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胃部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容易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而最严重的后果更是会导致胃癌。所以日常生活中,及时的治疗幽门螺杆菌十分有必要。那么,门螺杆菌症状都有哪些?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应该怎么办才好?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今天的专题就来为大家讲解有关幽门螺杆菌知识,一起看看幽门螺杆菌治疗有什么好办法。
幽门螺旋杆菌容易在胃部滋生,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大量繁殖,危害健康,严重的会引起胃癌,有生命危险,很多人对此不了解,下面不妨具体看看。
1.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1982年,有些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且它与消化道的溃疡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胃癌始发原因之一。
这个观点已成消化界的热门话题,尤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不仅医学界关注,而许多病人看了一些科普书后,忧心忡忡,常常咨询医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很容易得胃癌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存在于人体内胃和十二指肠的酸性环境中,80%的胃溃疡和90%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这种细菌引发的。不过,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不表现出症状,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进一步患胃部或十二指肠疾病。
2.幽门螺旋杆菌与疾病的关系
目前,已经确认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中4种疾病都十分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病;(3)胃癌;(4)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MALT)恶性淋巴瘤。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防止溃疡复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头号致癌因子。
从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有相关性。调查发现在早期胃癌中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
但人们也不必太过紧张,因幽门螺杆菌的株种很多,不一定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演变为胃癌。这与幽门螺杆菌的种株是有很大关系的,只有那些毒力很强、致癌机会高的菌株方才会有可能导致胃癌。
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走出的两个误区
一、无所谓。正常人还有50%带菌者。二、十分紧张,怕癌变。
当胃镜检出幽门螺杆菌或抽血查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临床上有胃痛、胃胀、泛酸、嗳气、口臭等症状。
胃镜检查有浅表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炎症浸润现象、6个月后黏膜上皮增生、腺体萎缩、囊性变和肠化生,两年后,黏膜腺体可异常增生,如果不及时治疗逆转,极少数人会发生癌变。所以,具有上述三种现象时,应杀菌根治。
常见症状
急性胃炎
感染潜伏期2~7天,胃镜下表现为胃窦急性充血糜烂,组织学检查黏膜层有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症状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晨起恶心、反酸、嗳气、饥饿感,重者出现呕吐。现已有足够证据表明,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慢性胃炎
Hp检出率54%~100%,慢性活动性胃炎Hp检出率为90%以上。不仅引起胃窦炎,也可引起胃体底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见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
GUDU的发生、发展、愈合及复发过程中,Hp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GU中Hp检出率多在80%以上,DU中检出率多在90%以上。有82.5%的DU患者十二指肠并发胃化生,胃化生和Hp感染是发生DU的先决条件。目前认为根除Hp是治愈和防止溃疡复发的关键。
低度恶性胃淋巴瘤
一般认为与Hp阳性慢性胃炎相关,根除Hp治疗可使77%~83%胃MALT淋巴瘤消退。因而,提倡对其作积极的Hp根除治疗。长期Hp感染者胃腺癌的发病率增高,并认为与Cag A和Vac A基因有关,产Cag A蛋白和Vac A s1/ml基因型的Hp菌株诱发胃癌的发生率更高。
20120716饮食养生汇:梁学亚讲幽门螺杆菌感染
编者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那么他有哪些症状呢... 12-06 09:46
20111011养生堂视频:王化虹讲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编者按: 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为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幽门螺杆菌... 12-06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