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介绍 细说紫砂泥料的成分及特点

来源:民福康健康

紫砂壶为什么那么昂贵,这除了和它的制作繁琐有关,主要的还是它的独特泥料,紫砂壶的泥料是非常稀少的,而且是用完了就没有了,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那么紫砂泥料有哪几种呢?我们该如何区分呢?带着这次疑问和小编一起阅读本文吧。

目录

1、紫砂泥料的十二种矿源 2、紫砂泥料成分

3、紫砂壶泥料烧制器皿的特点 4、紫砂泥料的制作过程

5、紫砂泥料的收缩与烧成 6、紫砂泥料如何区分

7、细说紫砂红泥 8、朱泥的前世今生

9、原矿紫砂泥料的鉴别

紫砂泥料的十二种矿源

如果我们想买紫砂壶的话,除了要对它的基本知识了解之外,还要对紫砂壶的目前状况有所认识才行。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紫砂市场太乱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乱的地方是哪呢?紫砂专家觉得,现在紫砂行业中面临大的问题就是紫砂泥料的问题,因为它不可再生,用完就没有了。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12种紫砂矿源。

1.紫砂

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炼而成, 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 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佳教材。泡茶好喝,评价好!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

2.红泥

早期是常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红泥原矿提炼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紫砂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渐露锋,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养壶者之爱。新壶初用,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朱红,泡茶鋉数日则如朱-泥,赞不绝口!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3%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

3.缎泥

早期常见通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本山绿泥原矿提炼而成;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佳器材。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吐黑;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轻易提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绝不吐黑!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3%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4.黑铁砂

为早期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炼再加入锰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养壶者之爱。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30度C / 收缩比约12%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

5.内紫外红

壶胚乃以清水泥为泥料,成型后再以红泥浆上浆壶表,再让壶坏阴干入窑烧成;此作法在当时为早期壶很常见之泥料工艺 壶身泡茶多日颜色变朱红色,现代壶已甚少见此作法。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

6.大红袍泥

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含氧化铁,在炼泥过程加入天然铁红粉提升红色,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经过泡茶养成色泽艳红非常讨喜,此种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宜兴市洑东乡西面

窑温:约1040度C / 收缩比:约45-55%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

7.小红泥

宜兴市洑东乡东面的矿区所开采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又称小红泥),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跟一般红泥含矿量不同泥质较多,此种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江苏宜兴市洑东乡

窑温:约1080度C / 收缩比:约20-28%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8.紫茄泥

紫茄色泽温润讨喜,泥中极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铁量高,在黄龙山脉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矿,泥色:茄紫胎骨坚润,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脉。

窑温:约1150-1200度C / 收缩比:约12%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9.墨绿泥

是紫砂泥色配比之一。将着色金属氧化物氧化钴、氧化锰,加入本山绿泥中配制而成的一种紫砂色泥。经烧成后, 呈深绿色至墨绿色,是人工配制为数不多的紫砂色泥之一。墨绿泥呈色的深浅,随氧化钴、氧化锰加入量的多少而定。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5%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10.拼紫泥

是用不同泥调配而成,简称拼紫泥也称调和泥为较常用的紫砂泥料,烧成呈棕色,在市场接受接受度很高的泥料,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泥性:稳定性特佳,容易掌控,结构紧密,可广泛利用,成型容易。

窑温:约1150~120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

11.铁星泥

此泥料在早期做壶使用较多深紫茄色、色泽温润讨喜,矿中极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非常密集的小熔点,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冲泡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佳教材在,黄龙山脉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矿,泥色:深茄紫胎骨坚润,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脉4号井。

窑温:约1150-1200度C / 收缩比:约13%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12.细黑星

此泥料在早期做壶使用较多,浅棕色含细黑色颗粒、色泽温润讨喜,矿中极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非常密集的小熔点,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冲泡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佳教材在,黄龙山脉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矿,泥色:浅棕色,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脉4号井。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

紫砂泥料成分

为了了解紫砂泥料的构成元素,小编我翻箱倒柜得把以前学的化学给拾起来了。下面我们说说紫砂原料的化学成分。

紫砂泥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 氧化钾, 氧化钙,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紫砂原料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以及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锰,二氧化钛等,还有一些微量元素,所以紫砂具备如下的优点。

首先,紫砂原料中含有二氧化硅的量大,含熔剂的量少,因此烧成后晶相多玻璃相少,作为还体的骨架并与其他的其他的矿物粘度高,不易变形,对降低还体的干燥。烧成收缩十分有利!

其次:较高氧化铝的含量,扩大了还体的烧成范围,硅和铝等元素生成的莫来石结晶(就是所说的结晶)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可塑性)和抗热震性能(耐高温)

其次:紫砂原料中,高领石的晶体细小,可塑性和稳定性卓越(骨架的连接作用)

还有:紫砂中还有较多的氧化铁,在矿物原料的组成中非常合理,作为温和熔剂可以降低烧成温度,当然也可作为着色剂,所以大家看见紫砂壶会呈现不用的颜色,氧化铁起很大的作用!

紫砂与普通陶土的区别就在于微量元素烧成后的效果!

紫砂壶泥料烧制器皿的特点

江苏宜兴古名荆溪、阳羡,地处太湖西岸,具有久远的烧陶历史。宜兴紫砂特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紫砂壶制品称作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近千年来,紫砂经过产生、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历久不衰,于是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并列一个陶都宜兴,产品畅销国内外。宜兴紫砂早已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了解紫砂文化,首要清楚的就是紫砂泥料。

紫砂原料,是颗料较粗的陶土,它和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土同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但铁、硅量较高。从颜色分主要有三种子:一种呈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砂泥,肉眼可以见含有云母微料,烧成后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作经泥,烧成后为浅灰色或灰黄色;这些陶土,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都有蕴藏,紫砂泥丰富,绿泥较为稀少。根据瓷库中国专家的研究,利用这些陶土来烧制紫砂器皿,有以下优点:

是紫砂原料经过澄淀、炼制,可塑性好,烧制过程中收缩率小,烧成范围大,产品不易变形。是紫砂成品有小于2%的吸水率,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紫砂原料中存在大量团聚体,团聚体内部有闭口气孔。烧成时,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它的周围又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大部分属开口气孔,显气孔率约为5%。这样质地的器皿,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用来栽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不易烂根。是泥料分子排列呈鳞片状结构,与一般陶瓷泥料的颗粒结构不同。因此,紫砂成品冷热急变性好,热传导性低,用为茶具时,抚摸不烫的,寒冬季节沸水注入及火上煎烧都不易炸裂,优于一种般瓷器。是按照行家的说法,可烧成海棠红、朱紫砂、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沉香、水碧、闪色、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新铜绿等几十种颜色,全凭原料呈现的天然色泽,成为紫砂器高雅、质朴的装饰。

紫砂粗砂好还是细砂好

紫砂茶具与很多茶具不同的地方在于紫砂壶具有透气性,更能与茶相融。谈到透气性方面,就要先来了解紫砂壶的用料,也就紫砂的粗细问题。宜兴紫砂已经发展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传统的、现代的,新潮流、新时尚都在同一舞台上争奇斗艳,人们也根据各自不同的审美观点审视着作品的价值观念。

紫砂的粗细体现在砂粒的目数上面。粗砂的定义是有明显的颗粒状,而细砂则没有。与中国古代几乎是粗砂壶不同,现在市场上的壶大部分是细砂,原因是机械代替了畜力人力碾磨紫砂,这是细砂为市场主导泥料的主要原因。现在紫砂市场上的紫砂壶,还有一部分是属于调砂的,意思就是在细砂中调进不同粗细的耐火砂,利于透气养壶,但这还是属于细砂。有一些调砂虽然可以形成视觉上的粗颗粒效果,但在触感方面是没有粗砂的效果的。现在,有些人在兜售所谓文革壶,号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壶,还用模具印上了文革用词或人物肖像,可是细细一看,用的却是细砂和色泽深紫或黄(调配的段泥),而当时的年代做壶用的却是粗砂,如此一看便知在作伪。

精细的紫砂泥在外观造型和表达工艺技术上是可取的,但对茶性的发挥却是不利。观看古代的壶,绝没有细砂的,不但砂粗,做工也粗。一些优秀的作品追求的是壶的造型意趣,壶身上的字显示书法功底并与造型相映成趣,就是用来泡什么茶也要统一在一个范围内,这才是茶的文化,才是茶人修养的表现。

调得好的粗砂壶,可以在不渗水的前提下,隔着壶壁都可以闻到茶的香味。所以粗砂壶和粗拙的造型有它特别的美感。日本的武士碗,韩国的素烧釉烧的茶具,往往追求粗犷大气甚至特意扭曲造型来体现个性,或者在上釉后,任意撒上一把沙子,造成持碗时手心中的刺痛感。这种与纤细光滑的茶碗有着从外到内迥然不同的风格,再配上相应的粗或细的不同茶叶,一种营造的品茶意境就出来了。

紫砂泥料的制作过程

文人对宜兴紫砂推崇备至,宋、元、明、清诸代都有专着详细介绍。所以紫砂茶具这东西,挑选那也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的,好的就是把茶具直观的呈现眼前。

紫砂壶的质量性能首先取决于原料的质量和性能,其次决定于生产的工艺过程。几乎所有的天然陶土都含有多量的氧化铁,多的达到8%,少得也能达到2%,这种泥料烘烤出得胎质会呈现褐色或紫色。因为泥料的含铁量不同,在经过适当的调配,就能烧制出不同颜色的茶壶。紫色泥的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和赤铁矿。同时紫砂泥还含有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等化学元素。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是紫砂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壶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1001200摄氏度之间,采用的是氧化法。烧成后的成品吸水率小于2%,表明它的气孔率介于陶和瓷之间。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上原因共同作用,促成了紫砂壶的与众不同。

泥料制作过程

从矿层中开采出的紫泥,俗称生泥。似块状岩石,经露天摊晒风化,使其松散,然后经初碎、粉碎,按产品要求的颗粒数目,送风筛选。筛选后的泥灰,由搅拌机搅拌成一块块泾泥,经堆放陈腐处理,再把腐泥进行真空练泥,这样便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 在紫砂泥练和制备过程中,所用水的水质十分讲究。水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坯的干燥、烧成收缩率小。陶瓷工艺师们把几种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有时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钢砂,更为夺目。紫砂壶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的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壶不上铀。 烧成后的紫砂壶保温性和透气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

紫砂泥料的收缩与烧成

紫泥具有优良的可塑性能,其指数为17.5,属高可塑性泥料。由於紫泥是深藏於岩石覆盖的陶土矿内,未被污染的紫泥所含有机物质几乎没有,其收缩率较小,泥坯乾燥收缩率约4~5%,烧成收缩率约5~6%。另外由於有较高的泥坯强度,因此符合规范制作的紫砂泥坯在合理的乾燥、烧成条件下,其变形程度很小。这些就是紫砂陶艺精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前提条件。相比之下,红泥的收缩率要大於本山绿泥和紫泥。红泥的收缩大约是15%。

《紫砂春华》载文提到紫砂器的适宜烧成温度紫泥是1150度,烧成温度范围较宽,温度上下一、二十度均能成陶,只是随著温度升高色泽也逐渐变深,当然超过临界温度就要变形或发泡。红泥与本山丝泥烧成性能不如紫泥,第一是烧成温度较紫泥低;第二是烧成范围较窄;第三易出现『风惊』等致命的缺陷,因此红泥与本山绿泥常用来做为化粧土。过去用龙窑烧紫砂,受气候、燃料等影响较大,烧成的紫砂器色泽色差较大,後来改用倒焰窑烧成,情况略有改进,但窑腔内的温差还是有的。如今用隧道窑烧成,各种仪表自动监控,窑腔截面又较小,上下温差就很小了,色泽基本上可以一致。

紫砂泥料是怎样炼成的

紫砂页岩生成于甲泥矿层的夹层中,大多是从深达数百米甚至千米的地下矿井深处开采出来的,并且以深层矿体的质地较为优良。然而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体(常被称为生料),质坚如石,需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方可成泥(熟料),用于制作。其工艺处理流程如下:

矿体开采 挑选矿料(生料) 露天堆放(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数月甚至数年) 自然风化(矿体成为松散小颗粒) 除去杂料 矿料粉碎(用石磨或轮辗机碾碎) 矿料过筛(根据泥料要求的目数,用不同规格的筛网筛选) 配料混合(纯原矿泥料无此工序) 加水拌和(大缸中) 练泥(手工泥采用人工木杵槌练或足踏或用滚石碾烂等,机制泥则采用机器设备真空搅练) 掇成湿泥块(手工泥切片成块,机制泥挤出切条) 陈腐养土(多放置地窖阴湿处和套缸内,且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 熟料(使用前还需要再对泥料练制一次,方能达到理想的可塑性和均匀度)。紫砂泥料就是这样练成的!

紫砂泥料如何区分

如何区分紫砂泥料?

好的泥料基本上离不开色泽柔和,质感强烈,层次分明,泡养温润这些特点。分辨泥料只有个窍门多看多学习。绿泥,黑泥,色泽鲜艳的泥料,这些大多都是化料泥。必须说明的两点是:捂灰壶略看上去也是黑色的,但它不是化料泥,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工艺。第二点:一厂早期的墨绿泥加了氧化钴,但却是非常好的泥料,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同时价格也非常的昂贵。

问题一:段泥就是团泥。

问题二:朱泥有很多花哨的名字,梨皮朱泥、水纹朱泥、大红袍、小红袍、黄朱泥、黑朱泥、红芯朱泥等等。这些对朱泥的称谓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些朱泥都是现代对朱泥调配或加工后的产物,有的是纯朱泥加入石黄,有的是加铁红粉,有的是加化学原料,有的在壶表制作效果,而每一种效果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也许是为了区别,但这样很容易让壶友混淆对朱泥的概念,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如果要把事情简单化,仅仅需要把朱泥分为几种:

第一种:原矿朱泥

产于黄龙山的原矿朱泥,不添加任何化料,也不掺合其它泥料进行调配。(本人推荐这种朱泥,首先是健康,其次是泥料特性明显,较为稳定)

第二种:老朱泥

老朱泥就是经过一段陈腐时间的朱泥,具有原矿朱泥具有的一切特征,区别仅仅在于成壶的观感略有不同,而不是泡茶会更醇香。关于陈腐的时间有一个合理的期限,并不是越久越好。

第三种:赵庄小红泥

赵庄小红泥是以前练泥人对产于赵庄的朱泥的一种称谓。其特性和原矿朱泥略有区别,区别在于它的收缩率小于原矿朱泥。

第四种:调配朱泥

把一切花哨名字的朱泥归于此类,等将来对前三种泥料有一定的了解,再来研究这些有这好听名字的朱泥,这样会简单得多。

细说紫砂红泥

在研究紫砂原料的过程中,一般人很少顾及紫砂五色土中的重要组成之一红泥。在众多历史文献中,大多数只是摘抄《阳羡茗壶系》中提到的嫩泥,出赵庄山,和以一切色土,乃黏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泥。据前辈考证,一般以为石黄泥就是红泥。

前一段时间,为了验证一下,我分别到蒋笠、红卫等采矿现场看了一下,并分别购买了一点样品,想增补一下紫砂原料的组成,也为后来者作一点铺垫。

一、 红泥产于何处

1、 历史上产红泥地赵庄,已不产红泥。据采矿人说赵庄曾经产出质量非常好的红泥。但前几年靠近川埠乡的赵庄嫩红泥矿也已停产。

2、 由于赵庄红泥产量的减少,在解放后逐渐用川埠红泥替换:如在六、七十年代,紫砂一厂雕塑车间赵洪生师兄为了开发灌浆红泥,在川埠、丁山等处寻找矿源。后在川埠煤矿病院身址处取得一批特别鲜红漂亮的红泥。后来紫砂一厂的红泥也主要用川埠红泥配制。

目前,红泥矿主要集中川埠乡的蒋笠、红卫等处,一般用来配制所谓的朱泥。

3、 黄龙山矿也产红泥,且有两种,产量很小。其机能也与紫泥想类似且耐高温。

4、 我们实地调查中发现,赵庄矿与川埠蒋笠部门矿实属统一矿脉。以山脊为界:山南为赵庄,山北为川埠蒋笠。我们在蒋笠矿上取道一小样,犹如顾景舟所讲的红泥应不溶于水,该矿土不溶于水,且成石块状,烧出后不结晶,呈鲜红色,可惜其量很少;但说不定以后能在蒋笠矿开采到真正的石黄泥。

5、 根据采样,我做了一些实验,详细见从表中机能状况我们知道川埠红泥收缩大,烧成温度低且结晶度高,泥性重,不适合拍打成型。但黄龙山红泥适合拍打成型且耐高温,颜色不是鲜红色。

二、 泥样组成分析:(工艺机能分析)

1、 可塑性

粘土中其可塑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固相与液相的性质和数目。红卫、蒋笠的红泥溶于水,成细腻状泥糊,因为其颗粒小、少,其分散程度大,比表面积就小,相对可塑性就高于黄龙山红泥。

另外,粉质岩中的颗粒一般呈棱角状结构,而页岩中颗粒一般呈层状结构的可塑性优于棱角结构的,故黄龙山嫩红泥可塑性略好于黄龙山红泥。紫泥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红泥,但收缩小。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红泥生产地的可塑性差异:

红卫、蒋笠红泥黄龙山嫩红泥黄龙山红泥黄龙山紫泥

2、 干燥收缩

因为红泥溶于水,其颗粒细,且颗粒间包抄的水分子多,故其干燥收缩显著高于紫泥,在出产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3、 烧结温度

红泥的AL2O3含量高于紫泥,其耐火度烧温度应高于紫泥,但实际出产中红泥烧结温度低于紫泥。

实在,烧成温度的高低除了坯料成分外,还与坯料的细度有关,其颗粒的影响是大的,坯料颗粒细,则比表面大、能量高,烧结活性大,易于烧结;若坯料颗粒度大,则堆积密度小,颗粒的接触界面小,不利于传质的传热,不利于烧结,故而沙性越重烧结温度越高。

另外,表中也反映出红泥中含铁氧化物较多时,说明粘土中含的杂质越多,则耐火度就越低,烧结温度也较低。

同时,黄龙山红泥中AL2O3的含量高于其它红泥,其耐火度与烧结温度也高。

烧结温度比较:川埠红泥黄龙山红泥紫泥

总的来说,因为红泥的高可塑性反而影响了紫砂泥的成型工艺中的拍打承力,故而不相宜于制作略大的红泥茶壶。同样其烧成过程中轻易烧结,影响其透气性,泡茶养壶的时间过程就长。

朱泥的前世今生

朱泥紫砂壶是泡功夫茶的首选,她以其娇而不艳的特点,深得壶友的喜爱,朱泥的炼制使用由来已久,旧时的朱泥跟现代朱泥完全不一样。

传统朱泥制造

首先朱泥壶从泥质的结构分析,朱泥壶的土质与建筑工程所称的红砖的土质可以说是完全一样,除了铅、硅、钙、石英为基本组成外,大的特色是含铁量极高,大约可达14%-18%,这也是就是为什么朱泥壶烧制成型后会成为红色的成因。

陶土一般如果含铁量4%左右,呈青灰色;7%左右,呈淡灰色;10%左右,呈土黄色;13%左右则成棕色或咖啡色。朱泥的蕴藏几乎遍布各地,这也是红砖成为普遍的建材的原因。所以把红砖土淘洗筛选至100--160目便可得到基本的朱泥了。

制壶艺人在得到基本的朱泥后,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石黄,调配炼制成做壶原料。石黄,在宜兴当地称小红泥,是从嫩泥中选出的。宜兴嫩泥矿主要分布在川埠砂山西北、伏牛山、香山等地,矿床接近地表,非常适宜开采。石黄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朱泥的可塑性,使朱泥在加工拍制时延展性加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所以很多朱泥老壶十分精巧细薄,泥片厚度大都在1mm--1.5mm之间。

现今朱泥的概念

一、白色耐火粘土加高温熔剂钾长石等,再加铁黄或铁红等高温色剂,烧成结晶好呈色红润的"朱泥",号称大红袍朱泥。

二、含铁半瓷质陶土,丁山陶工使用多的就是浙江长兴的嫩红泥,产品往往冠以赵庄朱泥。

三、丁山周边产白泥或浅色嫩泥,添加含铁的黄色氧化铁黄粉,生坯为黄色,烧成呈朱红色,冠以黄龙山原矿朱或小煤窑朱。

四、嫩青泥(浅白色)滤浆后添加黄色色素以及少量红色素,烧成黄中略红色,号称金黄朱或黄金朱。

朱泥壶的特征

朱泥壶,一壶难求,获之胜宝,这是玩壶界的一种奇异现象。

那么,朱泥壶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泥料的珍稀和烧制的难度大。这与别的紫砂类有着贵族和平民的区别,拥有者就占有珍、稀、奇的优势。

第二,朱泥壶因壶小胎薄,质地坚硬,含氧化铁量高,蓄热能力较弱(对热能的消耗较少)热气的气势活泼外放,壶身的传热性能易受外在空气的影响,而易降温,故茶香容易发挥出来,茶叶中的苦涩味释出较少,茶汤显得鲜嫩清冽,茶味的喉韵有极圆滑的效果。而其它泥料的紫砂壶,壶体较厚,颗粒较大、较多,所以气孔率高,故而传热慢、蓄热能力较强,热气的气势内闭,茶味因茶叶过熟出现渥浊之质。未泡茶时,壶身及茶叶的温度,等同室温;而开水冲泡之后,壶身及茶叶都会消耗开水的温度;壶身厚,消耗的热能多,(若是壶身质地较松散,那麽水温会失去更多)泡茶的温度便达不到理想要求;当茶水,茶叶,茶壶三者温度一样时,因茶壶胎体厚,蓄热能力强,不易受外界温度影响,茶久泡其中,茶汤便有种煎煮一样的老味;甚至茶水倒出后,茶叶在茶壶里,也承受着高温的酷烫。

第三,朱泥壶泡茶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属性十分特殊。

第四,朱泥壶泡茶对时间之掌控要求很高,动作需轻快利落,是茶艺高手不二之法宝。适合冲泡青茶系列之铁观音、单枞、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

第五,朱泥壶受高温影响,壶身呈现一种特有的玫瑰艳红,像含羞少女,让人涶怜倾爱;养成后,晶莹剔亮,宝光四射;这是其它壶绝对没有的品质。潮汕功夫茶传人叶君,祖传泡茶技艺,能将一泡茶冲出甜、酸、苦、麻四种味道,笔者观察,除茶叶、水温、动作、外界条件外,重要的是他使用的是一把老朱泥壶;用其它紫砂壶泡,就达不到那种境界了。由此,可见朱泥壶对于茶人(茶艺师、茶客)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原矿紫砂泥料的鉴别

现代陶艺手法制作的茗壶,讲究形体的艺术趣味,在不规则中求稳重,变化之中求规律,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气,讲究作品的艺术效果,追求返朴归真的意境。从原有的壶艺法则中变成无法,充分享受美的感觉。

紫砂壶第一讲究紫砂材质,讲究砂质的效果,紫砂矿岩从矿石风化到颗粒状,然后用石磨碾成带有颗粒的粉沫,加水练成熟泥,制作茗壶,这种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壶的透气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优良的材质颗粒效果使壶的音质为深、沉、沙、哑。砂料佳的颗粒为32目-60目。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壶产生圆滑、舒适的感觉。紫砂壶的表面不论偏紫、偏红、粉红、豆紫等,养壶不久都应有象上油的感觉,不能枯、乏,显得没有活力象老人的皮肤。

纯正的紫砂材质,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质的特点、颜色,表达紫砂的材质美、造型艺术美、日用功能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健康长寿,无毒、无害的纯正紫砂茶具更会被人们所青睐。

紫砂壶的造型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非常讲究其点、线、面的美感。讲究壶体整体的设计完美、新颖,要求制作人员以人为本,加以人性设计。壶体讲究气度,讲究合理的壶咀、壶把、壶钮的功能搭配协调。, 对于爱壶者而言,首先分清壶的制作,是全手工或是手工壶,观观察壶体的造型是否优美,有无作品个性。壶体结构搭配是否协调,这是关键,如果是光货表面是否平滑,咀把过渡是否自然,做工是否精细、干净、利落。

其次观察出水是否流畅、干净,把子是否省力,盖子是否紧密。光货造型在传统观念上,同一把造型外轮廓曲线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说。光货造型或丰满、或清秀、或粗犷、或刚毅,给人感觉 圆、稳、匀、正。这些都是鉴定紫砂泥料时可以借鉴的,原矿紫砂泥料的鉴别可以从已下几种方法看出:

一把壶拿到手里先掂一掂分量,壶的轻重应适宜;不宜过重或过轻;因为从醒泥和烧制的过程可以看出,好泥气孔多;反之相同体积的劣质砂泥掺杂更多砂砾碎片,还往往混有其它杂质,烧成的壶相对较重。从光泽上来看,好壶看上去温润沉静,有黯淡的光芒,并不明亮。紫砂含石英是其特质,充分锻烧的紫砂会发出淡淡的宝光。劣质紫砂是没有这类光泽的。一些擦上鞋油做旧的紫砂壶看起来也油光发亮,这种光亮太过腻滑,有一种污浊之感。从色彩上来看,好壶给人感觉稳重厚实,接近自然。紫砂泥按烧制后的颜色来分有红、紫、绿、黄、黑五种效果,俗称五色土。纯正的紫砂泥烧出的颜色都是大气沉静的,虽然五彩缤纷,但并不鲜艳,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的气度。由于传统工艺用柴炉锻烧,高温下木柴的油烟部分被紫砂吸收,会形成一种气氛色,看起来厚重、温暖。出炉的壶在未使用之前这种特色比较明显。

古时候为了取得更丰富的色彩,也将几种颜色砂料配在一起,叫做调色。调色出来的紫砂壶色泽仍保持纯正自然。今人常常通过在泥料中添加一些化学原料提亮紫砂的颜色,这样染出来的效果不够厚实纯正,光感和透明度都不够,主要的是这些化学原料对人体非常有害。放手摩挲壶面,与壶肌肤相亲,你会发现好的紫砂感觉顺畅细腻,砂质均匀,毫无生涩或滑腻之感。

好的紫砂壶表面有颗粒感,凹凸不平,但摸起来则是光润的。用手抚摸紫砂壶,刚刚出窑的可能有一点干涩,这是正常的,养过后就会变得玉润。与瓷器相比没有那么娇嫩,闻紫砂之音,亦能辨别优劣。辨别之法是拎起壶盖与壶身平行,轻轻敲击,可听到清脆柔和之声传来,静心品味,似有回音。因紫砂透气性好,又是矿石质地的颗粒结构,声音如玉石般铿锵、清脆,不似金属般刺耳,又不像瓷器般单薄,可谓脆中有韧,柔中有骨。电窑烧的壶声音沉闷、生硬,不比柴窑制品声音久远。另外,若有啪啪之声还证明此壶有裂纹。

结语:紫砂泥料是非常罕见的,也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真正的紫砂壶才会那么贵。我们要熟悉每一种泥料,这样你也能够知道你购买的或者收藏的紫砂壶是不是真品。同时,紫砂泥料也是很难炼成的。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