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怎么办 想不到泡脚能够缓解这个症状

来源:民福康健康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应该都出现过感冒的情况。在平时如果不小心得了感冒应该怎么办呢?患有感冒我们的身体会有一些表现症状,大家应该及时的了解。一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感冒带来的不适症状,吃什么对身体比较好呢?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感冒怎么办

1、热水泡脚

感冒的朋友可以使用热水泡脚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多用热水泡泡脚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个人的免疫功能,这样能够很好的消除身体中的炎症,是非常不错的治疗和缓解感冒发烧问题的好方法。如果出现了发烧可以使用酒精擦拭额头。

2、多喝热水

想要缓解感冒带来的一些症状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多喝水,喝水能够帮助我们身体新产代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喝一点茶水,薄荷茶等花草茶,主要是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起到一个滋润的效果,对于改善因为感冒发烧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

3、服用药物

如果感冒比较严重可以服用感冒药来缓解症状,现在很多的药物对于治疗感冒有非常好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快速恢复健康的身体健康状态,不过在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长时间用药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药物对人体来说也是有危害的。

感冒发烧的中药治疗方

1、桂枝加附子汤

适用于感冒发烧,头痛,出汗,怕冷,腰酸重,鼻鸣干呕。

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黑附子6,生姜3片(切),大枣2枚(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四剂。

2、麻黄理中冲剂

适用于感冒发烧,头痛,身痛,骨节痛。无汗,喘。饮食难入。

麻黄7,桂枝8,炙甘草5,杏仁4克,白术5,党参5,干姜5,黑附子5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二剂。

3、加味小青龙汤

适用于感冒被凉药误治,热退后咳嗽不止,饮食减少,痰喘。

麻黄7,细辛3,黑附子6,五味子4,陈皮4,半夏4,茯苓5,白术5,干姜5,炙甘草10,桂枝8,白芍3 四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四剂。(大人小孩同量)

感冒吃什么

1、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是夏季食用率高的水果之一。感冒加重时会出现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热症,适当吃点西瓜正好能缓解相关症状,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高烧大量出汗后,如果不吃不喝很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好先吃点西瓜或喝些鲜榨西瓜汁,它们可以帮助退烧、补充体液、消肿利水。在炎热的夏季,小儿发热时用西瓜皮煲粥或冬瓜薏米煲水,可解暑生津利湿。

2、梨

梨性凉,味甘,可以生津、清热化痰。对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咳嗽出痰等症状都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梨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3、马蹄

荸荠是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凉血解毒等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对于发烧初期的病人特别适合。就其营养而言,荸荠富含碳水化合物,热量却不是很高,同时又含有丰富的磷及抗菌成分荸荠英,不仅对骨骼、牙齿的发育有利,还可促进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同时又有抑制大肠杆菌等细菌的作用。

生吃虽然清脆可口,但还是洗净煮熟食用好,且煮过的荸荠更甜、口感更好。发热时吃荸荠,与梨、藕、芦根等汁液配伍效果更佳,不过它仅是食疗的辅助方法,当高热不退或病情加重时,还应及早就医。

感冒的症状

感冒的类型——风寒感冒

起因:通常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一般起病较急。

表现:怕冷怕风,甚至寒战(需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厚被子才觉得舒服点),头痛,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周身酸痛明显,发热轻,一般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色白,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易病人群:平时手足偏凉,性格内向的阳虚体质人,感染风邪后易夹寒而形成风寒感冒。

怎么办:得了风寒感冒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比如喝热水、热粥、生姜汤后盖厚被。

感冒的类型——风热感冒

起因:通常是因为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

表现:发热重,轻微怕冷,鼻子堵塞、流脓鼻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黏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易病人群:平时体格偏瘦,脾气急躁,阳气偏亢或者阴血亏虚的人,患感冒时易夹热出现。

怎么办:得了风热感冒后,应多喝水,少说话,保持大便通畅,可喝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解毒类药物以缓解症状。

注意:冬季也可能得上风热感冒,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因为有暖气,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湿度相应降低,这时候气道的抵抗力就下降了,所以在此条件下,感受风寒后很快就会在体内转化为热。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感冒怎么办,我们现在应该知道怎么做可以缓解感冒带来的一些症状了。得了感冒的朋友可以尝试上述的一些方法进行治疗,平时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食物,感冒的朋友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休息,减少疾病的出现。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