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的治疗与方法
沙门氏菌病又被称之为副伤寒,是一种因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那患上沙门氏菌病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沙门氏菌病又应该如何防治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沙门氏菌病症状
当患上沙门氏菌病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表现呢?想知道的话,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初期
表现为发热.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随病情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在5~7日内达39℃~40℃。
2.极期
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持续的高烧1~2周不退,伴有特殊的中毒面容,表情淡漠、腹胀、便秘或腹泻,体温升高,与脉跳速率不成正比.形成相对缓脉,皮肤可出现玫瑰糠疹、脾肿大等。
3.缓解期
当患者处于缓解期的时候,则对沙门氏菌的防御能力开始增强,并且体温的波动开始下降,食欲也随着好转。
4.恢复期
体温恢复正常,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早期治疗等原因,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分期已较少见。
另外,小儿伤寒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应区别对待,随着年龄增大,则逐渐近似于成人伤寒。起病较急,发热多呈弛张型,胃肠道症状较明显,肝脾肿大较常见,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此外,老年伤寒的临床表现也不典型,通常发热不高,易发生虚脱,常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力衰竭、持续的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恢复慢,病死率较高。
沙门氏菌病治疗
当患上沙门氏菌病的时候应该怎么治疗呢?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病因治疗
就是应用抗生素控制病菌繁殖和消灭病菌。不少沙门氏菌已对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尤其是鼠伤寒杆菌。抗生素疗效不理想,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应选择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抗生素。对于年龄小,或病性重的患儿应采用静脉给予抗生素,并同时应用两种抗生素。用药时间应视病情而定,总疗程不应短于2周。也有采用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抗生至少减量再用1周的疗法。
必须注意,在开始时抗生素用量不宜过大,特别是杀灭病菌的抗生素,如短时间内大量细菌死亡反可导致病情恶化,其原因是沙门氏菌可产生内毒素,内毒素存在于菌体内,当细菌被杀灭解体是即放出内毒素时,可使血中的内毒素增加,毒血症加重。
二、对症处理
也就是护理工作,要注意观察体温的动态变化。必须用体温表,不能用手摸来判定而乱用退热药。
一般婴幼儿39度以上,年长儿38.5度以上才应用退热剂。不是高热可饮用温开水,也可发汗降温。高温40度以上时,可用酒精擦身。
无酒精时也可用白少酒代替,用等量白酒和温开水,用块小布浸湿生擦颈部、腋下、腹股沟部、肘窝、胸窝、脚心,可使血管扩张散热,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饮食以流食,半流食为主,无渣、少纤维,不油腻又易消化的食物,可防止肠出血,肠穿孔。高热,出汗,呕吐,腹泻时均可失去大量水分,应少量多次喂水。
如有脱水表现,呕吐重,难以经口补水,应静脉输液,尿量减少,担示体内已缺水也应补水。
还应密切观察病性变化,好转或加重,有无并发症症状的表现,及时发现才能及早处理,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卫生,以防再得其他病菌感染。
沙门氏菌病如何防治
(1)控制传染源
①对急性期病人应予隔离,恢复期病人或慢性带菌者应暂时调离饮食或幼托工作。
②饲养的家禽、家畜应注意避免沙门氏菌感染,饲料也不能受该菌污染。
③妥善处理病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保护水源。
④不进食病畜、病禽的肉及内脏等。
(2)切断传播途径
①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炊具、食具必须经常清洗、消毒,生熟食要分容器,切割时要分刀、分板。食用时要煮熟煮透。不喝生水。
②注意食品的加工管理
对牲畜的屠宰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屠宰过程要遵守卫生操作规程,以避免肠道细菌污染肉类。在肉类、牛奶等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必须注意清洁、消毒。
沙门氏菌传播途径
1、肉的污染
肉及其制品的沙门氏菌检出率美国为20%25%、英国为9.9%、日本检查进口家禽的污染率为10.3%,国内肉类沙门氏菌检出率在1.1%39.5%。
2、蛋的污染
中国蛋及其制品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9%-43.7%,由于吃蛋引起鼠伤寒病的病例报告逐渐有增加的趋势。
3、环境污染
食品在加工、运输、出售过程中往往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
4、传播问题
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也是常见的传染源。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沙门氏菌病的一些症状以及沙门氏菌病的一些防治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如果不想自己患上沙门氏菌病的话,则一定要学会预防哦,只有预防才能降低患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