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息肉 它的类型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健康

胆息肉也就是所谓的胆囊息肉,这种疾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会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痛苦。但是生活中,我们对于这种疾病的并不是很多,因此很多人都会将其忽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胆息肉有哪些发病原因,看看胆息肉的类型,了解一下胆息肉该怎样进行治疗。

胆息肉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

在中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绝癌症的发生。

胆囊息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胆囊疾病,得了胆囊息肉以后人是相当痛苦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此疾病的了解,才能了解它的防治措施。

疾病类型

(一)胆固醇息肉

此种类型的息肉为多见,但它却不是真正的息肉,而是胆汁中胆固醇的结晶集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状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二)增生性息肉

此种类型的息肉仅次于胆固醇息肉,多见于中年妇女,60%的患者会伴有胆囊结石。它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20.5厘米。

(三)炎症性息肉

此种类型的息肉是在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四)腺瘤性息肉

此种类型的息肉属于真性息肉,可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多见于老年人,其直径大小多为0.22厘米。在临床上,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有的甚至还会演变为乳头状腺癌。

(五)淋巴性息肉

此种类型的息肉比较少见,多有淋巴组织增生的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10.3厘米。

原因

胆息肉有很多原因导致的,因此了解到这些原因,对于疾病的预防还是很有作用的。专家表示,如果胆息肉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是会使得自身出现癌变的机会,因此了解到胆息肉的发病原因是很重要的,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化学性因素

胆汁潴留于胆囊,其中高浓度的胆盐,或胰液返流进入胆囊,具有活性的胰酶,均可刺激胆囊壁发生明显炎症变化.在一些严重脱水者,胆汁中胆盐浓度升高,亦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引发胆囊息肉,是主要的胆囊息肉的原因.

2、感染因素

全身感染或局部病灶之病菌经血行、淋巴、胆道、肠道,或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途径侵入,寄生虫的侵入及其带入的细菌等均是造成胆囊息肉的原因。

3、梗阻因素

是由于胆囊管或胆囊颈的机械性阻塞,胆囊即膨胀,充满浓缩的胆汁,其中高浓度的胆盐即有强烈的致炎作用。这是比较常见的形成胆囊息肉的原因。

治疗

主要涉及到对胆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1.胆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息肉的大小

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已被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提示恶性病变。

(2)年龄

在胆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

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

恶性的胆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对于年轻的胆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并且不具有胆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结语:上述的内容就是关于胆息肉的内容了,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在平时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便发生疾病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尽快的恢复健康。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个健康的身体。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