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孙庆利
孙庆利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个人简介

简介:孙庆利,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任住院医师。2003年北京大学神经病学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和脱髓鞘疾病。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著及2篇SCI文章。参加了《哈氏内科学》、《奈特神经病学》和《脑血管病手册》等多部著作的编译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中国医师协会脑与脊髓损伤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感染与神经免疫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

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头痛、头晕。

TA的回答

问题:治疗小儿癫痫的最佳时机

儿童癫痫的最佳治疗时间是确诊后立即治疗。儿童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致大脑功能短暂障碍的慢性疾病,危害较大。发作时会有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屈曲抽动等表现,还可能大小便失禁。 一、儿童癫痫最佳治疗时间 发现或确诊后应尽快治疗,避免长期、频繁或严重发作导致脑损伤及持久性神经精神障碍。 1.治疗方式 及时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病情。 (1)卡马西平 可增强去甲肾上腺素活性,起到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2)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也有类似功效。 2.日常护理 家长要加强与儿童沟通,适量增加户外运动,注意合理膳食,不可过饱或过饥,服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 总之,儿童癫痫确诊后需尽快治疗,配合药物和精心护理,以减少对儿童的伤害。

问题:周围性面瘫如何治疗

周围性面瘫可通过多种方式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一、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等,能有效减少面瘫后遗症发生概率,控制神经病变。 2.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像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有助于缓解炎症。 3.营养神经药物:例如维生素B1等,可促进神经恢复。 二、物理治疗: 1.超短波红外线治疗:可改善血液循环。 2.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3.局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神经恢复。 三、手术治疗: 1.面神经减压术:适用于特定情况。 2.舌下神经吻合术:在某些条件下使用。 总之,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多样,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促进康复,减少后遗症。

问题:出血性脑梗死怎么办

出血性脑梗死能否治好取决于疾病严重程度,具体情况如下: 一、轻度出血性脑梗死:这类患者脑梗死面积较小、出血量较少。如果能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并配合饮食调理和康复锻炼,多数情况下是有可能治好的。 二、重度出血性脑梗死:此类患者脑梗死面积较大、出血量较多。即使经过系统治疗,往往还是可能遗留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含糊不清、构音障碍等后遗症,且通常难以完全治愈。 临床上,对于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可采用如下药物治疗: 1.人纤维蛋白原。 2.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 而针对抗栓相关症状性出血转化,则可通过以下方式治疗: (1)静脉注射血小板、维生素K、新鲜冷冻血浆。 (2)口服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新型抗凝药。

问题:发生脑卒中前兆时如何处理

脑中风即脑卒中,其前兆与应急措施如下: 一、前兆 1.缺血性脑卒中 有些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并无显著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会有短暂性肢体无力现象,或是出现单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等表现。 2.出血性脑卒中 通常在活动时突然发病,往往呈现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 二、应急措施 当发现患者有言语、肢体功能障碍等状况时,首先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接着让患者平躺,把头部歪向一侧,清理其口中的呕吐物,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然后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了解脑中风的前兆,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表现,以及掌握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及时拨打120并进行一些现场处理,对于患者的救治非常重要。

问题:脑干损伤瞳孔变化的特点

脑干损伤后的瞳孔变化具有以下特征:眼球流转、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等。 一、眼球流转:脑干损伤往往会致使脑神经受到损害,进而无法有效地控制眼球运动,使得眼球运动失去平衡,于是便出现眼球流转的状况。 二、瞳孔散大:因为脑干损伤会让脑部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对动眼神经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呈现出瞳孔散大的现象。 三、对光反应消失:如果患者脑干损伤的部位是在脑桥部位,那么瞳孔会表现为针尖样瞳孔,同时还会伴有对光反射消失的症状。 除了上述这些基本特征外,还可能出现眼球分离的情况。倘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严格遵循医嘱完善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必要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上一页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