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自己有抑郁症怎么办啊?

病情描述:最近一段时间,我总是情绪低落,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请问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要怎么办呢?

医生回答(1)
相关推荐
怎么有抑郁
抑郁症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应激因素、认知偏差等,建议引起重视,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1、遗传因素:抑郁症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若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抑郁症,个体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显著上升。多个基因位点与抑郁症的易感性相关,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代谢以及大脑神经回路的发育。导致大脑情绪调节功能出现异常,使个体更易陷入抑郁情绪。2、心理应激因素:生活中的重大心理应激事件是抑郁症的常见诱发因素,如亲人离世、失恋、失业、严重的自然灾害等,这些事件会给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当个体无法有效应对这些压力时,负面情绪会不断积累,可能引发抑郁症。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如工作压力过大、长期的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也会逐渐消耗个体的心理能量,使个体陷入抑郁状态。3、认知偏差:个体的认知模式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消极的认知偏差,如过度自责、灾难化思维、选择性关注负面信息等,会使个体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过度自责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将责任归咎于自己,即使是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结果也不放过。灾难化思维的人会把小问题无限放大,想象出最坏的结果。选择性关注负面信息的人则会忽视生活中的积极方面,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这些认知偏差会不断强化负面情绪,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患者大脑内的神经回路存在功能异常,连接前额叶皮质、海马体、杏仁核等区域的神经回路负责情绪调节、认知加工等重要功能。当这些神经回路的信息传递出现紊乱,如前额叶皮质对杏仁核的抑制作用减弱,会导致杏仁核过度活跃,使个体对负面情绪刺激更为敏感,难以有效调节情绪,从而陷入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

朱紫青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甲

得了抑郁怎么办
得了抑郁症综合治疗与自我调节相结合是关键,专业治疗如心理、药物干预可改善症状,日常自我调节能辅助康复。通过多管齐下,助力患者缓解痛苦、重归正常生活。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帮助显著,认知行为疗法可引导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积极心态。如引导患者审视遇事自动产生的消极想法,将其替换为积极、客观的思考方式,从而改善情绪。人际治疗聚焦于人际关系,帮助患者解决人际交往困境,提升社交质量,减轻抑郁症状,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2、药物治疗:对于中重度抑郁症,药物治疗常必不可少。抗抑郁类药物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来稳定情绪。医生会依据患者个体状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基础状况等,精准选择药物并确定合适剂量。治疗期间,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调整,以保障治疗效果。​3、物理治疗:在部分情形下,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患者不耐受药物副作用时,可采用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利用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调节神经功能,缓解抑郁症状。而电休克治疗适用于病情危急、有自杀倾向等严重情况,能迅速改善患者状态,但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实施。​4、自我调节:患者自身的努力在康复过程中较为重要,规律作息较为重要,保持固定的入睡与起床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适度运动,像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带来愉悦感,改善心境。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摄影、手工制作等,能转移注意力,充实生活,缓解抑郁带来的不良感受。​5、寻求社会支持:家人与朋友的支持对抑郁症患者恢复意义重大,他们应给予患者充分理解、耐心陪伴与积极鼓励,倾听患者心声,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还可参与抑郁症互助小组,与同病相怜者交流经验,获取情感支持,增强康复动力。​抑郁症虽带来挑战,但并非无法战胜。一旦察觉自身或身边人可能患有抑郁症,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自我调节,患者有望走出抑郁状态。​

陈三星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39y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