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综合征 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倾倒综合征
什么是倾倒综合征呢,在我们生活中倾倒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情况了,我们需要及时的查明原因哦,那么大家知道倾倒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倾倒综合征主要包括两组症状
一组胃肠道症状。常见的是只吃一点即饱,其次是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胆汁,腹部绞痛碱性,肠鸣音增加,腹泻,大便稀,等;另一组神经循环系统症状,心悸、心动过速、出汗、头晕、面色苍白、发热、无力、血压下降压力。
这些症状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糖和血容量
由于胃切除术后,失去了幽门的调节功能,残胃容积缩小,以及迷走神经切除后影响了餐后胃的舒张,以致食后大量高渗性食糜骤然倾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肠腔内的高渗糖和肠壁中的细胞外液迅速互相交换,以保持肠内容物和肠壁之间渗透压的平衡,并可致血糖明显升高、血容量下降和肠管膨胀。
(2)消化道激素的作用
给胃切除术后患者饮4.5%葡萄糖溶液220ml,并在空腹15分钟、60分钟及120分钟后各取一次血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在所有倾倒综合征者血中均可测得血管弛缓素的增加,而无倾倒综合征者则否,且给正常人静注缓激肽可产生和倾倒综合征同样的血管反应。
在临床中还发现,倾倒综合征有密切关系的是血中的缓激肽有着一定的联系,血管弛缓素能增加外周血流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可增强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因而可出现血管弛张和胃肠道症状。
因此,有人认为,本征症状的发生与血管弛缓素缓激肽系统的活动有关。另外,有人认为,本征的发生还与血管活性肠肽(VIP)、肠高血糖素、神经降压素等激素的增高有关,但均未获得明确的结论。
(3)神经精神因素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术前精神状态属于兴奋型或紧张型的,术后较易发生倾倒综合征。精神神经因素可使幽门调节功能障碍而致胃的排空加快,甚至在未曾作过胃切除术者也可发生倾倒综合征,因此,神经精神因素对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更为重要。
此外,因本征有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患者餐后出现典型的饱胀、出汗、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特征性表现,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低糖血症、低血压等相鉴别。
倾倒综合征发生在任何类型的胃手术后,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有更频繁和食管手术通过迷走神经损伤也能产生倾销症状。
早期餐后症状群主要包括两组症状
一组是胃肠道症状,常见的是稍食即饱感,随后发生上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吐出物为碱性含胆汁,腹部有绞痛,肠鸣音增加,腹泻、便稀等;
另一组是神经循环系统症状,心悸、心动过速、出汗、眩晕、苍白、发热、无力、血压降低等。
倾倒综合征产生的机制
1.大量食物直接进入小肠使肠管膨胀扩张,高渗食物在小肠内从肠壁内吸出大量体液也使肠管扩张、膨胀。
2.肠管的扩张可引起自主神经反射性的反应,以致肠壁释放出5-羟色胺、缓激肽、P物质、其他肠血管活性肠肽等,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增快和血管扩张以及由后者引起的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循环症状。
3.细胞外液渗入肠腔,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血清K+减少,加重循环系统症状的发生。立位时食物排空更快,上述症状也就更明显。总之,餐后症状群是以上3 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反应。
倾倒综合征的矫正术
倾倒综合征表现为进食(特别是甜食)后短时间内发生心窝部不适、心悸、乏力、出汗、头晕、恶心、呕吐以至虚脱,并有肠鸣或腹泻等症状。一般认为系胃术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食物过快地大量排入上段空肠,且未经胃肠液混合稀释而呈高渗状态,将大量的细胞外液吸入肠腔,以致循环血量骤减所致,也与肠腔突然膨胀,释放5-羟色胺,肠蠕动加剧,刺激腹腔神经丛有关。此症应与发生于食后2~4小时的低血糖综合征区别。
手术原则对原先作毕罗ⅰ式手术者改作胃、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术;对原为毕罗ⅱ式者改作毕罗ⅰ术式。对青壮年病人,胃酸高者应兼行迷走神经干切除。
倾倒综合征的-糖苷水解酶抑制剂和甲氧果胶治疗
近来,有人主张应用-糖苷水解酶抑制剂和甲氧果胶治疗本综合征,前者能抑制双糖和多糖的水解,使糖保持在大分子状态,因而减慢肠道吸收并降低其渗透压,从而使血糖、血容量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均减慢而控制症状;
后者是通过改变食物的粘稠性质、降低胃部肌肉活动、延缓胃排空而达到治疗本综合征的目的。此外,生长抑制素及其同功异构体可抑制肠高血糖素、神经降压素以及血管活性肠肽等各种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也可有效地控制症状。
由于再次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一,一般应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只有经内科治疗日久无效者,才可考虑重做手术以缩小原有的胃肠吻合口。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倾倒综合征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倾倒综合征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情况了,我们需要及时的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才是比较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