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陈志衡
陈志衡

陈志衡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

个人简介

简介:

陈志衡,医学博士,任中国儿童保健青年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童心血管会理事。

主攻方向:小儿心血管疾病,儿童保健。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8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医院介入中心培训6月。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多项。


擅长疾病

儿童心脏疾病,儿童保健。

TA的回答

问题:新生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易醒哭闹怎么办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易醒且易哭闹可能是小儿佝偻病或婴儿积食等疾病所致,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方式来改善。具体如下: 一、小儿佝偻病: 1.通常与缺乏维生素D、生长速度过快、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2.婴儿会出现骨骼发育异常、烦躁不安、夜间哭闹等症状。 3.治疗方法: (1)建议家长使用维生素D来缓解婴儿症状。 (2)家长可适量给婴儿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三文鱼、蛋黄等。 二、婴儿积食: 1.通常与喂养不当、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2.婴儿会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夜间哭闹等症状。 3.治疗方法: (1)建议家长使用小儿消食颗粒、小儿肠胃康颗粒、小儿磨积片等药物来缓解婴儿症状。 (2)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婴儿食用难消化的食物,如蚕豆、花生、玉米、黄豆等。 综上所述,当婴儿出现晚上睡觉不踏实等情况时,家长需及时明确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和治疗。

问题:婴儿总是晚上哭闹是什么原因

婴儿晚上总是哭闹,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明确病因。 一、生理性因素: 1.可能是婴儿排便、排尿等生理刺激导致。 2.睡眠时外界环境过冷、过热以及声音、光等刺激也可能引发哭闹。 3.若白天睡眠时间过长,会挤占夜间睡眠时间,进而致使婴儿晚上哭闹。 4.婴儿处于饥饿状态或尿不湿脏了等情况同样会引起哭闹。 二、病理性因素: 多考虑佝偻病,这是由维生素D或钙的缺乏引起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钙剂缺乏会出现低钙表现,比如神经兴奋性过高、多汗、夜间哭闹等症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新,让婴儿保持良好心情,为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多带婴儿晒太阳,这有利于钙的吸收。 总之,对于婴儿晚上总是哭闹的情况,要仔细分析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问题:三个月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多少合适呢

三个月宝宝每天睡眠时间约为15-18小时,但具体时长因人而异,良好的睡眠环境和睡眠安全对宝宝很重要。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相对较长,随着成长,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三个月大的宝宝,大脑发育迅速,睡眠对其身体和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的身体恢复、生长发育,以及大脑的发育和记忆形成。 此外,宝宝的睡眠质量也很关键。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穿着宽松的衣物,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同时,要注意宝宝的睡眠安全,避免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睡眠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宝宝的睡眠时间与上述范围有较大偏差,或者出现睡眠不安、频繁醒来等问题,家长可以观察宝宝的其他表现,如精神状态、食欲等,如有需要,也可以咨询医生的建议。同时,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应逐渐培养其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其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问题:宝宝脸上胎毒怎么去除

婴儿胎毒通常表现为皮肤红疹、脸红、嘴巴有异味等,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孕妇在孕期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或滋补食物。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 一、使用金银花、甘草外用或内服: 1.金银花、甘草加水煎汤,滤掉药渣后,可用纱布蘸取适量药液擦拭婴儿皮肤,也可少量喂给婴儿药汁。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甘草能调和诸药。 二、服用黄连汁: 1.将黄连洗净后用沸水浸泡,得到黄连汁,家长可把黄连汁滴入宝宝口中。黄连有清热燥湿等功效。 三、涂抹炉甘石洗剂: 1.如果婴儿胎毒较严重,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在患处,能缓解胎毒引起的瘙痒等症状。炉甘石洗剂主要用于止痒收敛。 此外,哺乳期女性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温水,不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可让婴儿适当喝温热的水,避免婴儿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或潮湿环境,还要防止婴儿哭闹时搔抓患处。 总之,对于婴儿胎毒要及时关注和处理,同时注意相关的护理措施。

问题:婴儿排便困难怎么办

当婴儿出现排便困难时,可采取调整饮食、腹部按摩、使用开塞露等方法,如无效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肠道畸形等疾病。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人工喂养的婴儿,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软化大便,缓解排便困难。 2.腹部按摩 以婴儿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每天可按摩数次,每次5-10分钟。 3.使用开塞露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但不要经常使用,以免形成依赖。 4.就医治疗 如果婴儿排便困难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腹胀、呕吐、哭闹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先天性肠道畸形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婴儿排便困难问题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偏方。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