到18岁成人期配合外科手术治疗; 四、孩子在18岁之前通常是矫正牙齿的较好阶段,因为成人后矫正所需时间可能延长,需处理问题可能增多,且成年人颌骨发育基本完成,加上代谢可能不如孩子快,所以矫正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总之,孩子矫正牙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进行。

问题:婴儿长牙时间是什么时候

婴儿长牙时间通常在4至10个月左右。刚出生的婴儿口腔内没有牙齿,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牙,但存在个体差异,早的在生后4个月出牙,晚的到生后10个月才出牙。 一、婴儿出牙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1.营养是后天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母乳喂养的婴儿相对吸收较好,出牙可能较早,约4个月就开始出牙,但并非绝对。 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婴儿营养物质吸收差,出牙会相对较晚,甚至可能超过10个月都不出牙。 二、婴儿生长过程中可适当添加辅食,好处有: 1.能增加营养供给,补充钙、铁、锌等元素和蛋白质等。 2.可促进牙床间相互摩擦,有助于牙齿萌出。 总之,婴儿出牙时间有一定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和辅食添加,如有不适要及时就诊。

问题:牙线和漱口水怎么用

漱口水的主要作用是清新口气,且其中通常会添加有效成分,以起到更多保护牙齿、促进口腔健康的作用。其使用方便,一般在饭后或刷牙后使用。具体动作示范如下: 一、清除残渣 先用清水漱口,尽可能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二、充分漱口 将一瓶盖(通常为5-10毫升)的漱口水放入口中,然后闭紧嘴唇,鼓动两腮,含漱一分钟,让漱口水在口腔内的牙齿之间、牙缝之间进行冲刷和清洁,以去除食物残渣和软垢,同时尽量与牙齿表面有更多接触。 三、吐出漱口水 最好不再用清水漱口,让一定量残余的漱口水留在口腔内。 特别提示:漱口水的使用不能替代刷牙,只是刷牙的辅助措施。 漱口水主要用于清新口气和保护口腔健康,使用时要先清除残渣,再充分漱口并吐出,且不能替代刷牙。

问题:舌头咬流血怎么办

舌头咬出血后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处理方法: 1.冷敷:当不慎咬到舌头且出血量不多时,可以直接将凉水或冰放置在出血位置,通常几分钟后即可止血。 2.纱布局部按压:若出血较多,则需找一块消毒后的纱布或毛巾,对出血部位进行局部按压止血,一般10分钟左右出血会停止。 3.手术缝合:如果伤口较大、出血量很多,并且舌头软组织剥离后无法复位,应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缝合。 二、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清淡食物。 2.止血后要多喝水,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水果。 3.可以每日用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总之,舌头咬出血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注意相关事项,以促进伤口恢复和保持口腔健康。

问题:有时舌头出血是什么病

舌头经常出血的原因包括口炎、舌癌等。 一、口炎: 1.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1)这类患者除舌头经常出血外,还可能伴有口腔糜烂、红肿或充血等现象。 (2)临床治疗上可通过口服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 二、舌癌: 1.一般由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局部创伤等导致。 (1)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舌头经常出血、舌糜烂、溃疡或肿块等。 (2)临床上多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同时可搭配化疗或放疗等进行辅助。 此外,导致舌头经常出血的原因还有很多。因此,建议一旦出现舌头经常出血的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舌头经常出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口炎和舌癌等,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上一页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