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奈瑟菌 这些物质会导致它发生

来源:民福康健康

脑膜炎奈瑟菌是什么呢,想必大家对于脑膜炎奈瑟菌的了解不是太多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脑膜炎奈瑟菌是什么吗,脑膜炎奈瑟菌所致是怎么回事呢,脑膜炎奈瑟菌生化反应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病原菌。细菌性接触面为平面或稍向内,直径为0.6,0.8m。人工培养后可成卵圆形或球状,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联等。在孵育24h后的培养物中,常呈现衰退形态,菌体大小较不一致,着色亦深浅不匀。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常呈双排列,直径约为0.8m的双球菌。单个菌体呈肾形。成双排列时,两个凹面相对。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常用的培养基是巧克力色培养基。即将血液加热80℃后制成的血琼脂培养基。初次分离培养时,还需提供5%~10%的CO2气体。一般培养48小时后,脑膜炎奈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表面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直径约1mm~5mm的露滴样粘液型菌落。无色素形成。血平板上无溶血现象。

生化反应

糖分解产生的酸不产生气体。氧化酶试验阳性。脑膜炎奈瑟菌能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如果不及时转变,细胞自溶后几天。

抗原构造及分类

1.荚膜多糖抗原(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antigen)具有群特异性。根据此抗原性不同,可将脑膜炎奈瑟菌分为至少13个血清群。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主要是A、B、C、Y及W-135群。A群及C群是引起脑膜炎流行的主要血清群。

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具有型特异性。根据外膜蛋白不同将脑膜炎奈瑟菌分为20个血清型。2型和15型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关。外膜蛋白的功能是在细菌细胞壁上形成孔隙,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

3.脂多糖抗原(lipopolysaccharide antigen,LPS)此抗原与大肠杆菌有共同抗原存在。脂多糖是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抵抗力

脑膜炎奈瑟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干燥,阳光充足,湿热,一般消毒剂会很快杀死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自溶酶。在体外25,碱性环境很快导致细菌肿胀,死亡的溶解。

脑膜炎奈瑟氏菌致病物质

1.荚膜

荚膜可抵抗宿主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菌对机体的侵袭力。

2.菌毛

菌毛可粘附至咽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

3.内毒素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病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故出现皮肤瘀斑和微循环障碍。严重败血症时,因大量内毒素释放可造成DIC及中毒性休克。

脑膜炎奈瑟氏菌致病性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或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发展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引起脑膜炎的主要是A群菌,B群常为带菌状态。尚有少数是C群菌株。主要表现发热,皮肤瘀斑,脑膜刺激症状。

脑膜炎奈瑟氏菌临床类型

普通型

潜伏期2~3d,长者可达10d。普通型占90%左右。先有上呼吸道炎症,继而病菌从鼻咽部粘膜进入血流,到达脑脊髓膜,产生化脓性炎症。

暴发型

暴发型只见于少数病人,起病急剧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h内危及生命。

慢性败血症型

慢性败血症不多见,成人患者较多,病程可迁延数日。普通型和暴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脑膜炎奈瑟菌是什么都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脑膜炎奈瑟菌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哦,祝大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