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治疗 多种方法教你治疗色盲

来源:民福康健康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能看见世界,就有人看不见世界,有人能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就有人的世界是黑白色的。是的,如今有很多的人存在着色盲的问题,这也限制了他们一定的活动范围,例如不能开车。那么色盲可以治疗吗?色盲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色盲治疗的相关信息。

色盲是指人们存在先天性色觉障碍,他们通常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者某种颜色。而对颜色分辨能力差的则被称为色弱,虽然能看见正常人能看到的颜色,但是辨认起来非常迟缓且吃力,光鲜差的时候和色盲差不多。

色盲与色弱以先天性因素为多见。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病因

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一个正常女性如与一个色盲男性婚配,父亲的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

临床表现

色盲还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而部分色盲包括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而部分色弱包括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严重的一种,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

3.绿色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较常见。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4.蓝黄色盲

这种色盲又被称之为第三色盲,通常患者会表现为蓝黄色混淆不清,症状比较少见。

5.全色弱

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他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少见。

6.部分色弱

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检查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大多采用主觉检查,一般在较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常用检查方法如下。

1.假同色图

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形,色觉障碍者辨认困难,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2.色线束试验

是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令被检者挑出与标准线束相同颜色的线束。此法颇费时间,且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于大面积的筛选检查。

3.颜色混合测定器

它可以定量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治疗

1.穴位与指压法

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处,能提高眼睛功能。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示指强压6秒钟。指压时睁眼指压和闭眼指压均可。

睁眼指压时能明确判断色彩,闭眼指压时能治疗视力异常、假性近视。如果是患有强烈色彩异常的话,应重点的强压眼下。不断进行这种指压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

2.色盲矫正镜

色盲矫正镜的原理,为根据补色拮抗,在镜片上进行特殊镀膜,产生截止波长的作用,对长波长者可透射,对短波长者发生反射。戴色盲眼镜,可使原来色盲图本辨认不清的变为能正确辨认。达到矫正色觉障碍的效果。色盲矫正镜分隐形眼镜式和普通宽架式。

色盲也会遗传吗 有什么方法可以阻隔色盲遗传

现在又一些人眼睛对于颜色的辨别不是那么的敏感,在医学上称为色盲,那么色盲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呢,相信许多色盲患者都十分的关心这个问题。

拥有一双正常的眼睛,拥有健全的光觉和视觉,便能对大自然艳丽的色彩以尽情的感受和反应。但是,有些孩子外貌虽然正常,却存在色觉障碍。色觉障碍的临床分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颜色辨认能力低,医学上称为色弱;另一类是对颜色完全不能辨认,医学上称为色盲。

现代医学认为,在1777年Huddart首先报告有色盲成员的Harris家族,1年以后,Lort报告的资料中首次介绍了女性色盲。但精细地记述色盲者是1798年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因为色盲是道尔顿首先详细论述,故在西方曾名为道尔顿氏病。

我国类似色盲的记载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亢仓子全道篇》名此病为瞀视,曰:夫瞀视者,以黄为赤,以苍为赤。正是对色觉异常的真实描述。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眼科专书,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一书(1602~1607年)有视赤如白症的病名,这样记载谓视物却非本色也,因物着之病与视瞻有色,空中气色不同,或观太阳若冰轮,或睹灯火反粉色,或视粉墙如红如碧,或看黄纸似绿似蓝等类。另外,在公元1644年,傅仁宇编的《审视瑶函》一书中,有称视物易色症,并说视物易色,病原非一,要当依色辨分明,方识轻重与缓急。v。*x/0,

可见,对色觉异常的认识应是我国早。

色盲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是遗传性疾病。瑞士眼科学家Horner于1987年首次提出色盲的遗传规律,故色盲的遗传称Horner法则,即色盲由外祖父通过正常女儿,再传给外孙。通常男多于女,发生率在我国男性约为5%~8%、女性0.5~1%;日本男性约为4%~5%、女性0.5%;欧美男性8%、女性0.4%。

1911年,Wilson进一步发现,色盲的遗传乃通过X性染色体传予的性连锁隐性遗传。具体而言,色盲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正确区分颜色。决定此病的色盲基因是隐性的,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X,携带者为XX。,正常女性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XY为男性患者,XY为正常男性。由于是X连锁隐性遗传,所以色盲的男性发病率远大于女性发病率。人群中往往只见男性患者。系谱中可见交叉遗传。

如果男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儿子都正常,女儿都是携带者。如果女色盲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儿子将有1/2可能发病。女儿不发病,但其中1/2为携带者。如果女性色盲携带者与男性患者婚配,后代中女儿有l/2可能发病,1/2为携带者,儿子也有1/2发病,1/2正常。

结语:色盲真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的工作范围,色盲患者也急切的想要治疗色盲这种症状,如今红绿色盲的治疗已经有可喜的进展,而文中也介绍了一些色盲治疗的相关方法,通过了解这些色盲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对色盲可以治疗吗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