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自我疗法 5招教你远离坐骨神经痛

来源:民福康健康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坐骨神经径路和分布区域的疼痛综合征。很多人对坐骨神经痛症状不是很了解,容易耽误治疗。那么,坐骨神经痛自我疗法是什么呢?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坐骨神经痛自我疗法

1、针灸疗法

用针灸刺激患病部位,可缓解疼痛症状,适合症状偏轻的患者,也可辅助其它疗法一起使用。

2、推拿疗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至小腿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用双手掌根沿脊拄两侧自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3、中药调理

使用骨坊医世坐骨神经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可以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4、加强锻炼

经常做保健操,矫正不良姿势。锻炼好在晨起和长期时间低头工作后进行,动作要轻柔,前后左右都要活动到。

5、正坐举腿;坐位

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坐骨神经痛的运动治疗

1、左右摆腿。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2、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轮流将在、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3、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4、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5、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6、蹲跳。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因素。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常见的原因如下以下几点:

(1)椎管内病变压迫腰骶神经根,如脊髓肿瘤、炎症、血管畸形、外伤、脊蛛网膜炎等。

(2)脊柱病变侵及腰骶神经根:腰椎间盘突出、脊椎骨关节病,脊柱炎症、结核、肿瘤、脱位,椎管狭窄,脊柱裂等。

(3)骨盆和盆腔疾患侵及坐骨神经干:骶骼关节病、炎症、结核、脱位,骨盆炎及肿瘤,盆腔内子宫附件炎症及肿瘤,妊娠子宫压迫等。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1、腰椎管狭窄症

这些病症的发生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2、腰骶神经根炎

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3、腰椎间盘突出

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诊。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

1.患上此综合征之后,患者经常会感到大腿、小腿和足部有剧烈的疼痛感,为了缓解疼痛,一定要进行卧床休息。直到疼痛症状减轻后,才可起床进行轻缓的活动。

2.如果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感严重,一定要找到自身病因,并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比如风湿症、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病症引发坐骨神经痛,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缓解疼痛。

3.如果疼痛剧烈,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作息,则应适当服用镇痛剂或镇静剂,但是一定要根据医生嘱咐的量来服用,服药后配合充分的休息,才能缓解症状。

4.若患者处于坐骨神经痛发病的急性期,或是发生了广泛粘连的情况,可以短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切忌长期服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5.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配合理疗、针灸或按摩,能起到辅助治疗、促进病情康复的作用。

坐骨神经痛治疗偏方

痹除定痛汤:此药方可起到祛湿镇痛的作用,还可以补肾养血,主要药物为独活、当归、桑寄生、丹参、王不留行、鸡血藤、川牛膝、杜仲、威灵仙、防己、防风、土鳖虫、细辛、制附子、甘草。

壮筋束骨丸:将当归、炒杜仲、川断、鸡血藤、丹参、地龙等药物研磨成粉并制成丸状,每日早晚取5克用黄酒送服即可。

结语:患上此综合征之后,患者经常会感到大腿、小腿和足部有剧烈的疼痛感,为了缓解疼痛,一定要进行卧床休息。直到疼痛症状减轻后,才可起床进行轻缓的活动。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配合理疗、针灸或按摩,能起到辅助治疗、促进病情康复的作用。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