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款识 如何通过款识鉴别紫砂壶真伪

来源:民福康健康

对于紫砂壶大家熟悉吗?估计还有很多人都认识吧。紫砂壶是我国的一大文化、国粹,一把好的紫砂壶价值是非常高的。每把紫砂壶都要它的款识,你平时有注意过吗?通过款识我们还能够辨别紫砂壶的真假哦。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1、紫砂壶的款识 2、紫砂款识谈

3、明代紫砂壶难得有款识 4、近代紫砂店号款识

5、通过款识和铭刻判断紫砂壶真伪 6、同名紫砂壶名家的款识的区别

7、紫砂款识与瓷器款识有何差别 8、常见三种印章款识作假方法

9、中国紫砂壶款识的表现方法

紫砂壶的款识

在紫砂陶器上面刻上作者的名款、印章,就和在每幅书画上签名是一样的,这是中国其他的陶瓷中少有的特色,这也是对自己作品的尊重。我们从这个角度看,紫砂陶器也是具个人风格的陶艺作品。同时还是知识产权的早运用。

紫砂制作始终采取个人制作、集中烧成的传统。人们早是为了在窑中烧成后区别各自的作品而在壶底铭印。这种代表紫砂制作人身份的铭记,后来演变成人们鉴赏紫砂壶的特殊款识。这种款识也是人们确认作者的根据,是古老的质量认证标记,一件紫砂作品因此成为作者艺术修养和人格的直接体现。

紫砂陶直接用刀(竹)划刻在坯体上,或将印记钤在坯体上。用刀(竹)划刻绝大多数属阴文,泥绘堆画、印板为阳文,印记则有阴有阳。紫砂陶(壶)每件作品一般多为一人完成,故多用印记,其时代风格和艺术特征区另!别不明显。因此,历史上一直以印记的真伪来判别紫砂作者的真伪。然而自从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镌刻图章以来,仅以印章来鉴别紫砂壶的真赝,就不完全可靠了。

紫砂款识仅仅是指用弥印钤盖或用刀或者竹镌在紫砂陶器的身筒底部、盖内或者把下等地方的制作者或定制者、监制者的印记。

对于紫砂壶上的款识的字体、印鉴和钤盖位置,《茗壶图录款识》有这样的概括舌:"款识或以诗句,或以古语,或以别号,或以堂亭斋馆诸号,或印或否,书体不一,大抵用真、行、草,间有用篆、隶者。印文有朱白肥瘦诸体,其镌印所在,或腹,或底,或流下,或把下,或盖背,或盖之外口,无一定位置,各随作家匠心而为之耳。

紫砂款识谈

紫砂款识是指用玺印盖或用刀镌在紫砂陶器的底部、盖内、把下等制制作者、订制者或监制者的印记。

明代正德年间,制壶大师供春所作的树瘿壶(宜兴储南强先生原藏,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现存唯一供春传器。有供春二字作铁线篆镌于把内壶身,这就是目前所见早的紫砂款识。

你知道吗,紫砂款识和古印陶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古印陶的延续。

印陶所指,是古代人们用玺印在陶器未烧制前盖压後留下的印样。藉以表明器主姓氏或作器者工名,也有表达地名、官职,以及纪年的。也可以说印陶是玺印的副产品。用于盖压陶器的玺印往往是专门性的,不尽与其它用途的玺印相同。印陶大量是东周遗物,秦汉、魏晋、唐宋均有发展。它应该属於篆刻(冶印)艺术的范畴。

我们今天能见到的紫砂款识与古印陶有不少相似之处,与古封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紫砂款识先是镌刻,再发展到用玺印钤盖,这个过程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因素:

镌刻麻烦,玺印方便,一钤即可,尤其适用少批量生产,镌刻者须善书。镌刻字样不能一致,玺印钤盖不易仿冒。玺印钤盖留下的印记也是一种商标。

玺印也是紫砂艺术走向完善的一步,是中国古文化与传统艺术的结晶。现在一般都不用直接刻的款了。紫砂款识与古代印陶相比有它独具的特点:

第一、刻款多为楷书,具晋唐遗意。用玺印钤压的款识,风貌与汉印、明清流派印很多是近似的。有的款识直接借用名家印作,如顾景舟一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为清代篆刻名家吴熙载作品的仿制。紫砂款识所用文字多为楷书,小篆和缪篆。从书法的角度欣赏紫砂款识,远不及古印陶的丰富、清新。紫砂款识所用印章的章法大都显得规正、严饰,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一些印也许是工匠自制的,比较粗劣,文字往往有误。

第二、紫砂款识所表达的内容,除制作者、订制者、监制者、纪念等以外,还有斋、馆、室名,多主寓意的闲章。商标款识也出现了古印陶的内容就单调得多,这与印章的发展(唐代以後才有斋、馆、室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古印陶有肖形印,这在紫砂款识尚未见到。

第三、紫砂有了款识,这是由实用品转为艺术品的标志之一。这样就有了名人名作,便於鉴赏识别。款识与作品连成一体,一壶千金,不足为奇。

紫砂陶的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研究者日益增多,促进了紫砂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伪作,真伪之鉴别,它文另述。

紫砂陶以造型丰富,古朴敦厚见长。砂款识与其它陶瓷制品的款识不尽相同,别具特色,已成为紫砂艺术不可少的组成部份。一把没有款识的壶,使人感到不完整,价值平平。一把款识不好的壶也使人感到艺术内涵不够。历来紫砂制壶高手、名家,对用印钤款都是十分讲究的。用印钤款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壶外功夫於此也可见一斑。印不当会弄巧成拙、佛头着粪,反之却能锦上添花。

好的紫砂款识应具备以下几点

1、印章大小要适宜

印钤款,理当视作品的大小而相应配置。倘若几人合作,几人的印章大小亦宜相仿。有人说用印宁小勿大,大则不雅,此说有一定道理,也不尽如此。我曾应吕尧臣之嘱作尧臣陶艺一印,拟战国玺意,与其代表作玉玺壶底一般大小,钤之於壶即为一巨钤,匠心独运,非常巧妙。 因此制作者如能多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印章,用起来方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2、印章形式要善择

印章变化有致可与整体作品的艺术美相得益彰。印章除正方形,朱白文(钤在壶上则相反,一凹一凸)外,还有半通形、瓦当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各种印面形式。凡一件作品同时钤用二方或二方以上印章者,就须择不同的印面形式。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程寿珍喜用一方圆中有方,方中见圆的冰心道人印,钤在其作品掇球壶上,浑然一 体,如见古佛之容。

3、钤压位置耍得当

一般用印在底部、盖内、把下。如在壶的门处,尤其要审察位置。用得好,可以起装饰作用, 活跃振醒,得画龙点睛之妙。有心者不妨一试。风格要协调。

一般来说工细精致的作品,宜用娟巧秀丽的印章;朴实奔放的作品,宜用粗犷老辣的印章;端庄稳重的作品,宜用方正平稳的印章。制壶名家王寅春常用的名印王寅春,得汉铸印神韵、残缺自然,通边巧妙,钤在其作品上,印虽小却显得雍容大度。

顾景舟先生所用景舟制陶一印,线条不粗却刚劲饱满,恣意纵横而错落有致,确是大家风度。现在有不少人喜一种四平八稳、 粗细、深浅一致,工艺化的印章,且不问作品风格是否相宜,看後使人很壶的造型与题名也可与风格相应的印章来匹配。秦权壶可用田框的仿秦印、半通印。汉瓦壶可用仿瓦当印。集玉壶可用仿切玉印。壶身装饰性强的可选鸟虫篆印。壶的风格,随人而异。揣摩用印,也耍相类而施。印也是创作的一个部份;要一并构思,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这点往往为创作者所忽视。

4、闲章应与作品寓意相合

青年艺术家吴群祥其居曰草木居,寓草木有情。草木居一印为篆刻家马士达先生所作,钤之於壶,脉脉传情,耐人回味。

5、钤印轻重要适宜

钤印时应注意平整,用力均匀,不可深浅不一。由於印的形式与风格有异,作印者用刀深浅不一,钤印时应恰到好处。有的不一定要钤足,有的却非钤足不可。清代篆刻名家陈鸿寿(号曼生)设计的壶式,寓巧於拙,古朴而又幽默,杨彭年制作,底钤阿曼陀室一印。钤足後方显得雄健 朴茂,运刀犹如雷霆万钧,金石味十足。

6、印章制作要考究

紫砂款识所用印章的制作者有印人,也有不少民间陶工,优劣悬殊。紫砂陶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款识的艺术水平往往还不及古代的。王南林制、杨彭年造、阿曼陀室这样精彩的款识现在见不到。究其原因,作印者是篆刻名家,也懂紫砂一二。因此我们现在的紫砂作者也应该懂点篆刻,有条件的应请印人作印。因为紫砂款识的用印往往是专门性的,深浅与用刀应尤其注意。作者应着眼於钤压在紫砂上的艺术效果。

总之,紫砂款识是古印陶的延续,属於篆刻艺术的范畴,也是紫砂陶的重要组成部份。一件作品,款识不好,不是好作品;一把壶,款识不好,不是好壶。造型、泥料、制作、款识、烧成俱佳,方为上品。

明代紫砂壶难得有款识

紫砂泥又称泥中泥和岩中岩,是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的统称。紫砂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寿县、山东博山、广东潮邑和江苏宜兴等地。

宜兴自明代正德以来,用当地紫砂原料制作茗壶。由于紫砂属于稀有矿物质资源,原矿储存经过几百年的无休止开采,上等原料已日见枯竭,加上开采岩中泥的紫砂投资很大,因此,历史上保持完好的名家茗壶,一直为国内外收藏界所追捧。紫砂原矿质坚如石,这种块状岩石自矿层中开采出来后,首先经露天堆放,风吹雨打数月后,自然、松散如黄豆般大小,再用石磨或轮碾机碾碎,用不同规格的筛网筛选,后倒在容器中加适量的水拌匀,就地揉成湿泥块,我们称它为生泥。把生泥用木槌压打,重复数十次,就可以制成待用的熟泥。

紫砂熟泥可塑性极好,成型后坯体强度高,坯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率小,为各种各样的品种、多姿多彩的造型、千变万化的线条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加工施艺条件。难怪清代诗人汪文柏赠诗里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赞句。

大家知道明代中晚期是中国紫砂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名家辈出,当中出现许多享誉世界的美术工艺名家,如时大彬、徐友泉、徐士衡、邵文金、邵文银、沈子澈、邵正元、陈子毗、周季山、项子京等。目前能够拥有这一时期带款的紫砂名家的茗壶,是所有爱壶者所极力追求的高水准。事实上,拥有的难度是很大的,往往藏者不仅需要有高深的鉴赏才能,更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关于早期紫砂款式问题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明代早期产品款式大都用竹刀刻写,明代晚期出现印章款。但具体到时间上很难界定。现在宜兴专事研究紫砂理论的徐秀棠、韩其楼二位老师为此倾尽毕生精力,出版很多专著,功不可没。但其中存在很多课题值得我们爱壶者共同探讨。

如图所示,这是江苏扬州出土的明代万历年间一件紫砂带款盘春壶,此器形制寓圆于方,柔中有刚。圆腹,直口直脚,盖口严密吻合,盖面微弯,扁圆钮,壶嘴上弯,圈耳把,是一件式度相当严谨的早期紫砂精品。底款邵正元制。邵正元只知明代人,其资料生平不详。该壶腹部石灰沁色沁入其肌理,壶身表面出现深浅不同的颜色,估计为坯土中铁质不均和在窑炉内所受氧化气氛不同所致。嘴为独孔,腹部有手工接痕。

对于国内数量极少的明代带款紫砂名壶,这件邵正元制的盘春壶,受到藏家格外钟爱。

近代紫砂店号款识

一部近代紫砂店号、公司的兴衰史,即为特定年代的标志和象征,这可以从紫砂店号、公司、特定年代茶壶的印款上反映出来,也是鉴别紫砂器的真伪和紫砂尺度器断代的基本要素之一。往往有些人在研究紫砂历史时,只留意名家名作的茶壶印款,只偏重名人的早、中、晚期的艺名、斋名以及姓氏的改动、易名、变迁等等,而忽略了店号、公司或特定年代的茶壶印款,这是研究壶史的专家、学者们所应正视的题目之一。这里,笔者将历来介入文物普查所知的一些近代紫砂的闻名店号、公司、特定年代茶壶的印款作一探析,期望能得到方家、同仁的指点,权作拋砖引玉之举。

一、龙印、花印特定年代茶壶印款

龙印、花印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为清光绪七年至十六年(1881~1890年)期间所用茶壶印款。此期间,海内外兴起紫砂珍藏热,前代保存下来的「区区藏器,不足以供无尽的取求」(寂园︰《陶雅》),于是,仿古之风开始盛行。龙印、花印印章大而方正,有单边、双边三分,一般为单边。龙、花图案大方简练,有仿光绪年间钱币龙图案鑴刻。

二、斋特定年代茶壶印款

「愙斋」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为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1895~1901年)期间,闻名金石书法家、珍藏家吴大澄之珍藏紫砂茶壶所用印款。吴大澄历经广东、湖南巡抚,喜欢古董、紫砂,常请名手至家中作仿古壶,壶底钤「愙斋」阳文篆书方印。清末制壶名手黄玉麟曾于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895~1898年)到吴府仿制古董钟鼎及古陶器(。制壶名手俞国良亦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1899~1901年)特制传炉、橄榄等式。「愙斋」阳文印钤在壶底,作壶者的小方印款钤在壶盖上。

三、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印款

「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印款为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特定年代公司茶壶所用印款,清宣统年间,蜀山潘姓大窑户建立「阳羡紫砂陶业公司」,聘进名工俞国良、汪宝根、范大生等烧造高档紫砂茗壶,壶底钤用大圆章阳文楷书「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出品」印款。分三行,自右向左,与现今自左向右相反。上「阳羡」字款,中「紫砂陶业公司」字款,下「出品」字款。盖,把款一般为作者用小方章款。其宝鼎、传炉、大柿等式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其成套茶具、横把茶壶等销日本、南洋各国;各式彩釉壶、水平壶销英、法、意及智利、墨西哥等国,为清末闻名紫砂器公司。

四、豫丰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豫丰」为清末至民国紫砂陶器店号。为吴颐山嫡传后裔,世居蜀山南街的吴同构其父吴启南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所开,早期所用印款为「鼎裕」,用竹刀所鑴刻。民国始用店号印款「豫丰」,印款为葫芦图案,中间有「豫丰」二字。豫丰紫砂陶器店至抗战年间在吴同构手中败落。

五、葛德和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葛德和陶器店为丁山白宕人氏葛德和所创办,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所用店号茶壶印款为大方章阳文楷书「葛德和」。一般只见壶底钤「葛德和」店号章,不见其制作者印款。抗战期间开始专营宜兴均陶产品,不再经营紫砂。

六、铁画轩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铁画轩店号为民国二年(1913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创办人戴国宝。铁画轩早期茶壶印款,一般为刻款,竖写「铁画轩」三字。刀法讲究老辣,楷书行书皆有。其后分为大壶印款、小壶印款二种。大壶印款壶底钤大方章阳文篆书「铁画轩制」,小壶印款壶底钤长方小章阳文楷书「铁画轩制」。壶盖、把有制壶者印款。

七、陈鼎和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陈鼎和紫砂陶器店由经理人陈元明于民国五年(1916年)所设,上海、宜兴各设分店。早期所用印款为壶底钤「陈鼎和」阳文楷书大方章,中期开始「陈鼎和」阳文楷书大方章和篆文方印「陈鼎和陶器厂」并用,晚期再用「陈鼎和」大方章。该店于抗战期间败落。

八、福康紫砂店号印款

福康紫砂店号,由徐祖安、徐祖纯兄弟俩于民国四年(1915年)在宜兴蜀山开设。早期所用店号印款为俗称「富贵不断头」图案,中有「福记」二字。中期所用店号印款有如「香浮雀舌助我诗人 孟臣」的诗句题款,把款为「徐记」。晚期所用店号印款为长方印阳文篆书「荆溪惠孟臣制」,把款「徐记」。「徐记福康」于抗战期间日益败落。

九、吴德盛紫砂陶器店号印款

「吴德盛陶器行」(亦称公司或店),为吴汉文于民国五年(1916年)所设。店址选在宜兴县城蛟桥边堍。早期用印为「吴德盛」阳文篆书小方章,底盖并用。稍后用印为阳文篆书大方章「吴德盛制」。中期用印为大圆章阳文篆为「吴德盛制」、「宜兴吴德盛制」。至二十年代后期,店主吴汉文创立「吴德盛」店号闻名商标「金鼎商标」。「金鼎商标」印款中心以鼎为图案,四角为阳文楷书「金鼎商标」,为「吴德盛」店号订壶专用印款。后期吴汉文亦以阳文楷书方章「松鹤轩」钤于精制之壶。「吴德盛」、「金鼎商标」印款钤壶底,盖把一般有制壶者小方章印款。抗战爆发后「吴德盛」倒闭,「吴德盛」及「金鼎商标」印款沿用至1939年底。

十、利用陶器公司印款

利用陶器公司为宜兴苏桥周文伯和宜兴蜀山邵伟如于民国四年(1915年)合资开办。次年在上海豫园设立「利永陶器店」,专营紫砂壶器。利用公司所请技师、员工制壶,均在壶底钤「利用公司」印款。印款分阳文楷书方章「利用公司」或阳文篆书方章「利用公司」。壶把壶盖一般钤制壶者小方印款。

十一、贡局特定年代印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因受江浙齐卢之战的影响,陶工疏散,紫砂产量急剧下降。民国十四年(1925年)初战火又起,至下半年逐渐平息。至年底,宜兴川埠上袁村实力派人物赵松亭,筹集资金重建龙窑,定名为「中兴窑」,专门烧制朱泥水平壶「贡壶」。所用底款印章为无边框印款,或阳文楷书上下单行「贡局」,或在壶盖沿子口用刀款楷书横写「贡局」,或用花边框中为阳文楷书上下单行「贡局」,或为盖款阴文楷书「贡局」。壶表面或磨砂拋光,或不作处理,或用包金片包口沿、盖沿、壶脚等处。至三十年代后才止。

十二、仿古贡壶特定年代印款

同「贡局」特定年代印款一样,为宜兴川埠上袁村实力派人物赵松亭于1926~1937年期间仿古贡壶系列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仿古贡壶系列有「花章」;有「图记」;有「龙印」;有「雍正三年乙巳孟臣」;有「孟臣」、「水平」、「君德」等等。均为赵松亭亲制、定制、监制的「仿古」、「贡壶」系打印款。其壶全都用包金片包壶口沿、盖沿、壶脚等处,这与清末民初仿古壶不作任何处理有所区别,也是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特定的显著特征。

十三、紫砂陶业公会特定年代印款

民国四年(1915年)「紫砂陶业公会」(当时称「紫砂业公所」,民国二十三年改名)正式成立,开始使用紫砂陶业公会特定年代印款。早期所用印款为带回纹边框的阳文楷书「宜兴紫砂」,亦有带回纹边框的阴文楷书「宜兴紫砂」,其后期所用印款为单边或双边,阳文或阴文「宜兴紫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月底,「宜兴县陶业紫砂同业公会」解散,由「汤渡缸坛出产合作社」替换,紫砂陶业公会特定年代印款逐渐弃之不用,历时三十余年(1915~1946年)。

通过款识和铭刻判断紫砂壶真伪

自明以降,紫砂陶器的人文色彩便远远超过其他文物。别的不说,单是从大部分古壶上的作者款识,便可感受到制作者的气韵所在。然而,在收藏古壶时,却也不能太拘泥于名人情结上,因为明清两朝的陶人虽众,但留名史籍者仍相对稀少,其可信的传世遗器更是有限,有些史料记载的陶人如时朋、董翰、赵梁、袁锡等,甚至名满天下的惠孟臣、惠逸公。事实上迄今为止没有一把是经科学鉴定确认无疑的标准器,因此奉劝喜爱紫砂壶的朋友,千万不要按图索骥、对号入席以免吃亏。

除了少数的无款茶壶外,大部分紫砂器上都有款识,《通雅》:款,阴字凹入;识,阳字凸起。紫砂款识以内容分,有纪年款、堂名款、吉语款、诗词款和陶人款等。部位有底款、墙款、肩款、腹款和盖款等。所用书体正、草、隶、篆均有。这些刻、印、划在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都可用以表明此器的年代、制作者、装饰者和订制者等信息,自然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

印章是千年来,中国人借以征信的主要凭借,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日,印鉴仍被广泛运用与信赖。在紫砂壶的鉴伪上,印款虽不能全然判定器物的真伪,但却是重要的参考之一。在基础工作上,当然要先从可靠的标准器上着手,先熟悉每个作者常用章款的形式,这个工作可借助较可信的紫砂图册上的书面资料。遇有砂壶要鉴识前,可先查一下,大凡看到不曾在各书册上出现过的章便应先提高警戒,这虽有可能是遗珠之憾的真品(尤其是许多明清古壶均尚未被收入著录),但更多时候是仿伪者不愿费心仿刻原章而作的创新之举。

至于那些似是而非的章更要小心,例如篆文的曲线大同小异、印面布局疏密有细微变异等,几乎都是仿刻者居多,因为鲜有陶人会使用两枚极为相似的印章,尤其是壶底大章与盖款小章两者均似是而非时,更违常理。甚至那些看来似乎完全一样的印章,仍有可能是以翻模法翻制的,对此,如果手边有真品,可用标尺精确测量每颗印款的尺寸。凡是相同的印文,尺寸却比别人小10%以上者,肯定为翻制印。这是因为钤印手续需于坯体尚含水分的半硬状态下执行,而自此时的工作湿度到烧成出窑,坯身会有12%~14%的收缩(视坯身掺砂量的多少成反比),若是朱泥坯收缩率更达16%~17%。在这不可抗拒的物理特性下,仿伪者若要顾及尺寸而把印面刻大,则不易形似;反之,顾了形似,则失了尺寸。总之,以印款鉴别的角度来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至于壶身的书法题刻,据有些书上所载,明代书体都为楷书,到了清代早期楷书、篆书并用,而后期则以篆书为主。但这仍仅供参考,尤其是明末清初常见的书法署款风格,在鉴别上的参考意义并不大,因为昔时陶人未必都能自制、自署又自刻,名陶人如时大彬也是成名后才能运刀成书自署款识,而名家李茂林更只是殊书号记而已(见《阳羡茗壶系》)。而且此类题刻的字样可以被反复拓刻、组合、补题,重要的是,大多数的史书均载明,此时期的款识多有晋唐风格,鉴赏家知道,仿古者也同样知道,此点反而是真伪砂器皆备的共同特征了。

蒋蓉在回忆昔时在上海仿古所说的隔壁是一个刻图章的艺人,也是上海老板请来专门刻时大彬、陈鸣远等的图章。依个人推测,此人应不只是刻刻图章而已,否则全套仿古印章十天、半个月也就刻完了,无须多雇一个人,徒增口杂泄密之机。较有可能的是,此人除了精通金石篆法还应善书晋唐风格的蝇头小楷,并且擅长以钢刀刻出秀挺俊雅的款识,当隔壁的陶人制好生坯,上海老板便会授意此人在坯上落以晋唐风格的款识。

同名紫砂壶名家的款识的区别

金属般的坚硬铿然来自泥土的谦卑质朴于流水的淘洗揉和,来自木炭燃起的火焰的锻炼。金木水火土,蕴涵神秘悠然的东方智慧的五大元素在紫砂作品中聚合了,统一了,升华了,富有生命了,是日常器具也是高雅艺术,是乡居用品也是架上珍玩。而能够成就紫砂壶的就是一代代的紫砂壶名家了,在这些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中,我们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同时期的艺人却有着相同的名(号)。

一、少山款

少山本是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的字号,但传世大彬壶从未见少山名款。倒是从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出现不少少山刻款紫砂壶,特别是利用曼生壶、子冶壶等经典造型,在壶上镌刻诗文然后落上少山款识,成为制壶时尚。早先有杨彭年的一把柱础壶,壶身铭:仙人之供少山;邵友兰秘制款钟式壶,壶身铭:如玉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山氏刻;道光年间邓奎款直筒壶,壶身铭:江南第一春 少山;清末民初万丰顺记钟式壶,壶身铭:一勺八斗之子才 少山。笔者亲眼见过三款这样的紫砂壶,如图。可见用少山铭刻的紫砂器,其时间跨度之长、传世作品之多,绝非一人所为。

二、友兰款

1.王友兰,清顺治、康熙年间宜兴制壶高手,其制作的紫砂茶具底印友兰茶具四字。

2.杨友兰,清乾隆年间制壶艺人,其传器多钤有杨友兰制篆书印。《宜兴陶瓷发展史》(油印本):友兰,工制茗壶,创紫砂炉均釉装饰。

3.邵友兰,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制壶高手。邵友兰曾为宫廷制作茗壶,也曾与邵二泉、陈曼生等合作,由友兰制壶、二泉、曼生铭刻。例如与曼生合作的串顶圆壶,器身铭:圣人在上、甘泉呈祥,曼生字句;还有一把与二泉合作的大圆壶,壶身铭:丹井泉宜延年季谁其饮之勾漏仙,二泉氏品定字句。邵友兰留传作品较多,底印有阳羡邵友兰制、友兰秘制以及友兰真记等款。

三、飞龙款

1.徐飞龙,清康熙,雍正年间制壶好手。所制茗壶以方器多见,传器有泥绘八方软提梁壶,壶身四面分别用色泥绘出梅、兰、竹、菊,并配以文字瘦岭春预报、皇室自幽香、松筠并岁寒、艳色秀重阳。此壶制作考究、意境深远,为紫砂收藏家李长平先生藏品。

2.飞龙,清末紫砂艺人,佚姓。南京博物院藏有飞龙款汉方壶一具,泥色红赭,下钤飞龙篆文款,壶底为山水纹印。

四、南林款

1.葛贞祥,清乾隆、嘉庆年间紫砂艺人。制壶也擅作紫砂花盆。

2.蒋贞祥,清末民初制壶名家。传器有红泥软提梁壶,平盖上有一小圆章,阳文贞祥二字。

3.华贞祥,清末民初制壶艺人。传器有蟠螭壶,海棠红砂胎,壶盖塑一蟠螭居于顶端,流为独角怪兽,造型奇特。盖内有贞祥印章,底款为南洋劝业会宜兴陶业出品。

五、贞祥款

1.葛贞祥,清乾隆、嘉庆年间紫砂艺人。制壶也擅作紫砂花盆。

2.蒋贞祥,清末民初制壶名家。传器有红泥软提梁壶,平盖上有一小圆章,阳文贞祥二字。

3.华贞祥,清末民初制壶艺人。传器有蟠螭壶,海棠红砂胎,壶盖塑一蟠螭居于顶端,流为独角怪兽,造型奇特。盖内有贞祥印章,底款为南洋劝业会宜兴陶业出品。

而以上同名的现象并非都是偶然,有时候因为某个紫砂大师崇拜以前的某位紫砂大师,而以之前紫砂大师的名号为自己的名号。而这种对以往紫砂大师的崇拜之情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紫砂款识与瓷器款识有何差别

紫砂陶器与一般瓷器的款识有所不同。瓷器上一般无制作者的印记,而加明帝王年号,称纪年款识。而紫砂陶器上一般都有帝王年号,目前只在故宫藏品中发现少量纪年款识,而大多是紫砂制作者的印记。瓷器一般是由多人完成的,而紫砂一般只由一人完成,这可能是紫砂印记多而瓷器印记少的一个原因。

紫砂款识与古印陶是一脉相承的。印陶,是古代人们用印于陶胚未干之前,用以表明器主姓名或工匠姓名,也有表达地名、官职,以及纪年的。如明代的城砖,其侧面就有烧造者、监制者的名姓和时间纪年。

紫砂陶不挂釉,直接用刀划刻在紫砂胚体上,或将印记盖在胚体上。用刀划刻的绝大多数属阴文,泥绘堆画、印板为阳文。印记则有阳有阴。

紫砂陶器型多的是紫砂茶具,其历史总体不太久远,它不比瓷器,一件作品需几道工序,多人参与,紫砂每件作品一般多为一人完成,故多用个人印记,其时代风格和艺术特征区别不明显。因此,历史上一直以印记的真伪来判别紫砂作者的真伪,然而自从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电脑刻图章以来,仅以印章来鉴别紫砂壶的真赝,就不完全可靠了。

常见三种印章款识作假方法

历代的制壶高手、名家,对用印钤款都是十分讲究的,他们的款识不仅表现出很高的艺术素养,而且在印章的布局、形式等方面也相当苛求,这是鉴定款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作伪者容易作假的地方。

常见的紫砂壶印章款识的作伪方法有

1、真壶假款

紫砂壶确实为某个年代某某人制作,但制作者因某种原因,忘了刻铭印,后拥有者为了提高或便于显示壶的身份,而特意刻款,但往往因后加的款识与原壶的风格难以达到一致,反而降低紫砂壶本身的价值。此种方法现已很少人用。

2、真款假壶

制壶者的印章因过世后被旁人继续采用。此种方法多为紫砂名家后人及亲友中出现。

3、假款假壶

这是制伪者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有的紫砂艺人制壶手艺已经相当高,但苦于没有名气而买不了好价钱,通常会采用此种方法。另外,也有些粗制滥造的紫砂壶会采用此法诱骗那些初入门者。

在购买带印章的紫砂壶时应多了解些名家紫砂壶的印章款识的特点。名家的印章,或本人所制,或请篆刻名家专制,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而伪印章则难以达到这种水平,多呆滞无神。印章形式使用合理,整体上显得和谐统一。 刻写、钤印位置适当。

紫砂壶的款识一般位于壶的盖内、底、把梢、腹四个部位。 款识大小适宜。刻款、印章的大小与壶本身具有一定的协调性。款识的大小与壶的大小相协调,即壶大款识大,壶小款识也相应小;款识大小与款识所处的部位相协调;底部的款识比盖款、把梢款相应大一些,反之则很有可能是伪品。

此外,在茶壶底部,制陶者一般会有印记,有的名家防止别人效仿,经常设计多种印记。还有的名家,故意将其印记模糊,以防止仿效。因此,在选择名家茶壶作为收藏对象时,要注意收集一些名家印记的书籍和资料,比对无误后,方能选择收藏购买。

中国紫砂壶款识的表现方法

存世的历代紫砂器,见诸实物的是明万历年间的紫砂名匠时大彬制中国紫砂壶。自时大彬始,至清、民国及当代的紫砂器,其印鉴款识的表现方法有两种:

1、胎体:刀刻、印章钤印;

2、彩釉:釉上彩。

明代风行刀刻款识,由于应用的刀具和刀法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效果 的款识:一种是等线体字,例如玉香斋三个字(见《龙语》),每个字的笔划粗细根基一致。

另一种是有书法韵味的楷书或行书体款识。例如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出土的鼎足圆壶,壶底有时大彬制四个楷书字款。江苏省无锡县文管会收藏的三足圆壶,有大彬二字楷书款。这两个款识书法韵味浓,可以想见以刀刻出波折起伏的楷书效果 。明代周高起说:镌壶款识,即时大彬初请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觉得别。用毛笔把文字写在胎体上,再用竹刀依毛笔的提顿转折逐笔刻划出。时大彬后来熟至生巧,不再请人落墨,而是自己以刀为笔,由此,赋予款识个人奇特作风,以至别人无法仿效,并因而成为历代鉴赏家鉴定时大彬作品的一个首要根据。时大彬的作法影响了他的弟子门生,所以李仲芳也自己动手,并且有时替时大彬刻款,但功力不逮,伎俩自逊。

宜兴精品紫砂茶壶

明末清初,在印章款识出现后,仍有一部分人持续用刀刻划署款,同时并用钤印,如惠孟臣、陈鸣远。

陈鸣远是紫砂器刻划钤印转换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不仅用刻划法子署款留名,也应用印章。刻划款首要用在紫砂器腹、底部,印章首要用于壶盖内、壶底等部位。印文首要内容有陈鸣远制、陈、鸣远、鹤?、隈?等。陈鸣远在刻款钤印法子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了明代壶艺家显示自傲、寻求典雅质朴的艺术作风,又开启了清代钤印留名,以印代刻,诗、书、画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

以刀刻署款必须 有书法根基或较高的悟性,而一般工匠很难达到 。刻款麻烦,速度慢,不适应商品生产的请求,因此它逐渐让位于印鉴。

印模是艺人们遵守既定文字与图案预先刻制的模具,以代替竹刀在紫砂器胎体上留下印鉴。印章可以不断地重复应用,适应了批量生产的需要,也避免了同一个艺人在不同环境下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刻划的款识产生异变,给后人鉴赏带来不尽的困扰。印章有两种:一是图案印章,一是文字章;还有图文相联合的印章。

印章款识的外型是多姿多彩的,有正方形、长方形、异形或称肖形等。

圆形章:许晋侯制水仙花?壶,壶底钤有许晋侯制四字圆形章。

椭圆形章:余剑霞制井栏壶,余字是椭圆形章。黄玉麟制大提梁壶,壶盖内钤玉麟椭圆形章。

正方形章:徐飞龙制汉方壶,壶底钤荆溪徐飞龙制六字正方形印。

长方形章:清代末期仿时大彬壶,壶底钤时大彬制四字无边框楷书印。惠孟臣制壶有钤长方形印的,如一杯中山小孟臣,即是朱坭程度壶之壶底印,为长方形。

单边框:如宜兴紫砂、荆溪杨记等印为单边框。

双龙戏珠框:双龙造型为清代龙,印文为豫丰。

回云纹框:如印文为荆溪紫砂。

肖形印:如清末制作的铜提梁壶,盖为嵌盖的,盖上钤有葫芦形印章,印文豫丰。

这几种印形中以正方形印常见,各种身份的人都用,明、清、民国、当代也常见用正方形印者。较少见的是肖形印,椭圆形多用在盖内或柄下。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紫砂款识的知识,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对于它的了解更加的深刻了。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每把紫砂款识判断它的真假哦,因此,懂得这些知识,还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