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40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来源:民福康健康

太极拳是目前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养生运动,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遍布大江南北,太极拳文化一片繁荣,今天小编所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杨式太极拳40式,希望通过本文介绍,可以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太极拳的学习当中。

目录

1、杨式太极拳40式 2、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3、杨式太极拳40式的荡劲 4、杨式太极拳40式中三盘的运用

5、杨式太极拳40式身法要领 6、杨式太极拳40式如何发劲

7、如何理解杨式太极拳40式的刚与柔 8、杨式太极拳40式的步与桩

杨式太极拳40式

学习杨式太极拳40式,我们主要需要掌握基本的40个动作,平时还需加强套路学习。

杨式太极拳40式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全套40个动作,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杨式太极拳40式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杨式太极拳40式是个非常不错的运动选择。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杨式太极拳40式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具体健身作用

一、改善神经系统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可见,杨式太极拳40式的学习,是可以调节我们的呼吸循环系统的。

三、改善脏腑功能

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

杨式太极拳40式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一、立身中正安舒

对于身法,太极拳名门派都很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式太极拳40式为见长。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

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太极拳40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

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体喻为一囗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囗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40式名家李迪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二、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40式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

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三、动作松柔缓慢

这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杨式太极拳40式之所以名杨海内外的主要原因。杨禄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

杨式太极拳40式拳架中没有像陈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少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

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弟子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他要说几十次。

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中国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四、行动速度均匀

有的太极拳门派强调快慢相间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40式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

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了上一动作与下一动作的过度衔接自然协调。

一套八十五式传统套路打下来大约需要二十二分钟,下盘功夫好的可以打到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而起势的速度就决定了整个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终如一。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到稍快一点,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即便是转身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五、招式虚实分明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虚实分明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在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式太极拳40式之重要。

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而且绝大多数动作都是一只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当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当全身重量坐在左腿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腿平均承担体重的动作是极个别的,除了起势,云手,右打虎式转回身右蹬脚的过度动作中有短暂的马步外,其余几乎都是一腿虚一腿实。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中的虚实相互转换,又都是由半虚半实,全虚全实的逐渐转移,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落地,后才全部踏实,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式太极拳40式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六、周身圆活连贯

圆是说太极拳所有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之圆犹如一个三维空间的球体,触动任何一个点都会引起整个球体周身的转动和移位,挨着何处何处转。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只要仔细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杨式太极拳40式动作连贯性很强,上一动作结束的同时,又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使人难以发现动作之间的起止界限。

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瑟琶一势,当搂左膝推右掌时,随着右掌小指领劲侧掌前送的同时,随身体前移的惯性,右腿跟自然抬起,向前跟进半步,就进了手挥瑟琶的开始。拿这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来说,左搂膝拗步的合同时又是手挥瑟琶一势之起,动作非常连贯自然。

七、腰身使动四肢

张三丰所传太极拳【十三势歌】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各式太极拳都强调腰为主宰,腰为轴,太极腰八卦掌等,都说明太极拳强调用腰。杨式太极拳40式更是如此,对腰的要求特别高,特别严。

杨式太极拳40式捡验身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太极之态,主要还是看腰上有没有东西。杨式先辈曾总结出:腰一动周身皆动,腰一静周身皆静,腰不动,手不发欲要身动,先要腰动等宝贵经验。

杨式太极拳40式亲族传人杨振基强调:杨式太极拳40式必须练腰为主,一切动作都要靠腰带动,腰拉,腰转,腰手脚,他对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把对腰部动作要求,介绍的非常详细,非常到位。

赵斌先师传授杨式太极拳40式套路时,强调身使四肢而不能四肢使身,所谓身使四肢的身指腰身,使指带动的意思,就是在练拳时通过松肩松腰引导,带动四肢运动。

它要求行拳走架时,上肢的气要沉在腰上,下肢的气也要提到腰上,真正地把腰变成周身运动的发火点,对于四肢来说,不要动不主动的动,而是在腰身的支配下,由身体的转动去牵动手臂转动,当身体下沉时,让地心吸引力去引导手臂沉落,当前进式后退时,让身体带动手臂发生位移。身使四肢这四个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集中反映了杨式太极拳40式身法的显明特点。

杨式太极拳40式的荡劲

杨式太极拳40式的技击精髓在于腹内松净气腾然,一气鼓荡,循环无间,使之形成整体劲、轻灵劲,从而应感而发。应感而发的主要特点是掷放,它运用抽丝劲和松沉劲,粘连黏随不丢顶,借力打力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以一种独特的掷放术,使对方如弹丸腾空飞出。这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精妙之处。

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练习时,体用的十三势(即八法五步)到位、十年以上的时间到位、知行合一的悟性到位,则是三个同时必备的元素,缺一不可。若能自觉运用荡劲,则会显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杨式太极拳40式外极虚静,内极精神;外极松柔,内极坚刚;外极缓慢,内极迅猛;外极轻灵,内极稳固。实际上,在动作的体现上主要是凭靠荡劲来完成的。

从理论上讲,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李亦畲《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荡劲在太极则是鼓荡之劲,就像一个浑身松净气腾然的皮鼓,丰满而有收放开合之弹簧劲,轻敲则吟,重捶则响,自然顺势,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经》)。

刚柔相摩产生阴阳二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产生新的和谐体,可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因而,张三丰提出了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太极拳经》)。

气宜鼓荡,讲究太极拳运用内气(也可称为内劲)的开合、虚实、刚柔、起伏、进退;神宜内敛讲究无有张扬,无有楞角,神情柔绵,儒雅亲和。

二者合一乃是太极拳的神韵。杨式太极拳40式老谱则进一步说道: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

从实践上讲,所谓鼓荡,实质上指的就是太极阴阳外柔内刚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脚追手、手追神的动短劲长,神意远放。

杨式太极拳40式套路的虚实变化、刚柔相济、气遍周身,以及表现出来的技击能量,基本上都是通过鼓荡之劲来完成的。

通俗地讲,就是利用荡秋千的意念来完成若干个大大小小松拔相间的动作。

凡是从下而上或者平摆的弧形动作,诸如起势两臂上举、单鞭两手平摆、提手上势挑掌、白鹤亮翅上掤、左右搂膝拗步、抱虎归山回臂、肘底看捶平摆、倒撵猴前后展臂、海底针挑掌下按、扇通背侧掤、斜飞势大挒、云手下抄上抄、高探马折叠前砍、翻身白蛇吐信、野马分鬃正挒、玉女穿梭滚掤、左右金鸡独立、转身摆莲展臂、十字手下抄合抱等等都有着明显的荡劲。

每一个动作在开始的时候,它的阳手或阳臂,即发力的手或臂(指攻防转换中的攻方),必须彻底松软下来,继而调动内气,运用一弛一张荡秋千的方法,完成在动作结束时候的能量交换,使阳手或阳臂充满比常力要强大许多的弹簧劲,这就是荡劲。

此荡完全符合太极内劲阴阳的开合和收放。所谓内劲,乃是外柔内刚,柔中寓刚;不僵不滞,屈伸圆活;劲不上浮,形不外露;神凝气沉,功蕴于内;忽隐忽现,变幻莫测。因此,荡劲也是太极内劲的一种,外形尚圆,劲不外露。

不仅如此,细细推敲下来,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无不充满着荡劲,这样的一松一拔、一鼓一荡,在细微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滔滔不绝,绵绵不断,加之它固有的抽丝劲和松沉劲,杨式太极拳40式的健身养生效果是有目共睹,世人皆知的。

当然,会运用荡劲则是长期用心习练的结果,张而不弛,松而不懈,形不外露,功蕴于内,关键是一个度字。合度才能够精妙,精妙而后方可圆融,这就需要我们竭尽毕生精力去体会和验证。

杨式太极拳40式中三盘的运用

在杨式太极拳40式中,称腰为中盘;胯为下盘;肩为上盘。三盘,以中盘为主宰,融为一体。

下盘(胯),也叫底盘。底盘要稳住,放平,放正。只有底盘稳住平正了,躯干才能中正直竖。就像石碑的底座一样,底座稳住平正了,石碑才能竖得正直稳当,不至歪斜倾倒。

太极拳在盘拳架时,底盘始终要稳、平、正。怎样才能做到稳、平、正呢?

总体上讲,就是要遵循太极拳的要则理法,只有依照太极拳的规矩,才能成就太极拳的方圆。

说得具体些,直接些,就是在沉劲时,要开胸开背(含胸拔背),肩要放松,肘要屈坠,并侧重开背,以气下,这时气就下沉丹田。

顶劲时,也要开胸开背,肩要放松,肘要屈坠,并侧重开胸,以神提,顺项贯顶,虚灵之气形成,或者说,虚灵顶劲形成。

这里说的顶劲,不单指头部,而是从胯(底盘)以上皆要神提,经腰而上,顺着脖颈,贯至头顶。顶劲时,沉劲不去;沉劲时,顶劲不失。

上下有股对拔对拉劲势,使得躯干直竖中,出现一种空灵憩适伸筋拔骨般的舒展感觉。

至于什么是在沉劲时侧重开背,顶劲时侧重开胸呢?这是由于人们在后天演变出一种拙力,就是这种拙力导致躯干形成病态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随着年龄的增长,凹凸形状越来越大。

开背,是在纠正凸背;开胸,是在纠正凹胸。背开胸开了,胸、背就都平正了,内气就能通顺了,这样,就能有效地增进躯干的直竖。

躯干直竖了,也相应验证了底盘是稳、平、正的。底盘和躯干都稳、平、正了,平送腰胯尾闾垂才能成为可能。

底盘稳、平、正了,两腿就会被带动得顺势灵便,气感充盈,迈步如猫行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脚底似植地生根的感觉也就出来了。

上盘(肩),要松沉。在盘拳架时,上盘始终要松沉、虚腋、与肘相随,与顶劲配合,与开胸、开背协作。

肩(上盘)要松沉,就须虚腋,不虚腋,双臂就会贴着躯干,僵硬劲去不掉,使得内气受阻。肩的放松,须与肘相随;肘的屈坠,可以加大肩松的程度,使之达到松沉境地。

尤须注意的是,要与顶劲配合,与顶劲配合起来,才能体现出轻灵劲势,否则,就会导致上盘神不顶,一身难轻灵的毛病。

这里,要特别留神,顶劲时,肩不能相随俱上(相随俱上是拙力,或叫生活习惯用力);相反,肩要松沉,肘要屈坠劲向底下,这样,有顶有沉、有上有下、对拔对拉,就出现一种伸展虚灵劲势。

再就是与开胸开背协作好,因为,两臂与胸背相连,与开胸开臂协作好,可增大两臂的灵活性,增强两臂的气感。

在与开胸开背协作、并侧重开背的同时,结合顶劲,拔背(一种劲道)的感觉,就明显地出来了。这些与肩直接相关的部位配合得越充分,肩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中盘(腰),系力源所在,四肢拳脚皆由这里带动。上行腰(中盘)带肩(上盘),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掌达于指尖;下行腰带胯(下盘或底盘),胯带膝,膝带踝,踝带脚掌达于脚趾。

可见,上、下盘皆由中盘带动,中盘在三盘中,居主宰地位。拳论喻腰为蠹 、为车轴,是很恰当的。士兵的作战行动,必须服从司令部的号令;车轮的转动,必须先有车轴转动的带动。

可是,人的四肢拳脚动作,在后天背离了力源,养成自动、直动的不良习惯,已成积习。

因此,短时间不易进入太极力道里去,这是要有思想准备的。在学习中,不可道听途说、不可自作聪明,要严格按照太极拳的要则理法锻炼,尤其要严格纳入被腰脊带动的状态。

即四肢拳脚不可直接出动,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划,不可乱动。并且,腰脊的带动必须本着太极拳腰脊的规范,而不是人们习惯上理解的那种腰的带动,如此,才能逐渐体现出太极轻、柔、绵、缠的劲道与腰的奥妙功能和独特感觉。

底盘无腰换,进退如拌蒜,顺项贯顶起自腰,这是前辈们用经验来说明腰的作用。可以说,处处是腰,腰无处不在,所以,太极先师们指出:命意源头在腰际(脊),刻刻留心在腰间(脊)。

谈到中盘,就自然联系到肘,因为,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肘离中盘近。二者密切相关,互相协作,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屈坠,意向中盘。中盘合乎要则理法了,行拳走式的纲就抓住了。

三盘在运作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内气的运行。要说明这点,还须接着前面提到过的一句话往下谈,这句话是:这时气就下沉丹田。当丹田之气达到一定程度,就向外弥散向下,经裆沿两腿内侧至涌泉,再由涌泉顺两腿外侧而上至胯;向后,即向丹田背后弥散,再及两旁,与由下而上之气会合,共同形成胯气圈。

胯气圈之气上行至腰,形成腰气圈。腰气圈之气上行至肩,形成肩气圈。肩气圈之气再继续运行,弥散至两臂及双手。这样,三盘气圈都形成后,就气遍全身不稍滞了。

三盘及其相关部位的要则理法体现得越充分,运作就越得体,气感就越酣畅。

这时,可以说就达到了练意、气、神的阶段了,盘起拳架来内里的意味就浓厚了,即便是外行人看了,也会有舒服的感觉,这与单纯地比划个拳架的所谓的太极拳完全是两码事儿。

杨式太极拳40式外形动作运行较缓慢,这样运行作用有二:

一是在缓慢中用空。既在空的体感中加入新的动作内容,又在运行中柔化肌肉,增大对本体感受器的绝对刺激量,慢慢定位各本体的正确感受性及其先后次序等。

二是意识对神经的激发,以及神经对气血的支配,通过长期反复地意识对神经的激发,内动就会产生,通过内动带动外动,外动在被带动中与内动的磨合,以及外动反馈被带动的信息都能对本体感受器产生有效用的刺激,内动带动外动的过程是内动运行的过程,因此也是产生劲力的正确本体感受性的过程。

应注意的是,内动得来往往是在被动中,在若即若离中(与婴儿条件反射的建立相似,见前),因此,稍有执着,则不见内动踪迹。

只有当身体保持松静,并寻求舒适自然时,即内外相对因素小时,内动才会产生,身体才会渐渐感觉到,并且内动也会因此而壮大,此即所谓摸劲感觉到(摸到)劲这种东西了。

出现摸劲的感觉就是知劲的开始。如何保持身体的稳静是杨式太极拳40式内动的产生关键。

杨式太极拳40式身法要领

一是百会顶

头为六阳之首,百脉之宗,周身之主,全身之纲领,人的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无不以此为向背。

虚灵顶劲,也叫提顶或者叫顶头悬,行拳走架时,身法是否稳定,颈椎是否松竖,背脊是否中正,眼法是否平准,呼吸是否顺畅,步法是否灵活,腰胯是否松沉,无不与头有关。

从生理上来说,百会上顶,可使颈椎中的神经中枢延髓以及脊柱中脊髓不受压迫,从而能够保证周围神经与脑神经的经络不受挤压,畅通无阻,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全身各大系统及器官的机能保持正常运转,于发挥对人体的整体平衡作用至关重要。

顶头悬的具体做法是:喉头微后收,下颌稍收提,头顶(百会穴)虚虚上领,使颈椎拔起、拔展、松竖,有胸前锁骨与脖后大椎连带向后上移提的感觉。

百会上顶不是用力去顶,而是用神去顶,用意念去顶,绝非冲头昴首,拔头提气,要意在神而不在形,在虚而不在实,在形、在实容易用力,用力则易神露于外,也易产生僵劲。

因此,百会上顶,竖头虚灵,神敛于内,全在用意,绝非用力。

二是大椎领

杨式太极拳40式讲身法时,有一领百沉的说法,一领指的就是大椎向上领劲,百沉指的是太极拳的其它锻炼要领,如沉肩坠肘,坐腕舒指,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落胯,敛臀收腹,尾闾中正等四肢百骸都要求向下沉垂,即谓之一领百沉。

大椎领劲的具体办法,就是收颌直项,下颌微收,脖颈自然轻轻竖起,第三、四节颈椎向后退贴到衬衣后领上去,这样下颌自然内收,颈椎就会自然竖直松开。

但在实践中应注意,一定要注意先把头部竖直松开,然后第三、第四节颈椎再向后退贴,否则容易造成头部后仰之病,也就是要先竖后退,而不是先退后竖。

第三、肩井沉

肩为气之门,上抬则气升,下沉则气降,两肩如能松开,上肢之气自沉,肩在上肢的肘、腕、掌关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突出地位,而松肩的关键又在于沉肩井。

上肢三大关节肩、肘、腕,以及整个上肢的放松,肩关节的放松起绝对主导作用,没有肩关节的放松,整个上肢其它各关节就不可能放松。

在杨式太极拳40式的走架中,上肢的两手始终处于从动的状态,不能自动做出各种动作,而是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全靠腰身来引动。

也不光上肢的两手,还包括下肢的两腿也都是靠腰身来引动,所以才有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之说,要做到腰带四肢,身使四肢。

所以腰带上肢,关键在于松开肩关节,因为在上肢三大节中,肩为根节,肘为中节,腕为梢节,根节动,梢节随。要在意念的引导下,让臂与肩象松脱开了一样。

这样,当腰身转动时,让左右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去牵动手的左右旋转;当身躯下沉时,让地心引力去引动手向下沉降;当腰身前进后退时,让前进和后退所产生的惯性带动手的向前和移后。

如此等等,都是完全由腰身来带动,身势的进退、升降、旋转均应如此。所以沉肩井是上肢放松的关键所在。

第四、脊柱拔

杨式太极拳40式特别强调行拳走架时脊柱的上下伸展,对拉拔长,形成一个百会连接会阴的身体中轴线,也叫中垂线。

四肢在中轴线的带动下运动,起于中轴线,终于中轴线,这个中轴线其实就是脊柱,太极拳就是以腰脊为主动,以手脚为从动的脊柱行拳。

全身的放松关键在于上肢的根节肩和下肢根节胯的放松,肩胯放松之后脊柱的上下拉抻,左右转动,前后张弛三种变化,才能活动自如。

脊柱的上下拉抻可使人体脊柱的S型曲线得到适当的调直和拉开,既可以纠正头颈不端和向后突臀的毛病,又有利于做到身法中正。

脊柱的左右转动,是太极拳形成圆弧动作的主要动力源,是以脊柱带动四肢运动的主要方式。

脊柱的前后张弛(也叫前后折叠)是说脊柱如同弓箭的弓背一样,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含、送、张、弛,蓄势时脊柱随吸气微微后弓,称为吞身,发势时脊柱随着呼气微微前弛,称为吐身。

行拳走架时,脊柱随着拳势的起、落、开、合和拳势的呼和吸呈现出节律性张弛。

脊柱的上下拉抻,左右转动、前后折叠,实际上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对拉拔长劲。

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是上下对拉劲,沉肩坠肘与含胸拔背体现左右对拉劲,胯膝与两足之间形成的外曲内直和前弓、后坐的一张一弛,就是前后之间的对拉拔长劲,而且都是以脊柱为轴心的运动。

第五、腰胯松

腰为一身之主宰,杨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中,一语道破了腰在人体中和在太极拳习练中的主宰地位和统领作用。认为:能松腰才能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行拳走架中身体的虚实变化皆由腰来转动。

吴式太极拳大家李和生也说过:腰不松,气难通,气不盈,意难行。强调了松腰和意气的关系。腰跨位于人体上肢与下肢的交界部位,是身体运动的枢纽,是太极拳运动中劲力虚实转换的调控器。

太极拳架从头到尾都是以腰为轴,身使四肢的整体运动,抓住腰带四肢这一根本要领,就抓住了太极拳运动的总纲,就能够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腰胯松和百会顶,大椎领,脊背拔几者共同配合,才能发挥脊柱上下对拉的整体效果。

因此,松腰胯就成为习拳身法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而练腰胯松,首先应该弄明白,何为腰?何为胯?腰与胯之间又是何等关系?我认为:人们习惯上所说的腰,是指平常系皮带的那一圈部位,医家说的两肾之间的命门所在之处,包括人体的肋下胯上部位。

而生理学上的胯,实际上是指股骨上节,大腿的折叠下陷处,胯关节是由髂骨、耻骨、坐骨三块共同组成为髋骨,通称为胯骨。

人们通常把腰和大腿之间的部位叫做胯。腰和胯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和从动的关系,胯是随着腰的转动而转动的,两胯与腰脊处的左右转动,上下抽挫以及竖向的前后卷曲开合,是基本的腰胯动作。

腰胯能松、能沉,脊柱上下拉抻的效果就明显,自身重心就能降低,下盘就能稳固,卸对方的力就能顺遂,就能周身协调,得机得势,妙不可言。

松腰胯的质量,对于行功走架中保持和协调自身的灵活性、稳定性、整体性有着重要影响,并决定着劲力的方向、大小和速度等诸方面的运动质量,所以腰胯放松,实为太极拳身法之一大关键。

六、尾闾收

人体的尾闾位于身躯骶骨下端,与脊椎骨有连带关系,为转动元气升降之要道。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督脉长强穴也正在尾闾部位。

在杨式太极拳40式行功中,形体上尾闾如蛇,又如推进器、定向标,身体欲向何方,尾闾即从后面对向何方,尾闾中正则立身中正。

太极名家郝少如先生对于尾闾中正有精辟见解,他说:尾闾正中须两股(大腿股骨)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所谓尾闾中正即脊骨根向前也。

从整体上看,此即太极拳裹裆、敛臀或叫护臀的技术规范,它就象用臀部把整个骨盆裹护起来,把小腹部承托起来。

这样,再配合上虚领顶劲、松腰落胯、曲膝圆裆,就能使尾闾的舵向作用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尾闾中正和立身中正,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背脊的弹性。

同时,敛臀也相对降低了身体的重心,有利于动作的平衡和蓄、化、引、拿,有助于专注一方,劲整力浑。

这个身法要领从局部来看,就是吊裆,或谓提肛、缩谷道,就是会阴处虚虚上提,适度收缩会阴底肌和肛门括约肌,以促进下盘的稳定。

陕西眉县一位跟随杨澄甫先生学过太极拳的老中医,曾总结了自己的两句练拳体会:一句真诀要牢记,坐提谷道是真丹。可见,敛臀的关键就在于提谷道、收尾闾。

七、命门撑

太极拳身法要领中十分重视和强调松腰,而松腰必然敛臀、收尾闾。

既要尾闾前托,又要命门后撑,这是松腰能否到位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没有命门后撑,松腰就不能松到位,腰以下部位的蓄劲就缺乏饱满,五弓之一的身体这张大弓就无法形成,更谈不上技击上的得机得势。

所以说命门后撑是行拳走架中松腰塌胯的一个重要环节。

百会顶与腰胯松是上下拉抻;尾闾前托与命门后撑是前后拉抻,二者一前一后,才能使小腹部位这个一身的重心所在始终保持稳定状态,也才能使脊柱竖直的力在躯干部位传导无阻,使身体自身之力与大地的反作用力毫无损失的传导出来,形成足够反弹力,全部施加给对方。

太极名师张义敬在《太极拳拳理传真》一书中谈到气沉丹田时说过:所谓气沉丹田,松腰塌胯,开裆沉气等等说法,都不过是在强调降低重心而又灵活安稳,在髋关节灵活之后,再加上腰部的旋转自如才可能化解对方的来力,安稳不败。

一般化劲功夫不好的人。大多是没有经过严格的塌胯训练,髋关节未能松柔灵活的结果。可见,要想做到立身中正,脊柱竖直,松腰塌胯,稳定重心,与尾闾前托相呼应的命门后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本要领。

综上所述,我认为太极拳的身法是一个带全局性的综合表现。

身体这些部位的要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不能顾此失彼,相互脱节,一定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太极拳说十要》中对身法的要求。

杨式太极拳40式如何发劲

杨式太极拳40式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内家拳术。功夫讲究内外兼修,用劲讲求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做到以心行气,以气催形。

劲分为明劲与暗劲,明劲形与外,暗劲形与内。太极拳的劲指的是暗劲(亦称内劲)。发劲时要内外合一,周身一气,将全身的力量发到出击点上,从而达到后发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

杨式太极拳40式不仅拳、肘、肩、脚、膝、梢节和主要关节能发劲,而且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

古拳谱中说:全身无处不弹簧。如太极拳中的、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八门劲中的劲,在发劲时肘、肩、膝、胯等主要关节都处于适度的放松、弯曲状态之中,因而全身上下蕴藏着弹性。

这种弹性在与对方相粘着点上就好比安上一只适度的弹簧,当对方向我进劲时,该弹簧便会被压而缩短并由此而产生外弹力;当对方来劲变小或后撤时,该弹簧又会随着压力的减退而项弹出去,并因此而减弱了外弹力。同理胸部、胯部均可产生反弹力。这就是太极拳的弹簧劲,也是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的道理。

从外形上看发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实质上只有尺劲与寸劲两种。尺劲与寸劲是指力量在对方身上起作用的时间而言。初学发劲或没有得到沉劲的只会发尺劲,习练久了懂得沉劲的才会发寸劲。

尺劲以后脚向前蹬为主要动力,节节贯串,由下而上,顺势涌出。

如与人交手发劲时,劲即起于脚主宰于腰形手达于梢,做到跟节起,中节随,梢节追,重心先偏后腿。发劲时右腿弓,左肢蹬,重心快速前移产生惯性,催动右手向前发劲。

只有意识指挥,内气贯通,才能在发劲的一瞬间汇聚全身的力量发到出击点上。尺劲由于力的作用时间长,能将对方掷出很远。

这在形式上与掷出石头、瓦片不同,但用力的方法很相似。优点是不会使对方受内伤。对功夫不深、腰胯不活的初学者可多用尺劲。

寸劲是快速的弹力,与压缩之弹簧忽然弹出原理相同。它是在与人交手发劲时在较短距离内一瞬间将全身力量发到出击点上。

由于时间短、速度快、内劲整,产生出极大的压力与震撼力,能入里透内,使对方造成内伤。因此,寸劲以不轻易发为宜。高手发劲时考虑到对方的耐受程度而不想超过份量,但一般较难做到。

对发劲的时机和部位决不可忽视。要顺依在客观条件的变化,因势利导,得机得势,将劲在适当的时机发在对方要紧的部位。

总之,太极拳的发劲有其内在的特定精义,必须细心揣摩、领会。日积月累,功到自成。

基本要领

分清虚实,圆转如意。虚实乃太极拳第一要义。要半不要偏(重心不超过两腿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虚腿与实腿负全身重量约三七开);要沉不要重,能沉方能稳;要轻不要浮,身体在方圆之内要轻灵而有着落。每举手投足则前后相寓,上下相寓,左右相寓。

手眼相随,含而不露。眼观八方,庄严而灵动,威武而不呆滞,做到神不外驰、意不外露,不到攻防的瞬间,目光决不外泄。忌惺忪无光,忌精光怒目。

上下对拉,八面支撑。躯干松拔、两臂松拔、两腿松拔,前行凸命门,后坐脚掌撑,小腿垂直立木,后腿曲蓄蹬劲。松拔对拉贯穿于全过程。

劲如抽丝,柔中求刚。抽丝劲和松沉劲是习练杨式太极拳追求的劲力。抽丝劲在于身体转动中的运化和平行的如抽丝般的吸引力,它的形成是意识和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练习时,要求身体沉稳、肢体柔软、意念深长、动作连贯,使力量绵绵不绝。

如何理解杨式太极拳40式的刚与柔

杨式太极拳40式的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

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

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

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

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

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放松的体认有以下几点:

1、放松是练好杨式太极拳40式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但不是目的。

2、放松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意念的放松,即排除一切杂念和紧张状态,集中精力练拳;二是肢体也要放松,即排除体内僵力。

3、放松是有意识地使全身关节、肌肉、整个骨豁松开、放展,使韧带拉长,忌僵硬。通过松开、放展,使全身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连接成一个整体,这一点一定要下工夫揣摩。

4、放松是使肢体放展、引长之后的一种沉重的感觉,是劲的内在感觉,不是局部,而是全身。

5、放松犹如高温熔解生铁,亦如高温熔解拙力(僵力)。铁水经过锤炼,可以转化为钢,拙力经过训练,可以由柔转化为劲即刚的形成。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

太极拳学习的初级阶段,动作要讲究缓慢,姿势要求柔软。柔软只是练太极拳的手段而已,不是终极目标。真正要练好太极拳,须配合静坐、站桩聚敛内气等桩功,功成后的内劲威力不言而喻。

太极拳的练习,也是一个去僵求柔的过程,要通过走架子来彻底化去人体长期养成的拙劲、蛮力。

例如人要拿起一个重物,就得用拙力,日久就养成了鼓劲拿重物和举重的习惯。鼓劲实际上是努劲,在太极拳术语中就叫拙劲。化掉拙劲,身体放松,动作慢、缓、柔,这样才能使全身放长产生弹簧劲,才能引动体内之真气,使内气鼓荡于周身。

杨式太极拳40式习练时讲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塌腰,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开胯屈膝;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如在站桩时,让意识通过相反方向的拉开,使身躯有放长的感觉。站桩时要顶劲虚领,松胯塌腰,使背部得以拔长。

沉肩坠肘、松腕,实际上是要求从肩与肘的放长,肘与腕的放长,使整个手臂得以放长。开胯屈膝是腿部的放长。

前臂、大臂、小腿和大腿是由骨骼组成的,没办法拉长,但连接它们的腕部、肘部、肩部、胯部、膝部等关节处都是筋连接的,通过有形的拳架动作套路,以一念代万念,达到心静如水,意气平和,放松的动作配合呼吸,意到气到,使身体产生拉长的感觉。随着动作姿势的规范化,引得丹田之气愈来愈足,这种拉长、发胀、发麻、发沉、如灌水银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这就是太极混圆劲的产生。

内劲是内气充足在外的表现,内劲不是拙劲,而是外似非常缓和、柔绵的拳势引得的内气散布于身体四肢的鼓荡。

因此古人把通过规范的拳架加上意念,配合呼吸,引得体内先天真气(丹田之气)在身体各部位鼓荡的过程,叫炼铁成钢的过程。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由此可以说,专气至柔只是一个练拳的过程,不是太极拳的终目的。

谈太极拳的刚与柔,实际上是谈太极拳的阴与阳。《太极拳论》的第一句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如把太极拳刚与柔的划分,用于技击理论和太极拳原理来总结,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

说明只有阴与阳相等,即五阴并五阳,刚与柔相济时,拳才合于太极,方可称太极拳。

在此之前,实属软拳或硬拳,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是经过练刚致柔,柔极生刚,刚极又生柔,刚柔呈半,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浑然太极境界。

太极拳在拳架的一招一势,一呼一吸,一开一合的动作中,都寓示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为其根,不可分为两半的自然规律。

里往外开者皆属阳,外往里收者皆属阴,故凡外击者为阳,内引者为阴。拳势内,外开者蓄而不发,内收者引而不击,而搏击之劲自然藏于引进之中。

惟其如此,故愈练而愈精密细巧。刚柔互运,虚实渗透,久练纯熟,无端绪之可寻,无迹象之可指,方为得太极之真谛。

太极拳每一势的定式,是柔到刚的终止点。从呼吸和发劲而言,此处一般都以音助外呼气,发劲;从动作形体而言,此处表现为六合状态;从速度而言,此处较快,属刚。

由上势转下势的过程,是转关折叠柔运的过程。从呼吸和发劲而言,此处一般都以吸气为主,蓄劲;从动作形态而言,此处表现得较柔、较慢,是开的过程。

从柔到刚、从刚复柔,在螺旋式缠丝运动的辅助下,手法上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叠;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在开合、收放时,要有收即是放和放即是收的意和劲,相连不断,往还无端。不只拳如此,其实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沿正余弦曲线呈波浪式涌动前进的。

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功夫反映在技击上,则完全是一种大将风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到五阴五阳的功夫时,人完全像一个皮球,只要你推得轻,它就回得轻,如果你拼命狠推,它的反击力就越大,你受的打击愈重。

长期的太极拳运动,引得内气鼓荡于四肢,柔极生刚所致。太极拳似水,水极柔又极刚。水可使山岳成平地,水可使高楼大厦成泥沙。

太极拳似风,春风拂面,但刚起来的暴风可以使一座城市刹那间成一堆废墟,也可使世间万物无影无踪。这就是柔中寓刚,柔极生阳之理。

杨式太极拳40式就像是一只卧虎,难在刚柔的准确把握上,它既不是软拳,也不是硬拳,难在刚柔相济的中和上。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只以太极之无名名之。

刚与柔是太极的阴与阳,刚与柔是太极拳的灵魂,刚与柔是太极拳的精髓。习练太极拳抓不住刚柔相济的特点,一切的一切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杨式太极拳40式的步与桩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指出: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 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十三枪)等是也。

由此看出,杨式太极拳40式讲究盘拳架,盘拳架即是练活桩。盘拳架是学练太极拳的基础,无论练基础架、功力架还是技击架,都要从一式一式中认真揣摩,而照行之。久练自能得到即有松沉劲,又有虚灵劲。

先说杨式太极拳40式的迈步。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

怎样才能练出猫行步?方法如下:出脚时,脚踝放松,先以大拇趾引领,与地面平行向前探出,随即脚跟着地,前脚掌略向上扬(不要过高),将前脚掌落平后,屈前腿蹬后腿,重心前移成弓步。注意,向前迈步时,体重要坐在支撑腿上,劲力从支撑腿向下松沉,迈出的脚自然被送出。

就好像翘翘板一样,一端向下,另一端自然向上,尾骨坐在脚跟上,以腰弓的弹性将脚送出。弓步完成时,弓腿以小腿与地面垂直为宜,膝盖前弓万万不可超过脚尖,感觉全脚掌与地面贴平,俗称涌泉穴与大 地接吻,脚上各个关节都要放松。

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仆,即失中正之势。澄甫先师之言不可不察。

再说上步。上步离不开碾步。什么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碾步?无外乎摆脚、扣脚,所不同的是要以脚跟为轴,脚掌轻贴地面碾转(或以脚掌为轴碾转脚跟),如同碾砣在碾盘上转动一样,杨式太极拳40式的碾步由此而得名。

上步之先,首先弓腿的重心一定要移动到脚跟上,此时前脚掌虚贴地面,然后再转体,通过胯,又通过膝带动脚掌轻贴地面的内扣或外摆。

碾步过程中切忌脚掌高高翘起,离开地面挪动。脚掌碾转到位后,重心前移,后脚跟一定要向上提起,前腿渐实,后腿渐虚,后腿收至支撑腿内侧,支撑腿坐实,转体将上步的腿迈出,这样才能走出轻柔灵活的猫步。

注意,所谓脚下走弧线,是在上步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的转动(俗称转腰)和腿的收回、迈出自然生成的,不可一味的不转腰只用脚蹚走弧线。

更重要的是,在碾步过程中,不可将体重全部沉落在前弓腿上。此时内劲要向上虚灵,左右虚实轻灵转换,实腿渐虚、虚腿渐实的完成上步过程。

完成拳式时要沉稳,运转过程中要轻灵,其中在碾步时又有一处的虚实变化,如此微妙的变化,非习拳多年静心感悟是难以体会到的。

如果此时体重全部落在弓腿上,在碾步时又不知虚灵, 久而久之膝关节自会受损,后果可想而知。

难度较大的是转体在180度以上的拳式,如揽雀尾接单鞭、抱虎归山接肘底看捶、扇通背接翻身撇身捶等,虽然是实腿碾转,但切不可将体重压在实腿的膝关节上,而是以实腿的脚跟为轴,脚掌轻贴地面碾转。

转体在180度以上的拳式,除了注意掌握碾转的方法,还要注意圆裆开胯,即后蹬腿不要挺直,应松开膝、胯关节,在转体过程中,后腿的膝关节不要内扣,以免形成尖裆。掌握正确的碾转方法,既可以做出漂亮的拳式,又可以避免运动伤害。

后撤步与前进步有异曲同工之妙。撤步时劲力从支撑腿向下松落,前腿自然向上抬起,经支撑脚内侧向后撤出,切忌带体重向后落步。脚掌先落地,脚跟内收,全脚掌落平,随即顺势转体,屈后腿蹬前腿,前脚随转体以脚跟为轴将脚尖碾正。后撤步时注意前脚向上抬起时,身势不要向上起。

举一反三,练习平行步的关键同样是全身松开,平行出步的腿要放松,支撑腿一侧的腰胯更要放松。和上步相同,劲力从支撑腿松落到脚底,平行出步的腿自然而然向上提起,向侧面迈出。

应避免支撑腿僵硬,用本力控制迈出腿。应该像一侧秤砣下沉,一侧重物提起。在练习平行步时,不要忘记落下的脚和提起的脚要五趾松开,脚跟、脚掌、脚趾轻柔过渡,不可起落像砸夯一样。

以上所说主要是脚。其根在脚,脚是人体的根基,脚也是肢体的梢节,前进、后退、左右转换均要靠脚来实现。练拳时,脚要平松落地,脚底涌泉穴与地面相贴,与大地融为一体。

迈步时要松开脚踝,以大拇趾引领方向,轻落脚跟,做到迈步如猫行。脚尖的下垂和上翘要适度,否则,影响步伐的灵活。

脚掌外摆、内扣的碾转要在腰的带动下,配合胯、膝关节的转动,完成腰―胯― 膝―脚节节贯穿的传导过程,才能做到松柔圆活,不可在腰没动的情况下,脚随意妄动。

杨澄甫先生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 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

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分清虚实犹为重要,不仅仅在一式完成时分出虚实,更要紧的是在运动过程中分出虚实。

要做到能自如控制迈出腿和收回腿过程中的每一个点,即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点都能够随时停住,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杨式太极拳40式桩步练习的正确方法。

再说分清虚实。讲到分虚实,如果只意识到人的体重在两腿上分布重量的多少是不够的。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不仅两腿分虚实、两手分虚实,还要上下分虚实、左右分虚实、前后分虚实、思想意识分出虚实。一边盘架子,一边用心体悟身体的每一分微妙变化,劲力的走向,攻防的转换。

有了正确的练拳方法,盘拳架的过程中还要务必做到相连不断。

一式之终点即下一式之起点。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照此常年练习,步中有桩,桩中有步,步桩合一,在步桩中练出真功,必将事半功倍,学有所成。愿天下有志者事竟成。

杨式太极拳以舒展大方、圆活连贯、柔和缓慢,似行云如流水的风格享誉世界。它的动作简洁、庄重、干练、曲中求直,极具艺术感的圆与曲线的动作轨迹,更引起世人青睐。那么,杨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是什么?如何演练才能达到佳效果?下面我将就两方面做简述。

杨式太极拳40式技术要点及科学健身训练

一、杨式太极拳40式动作要点

1、手型

掌:杨式太极拳40式掌型的要求为五指分开,自然舒展,掌心微内含,虎口自然撑圆,呈圆形:掌指的第一指关节要在同一平面,掌指富有弹性,也称之为自然掌。 掌的部位包括掌指、掌心、掌根、掌背、大鱼际、小鱼际。

拳:杨式太极拳40式握拳的要求是四指并拢卷曲,逐渐向掌心卷曲,拇指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拳面要平,称之为虚握。拳的部位包括拳眼、拳心、拳背、拳面、拳轮、拳峰。不同的动作所体现拳的部位不同,劲力点表现的部位也不相同。

勾:杨式太极拳40式勾手的要求是掌心内涵,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腕部呈自然弧形,称之为捏勾。勾的部位包括勾背、勾面、勾尖、勾心。虽然是屈腕握、捏勾,但腕部要自然,不可用力折腕。

2、步型

丁八步:杨式太极拳40式的弓步步型是典型的丁八步。简单的讲,丁步步型就是双脚的形状如丁形,双脚之间的夹角为90;八字步步型就是双脚的形状如"内八字或外八字形状,双脚之间的夹角为135左右。而杨式太极拳40式的步型则是一脚脚尖向前,是丁步的一半;另一脚的脚尖与向前的脚尖方向呈45的外八字状,又是外八字步的一部分,是丁不丁步,八不八步,双脚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在45,所以杨式太极拳40式的弓步步型称之为丁八步。

无论是哪种脚法的变化,都是以脚掌的局部为支撑点和受力点,都要首先确定脚的支撑受力点,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动作转化,确定重心的微微移动范畴,也就是虚实之间的微调。此时,转动脚一侧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处于自然放松、灵活的状态,在完成脚法的变化时就尤其显得轻松灵活。这样才能保证身体重心稳固和立身中正的目的。

二、杨式太极拳40式的科学健身训练

1、如何做到松腰松髋

杨式太极拳40式动作要领之一就是松腰松髋,这也是身体重心沉下来的根本。要想做到腰髋的松沉,首先要明白主力腿的膝关节是挺直,还是微屈。

譬如左弓步,左腿屈膝前弓,主力腿(右腿)蹬直,膝关节向正前方。既然是蹬直,既然是膝关节向前方,则此时右腿股骨与髋关节是顶髋、僵直状态,必然产生右膝关节挺直,右踝关节紧张的现象,因而出现向后突臀、向前俯身、左右歪髋的现象,不可能达到松沉的要求。

同样是左弓步,如果左腿屈膝前弓,主力腿(右腿)自然蹬直,膝关节微屈,膝关节不是向正前方,而是微外撑,与右脚尖在同45方向,符合杨式太极拳40式开裆圆胯的动作要领。

此时,右腿股骨与髋关节是和顺、自然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柔韧性和灵活性,避免了僵硬死板。这时,做到腰髋松沉就较为容易,身体重心就可轻松地沉下来。达到呼吸沉下来,重心稳下来,心态平和的效果。

2、杨式太极拳40式的呼吸方式

太极拳是有氧运动,它就更注重呼吸。通过呼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增强肺活量。

在武术运动中,一般采用的呼吸方式是口呼鼻吸。呼吸时,要求舌尖轻抵上牙龈,也就是接通任督二脉,这有利于气血的运行。

在运动中,结合动作的开合收放,进行相应的呼吸配合,这样可以增强运动效果,比如: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等等,这些都是前辈们的经验总结,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体会。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把这些前辈的经验总结,当成你开始练功时的过程,也就是不要过分地注意呼吸,不要过分地追求什么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如果过分地注意呼吸,反而会影响你动作的演练,影响动作力量的体现。

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应该是纯任自然的,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是在动作娴熟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出太极拳动作的刚柔力量的变化。

拳论中有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的说法,就是说打太极拳,如果过分地强调呼吸,则会造成气滞、动作僵硬,也就是心气上浮,横气添胸,耸肩、憋气,久而久之,有害健康。打拳要意到、气到、力到,首先是意念,用意识引导内气运行和肢体动作;然后,经过自己反复练功实践,慢慢体会,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达到呼吸和动作的有机结合。杨式太极拳40式也要求呼吸顺畅,不能憋气努劲。

3、杨式太极拳40式的外柔内刚

杨式太极拳40式的特点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绵里藏针,但并不是使练习太极拳的人后形成软塌无力的状态,而是要达到积柔成刚,如绵裹铁,刚柔相济。

那种认为太极拳纯柔无刚的观点是错误的。太极拳缓慢柔和的练习方法,是为了去除僵劲拙力,达到身体内外和谐,获得一种刚柔相济的太极劲。这种缓慢柔和的动作,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它实际是一种蓄劲。长期进行力量积蓄,达到积柔成刚,后在技击中爆发出来,其速度就不是缓慢了,而是迅捷无比。

没有这种周身放松,缓慢协调的训练,是不能产生巨大的爆发力的。比如杨式太极拳40式的大杆子练习,如果你没有一个放松柔和的动作,不能达到周身的协调,也就不能把力量运用到杆体上去。所以,杨式太极拳40式的动作柔和,并不意味着它是软塌无力的。柔和的运动,实际上是放松,是积蓄力量。同时,太极拳倒不利于正确地掌握太极拳的要领。

结语:通过以上对杨式太极拳40式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太极拳的魅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杨式太极拳40式的练习是有益于身心的,我们应该坚持练下去,通过杨式太极拳40式的练习,我们也可以使自己越练越年轻。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