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气功的起源发展 武术气功的作用有什么

来源:民福康健康

气功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名词,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项运动,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为经常练习,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所以受到很多老年人的青睐,而武术气功则是很多中青年人都会选择练习的,今天三九养生堂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武术气功。

目录

1、武术气功的起源发展 2、武术气功的作用有什么

3、武术气功应该怎么练 4、武术气功分类有哪些

5、武术气功之武术与气功的关系 6、练习武术气功时应注意什么

7、常练武术气功有什么好处 8、武术气功之心法要领

武术气功的起源发展

武术技击与气功养生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功。武术气功强调把神气集中到形上,加强形的功能;主张动静双修,内外兼顾。

武术气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当派、少林派、峨嵋派、昆仑派、南宫派等大的门派,包括轻功、硬气功以及点穴等内容。

现在流行的武术气功有以技击为主和以养生为主之别:以技击为主的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

以养生为主的有少林派功法易筋经的神勇余力、峨嵋庄法等。在历史上,武术气功的发展对否定宗教起过重要作用。

彭祖早在4000多年前就在彭城发明了彭祖气功健身法导引术。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士魁先生经多

气功鼻祖彭祖年考证、研究出这一结论后,《气功与科学》杂志(1986年第一期)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气功源远觅始祖》。

当早在部落氏族从游牧进入定居公耕时代起,彭城(徐州市)就有了气功健身活动,首开中国武术气功之先河。 彭祖发明气功导引术的时代,正是远古的夏商时期,气功导引术也正是中华武术形态的早雏形。

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的《刻意篇》,是迄今发现的早、完整的记载彭祖以导引行气开我国气功之始的文字资料。

庄子以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彭祖气功健身法。许多出土的浮雕、壁画、画像石刻等历史遗存也都记载了彭祖年代先民习练气功导引术的图像。

这就充分证明,武术与中华民族的古代哲学、军事学、教育学、医学、美学以及丰富多彩的健身术或相互关联,或渗透其间(《中国武术史》)。

彭祖创始的气功导引术,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中国古代健身术。

它把静功(呼吸运动)与动功(躯体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大彭氏国先民健身强体的有效体育活动。

我国台湾省学者陈鼓应先生为《刻意篇》作注释时就曾写道:(导引术)这是一种健身操,形容动作如熊吊颈,如鸟舒展。

这种健身操,正是中华武术的初形态。

几千年来,彭祖的导引功法对人们祛病延年、强身健体具有很大的功效。

后世的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武术功法和套路,都是由此演变发展而来的。

由此看来,彭祖的气功导引术,无可非议的是中国武术的雏形,是武术气功的奠基石。

彭祖气功导引术,作为古代有效的防身健身术,它正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源头。

气功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未见直接的文献资料,目前是根据几个间接文献的互相佐证推测的。

据中国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

《吕氏春秋古乐篇》就有用有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达之疾的记载。

《黄帝内经》也有用导引、按跷来治疗骨关节病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导引按跷。

1975年在青海乐都地区柳湾三坪台出土的马家窑时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是一个练气功站桩的人形,说明中华气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

一、殷周时期的气功萌芽

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创时历,应用干支纪日法,制造石器、骨器,进而是青铜器。农业生产较前发展,生活和文化较前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渐增进。

虽然天体运动与神话相伴,周天之说已见端倪,对身体各部分结构已有观察,对疾病的危害也已有所认识,并具有了一定的医药知识。这都为气功养生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传说殷时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得益于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中国人名大辞典》彭祖)又有一位容成公自称黄帝之师,见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精气者,发白复黑,齿坠更生。

(《云笈七签》)说明殷时已有气功导引养生法的存在。

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创编舞用以疏通经络,理气导滞,以防治郁滞不通之疾,这种舞已类似今天的健身气功。

二、先秦诸子与气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相继出现,形成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

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开始积极探索生命的生长壮老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卫生保健方法,导引、食气(服气)、吐纳、行气之术逐渐为人们所采用,为气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除了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外,也为探索气功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它把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守一法也出自该书,故《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很有影响。

守一的守是指意守,一是指意念集中为一。

所谓守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孔子提倡修身(健身),以守中类功法传世。所谓守中,即在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或脏腑,或自然景物之内,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处天和之中。

《庄子刻意》中的吹口句(xu音虚)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则说明了习练气功的目的只是为了健康长寿而已。

孟子提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练气功要重视道德修养的修身方法,这与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观念: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康的人才算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宋、尹则把老子的道和气统一起来,认为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遍流万物而不变(《心术》)。又进一步提出了精、气、神的概念,其气论对气功学的基础理论有很大影响。

动静结合的观点则首见于《吕氏春秋》,吕氏首先指出了静的重要性,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接着又指出了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由于静与动对人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好的方法是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吕氏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专以养生为务的神仙家,其中的突出代表有被后世广为传扬的王乔与赤松子,他们对气功的影响也很大,致使不少功法都冠以二者的名字。

《战国玉铭》又称《行气玉佩铭》、《行气玉铭》以及《行气铭》,据专家考证,这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一件反映气功历史的珍贵文物。

也是到迄今为止早且完整描述气功锻炼的实物,在这一中空但未透顶的十二面体玉制饰物上,刻有四十五个铭文,表明在战国时代气功功法确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战国至汉初成书的第一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奠定了古老气功的医学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从气功锻炼的角度来看,这正是古人对远古时期人们修炼气功境界的描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已有了三调的雏形。

《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是一种社会医学,它所奠基的气功学,古时称为黄老之学,恰好符合当代的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是气功锻炼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理。

《素问遗篇刺法论》更介绍了气功治疗慢性病的具体方法。

后世练功的入静、气贯丹田、舌抵上腭、叩齿吞津、玉液还丹等等,也都由此而来。

先秦时期,社会上已有从事气功研究的术士、方士。

气功养生术从休息以利于体力恢复的简单应用,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预防养生、祛病健身的导引气功。如楚国盛行导引行气,的方士就有羡门高豀 、上成郁林、公乐聚榖(宋玉《高唐赋》)。

姜亮夫先生说:燕齐以求仙方而延年为主,而楚南以养气而外生死为宗,故燕齐多方士,而楚南多隐逸而导引行气,始于楚南。(《屈原赋校注》)可见战国后期社会上气功养生术的普遍流行。

《素问》即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之论(《异法方宜论》)。

《管子》则谓故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此乃以稳定形神立法。

《荀子修身篇第二》提出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乘之以调和,提倡用中和法调节精神与形体。

功法已有动功、静功等不同,并且收载在诸子的著作里流传下来。

武术气功的作用有什么

内练一口气的武术气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世空。

气功门派虽多,但总的可分三大类:即医疗气功、内家气功、

武术气功,花三、五年时间练就这门功夫,既可为人治病,又能为己去疾,还可以与拳术一起运用于技击。

当然,主要是为了护卫自身不受侵袭,而非妄自伤人。

学习这类武术气功必须有恒心,耐艰苦,否则是不可能取得成果的。

武术气功是锻炼人体内的气与力在意志支配下自由上下来去,是一种气与力的内在运动。

它是旁人所看不见的,只能自己体会,因此必须自下决心,一旦练到量变到质变,即是功成之日。

1.练气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

人到中年脏器则开始衰老,人到老年脏器老化或发生病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受阻。

例如胆固醇高、血脂高、血液粘稠高度、血管粥样硬化等均可造成动脉硬化、血循环不畅等,这些都属于祖国医学中气滞血瘀的范围。

练气功可以降低人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可以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

2.练气功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

练气功到一定程度,口中津液增加,唾液中含多种免疫细胞,能增强人的免疫力。

经过科研检测发现,练气功组的人与不练气功的对照组的人相比,血液中各种免疫细胞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增强。

这些实验可以证明,人通过练气功能减少感冒、减少感染、减少老年疾病发生是有科学根据的。

3.练气功能活血化瘀

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经过科学实验观察练功者的甲皱微循环有所改善。

气功态比练功前人的甲皱微血管管袢增加而且管袢开放的数量增加,这表明练气功有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

人的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预防很多疾病,例如冠心病、脑血栓、脑供血不足等。

同时练气功也能改善已经形成瘀血的脏器的生理状态,例如心肌硬塞、脑血栓形成、早期肝硬化等等。

4.练气功能通经络排病气

不少练气功者都有过气冲病灶的反应,例如有头痛的患者,练功中气通经络时会感到病处有胀、跳等感觉。

等经络通时有人会明显感到一股暖流沿经络走向通过,从此头痛症消失了。

长期练功的没有疾病的人在用仪器(经络探测仪)测试时比不练气功者或有病的人经络要畅通的部分多,这说明练功可以使经络更畅通。

有病的人经络不畅通的部分多,通过练功可以逐步使经络一部分一部分地通开,这样人的病就会痊愈。

在人体经络逐渐畅通的同时也会放出一些病气。

如:从病位或与病位有关的经络循行部位会放出冷气、热气、麻气等。患者在放出病气的过程中,病情不断好转。

例如胃寒者胃脘冷痛,在做气功过程中或接受他人发功时有可能会从胃脘处放出冷气或从下肢放出冷气,过一段时间胃脘处暖了,胃也不痛了。

这说明气功可以帮助人排病气。例如发烧的人、有炎症的人、糖尿病消渴阶段的患者、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大都会放热气。

而肝气横逆的人、部分癌症患者会放麻气等。

通过练气功或他人放发外气都可以使人经络畅通,将体内病气排出,从而使内脏趋于阴阳平衡。这就是气功治病的过程。

武术气功应该怎么练

练气法,亦即吐纳法、呼吸法,有6个步骤。练功者需根据自己。

武术气功表演的身体强弱,体态阴阳来适当掌握练功进度。

(一)咽气法

张口吸气,卷舌,将口中气聚成团,如咽硬物,直入丹田。

(二)文吸法

在咽气后,闭口、舌抵上腭,以鼻渐渐吸气,轻轻悠悠送入丹田。

(三)武吸法

咽气后,口微开,闭齿,卷舌,以口吸气,然后轻轻悠悠将气沉入丹田。

(四)沉气法

与武吸法同时,以口吸气时足跟提起;沉气时借上身之沉劲使足跟着地,使气沉得更深。

(五)转睛法

此法又称瞳子功,双目左转50圈,右转50圈,左右横扫10次,上下直扫10次。

(六)吐气法

以舌抵齿,渐渐吐气,越慢越好。吐时略用力,收腹,将气吐尽。

以上6法可以同时练,也可分开练,不必强求一致。初练时若有不适,也可停几天再练。

练习中气不顺,可随意呼吸。求速硬练,易出偏差。若熟练后,必须一次练完,唯文吸法与武吸法可据身体强弱选练其中一法。

呼吸时,好配合动作,动作可自由选择。

吞吐功是武术气功中的基本功,是在练气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练习时采用武吸法,即用口吸气,吸气时勿用力;鼻呼气,呼气时用力。丹田气盛则气力足,气行在先,力随后到。

练习吞吐功必须与实物相接触,接触人体的哪一部分,一旦固定,即不改变。若是见异思迁,今天练掌,明天练头,是不会练出功夫的。

吞吐功是练任何功夫的基础,所以说它是个基本功。

武术气功中的特技,是指没有拳式、体操等连贯动作配合的单式功夫,是直接与实物接触的单一的敲打动作。

练时需沉肩,开胸,使下腹有力,静神宁思,心气力三者一致,专一于练功。

武术气功中特技颇多,这里介绍的是自卫的特技。

拍打功

(采用武吸法)拍打功是用自己的拳猛击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击时配合呼吸(即吞吐功)。

握拳,吸气,拳落身体时呼气,同时拳落点部位挺出迎击。这里主要是落拳、呼气、迎击三者同时完成,不能有迟早差误,参差不齐。

初练时不用猛力,力量逐渐增加,否则易被自己打伤。练习时,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严禁与旁人讲话以防误伤自己。

拍打部位:先击胸部,继而下降至左右肋、左右腰部。再拍打胸部正中、胃脘部、肚腹正中与左右两侧。

操功

(采用武吸法)操功也是拍打功,只是不用拳击,而是改用器具。器具可用长形沙袋、木棍、铁扫帚(用铁丝条扎成扫帚状)、木榔头或铁榔头,后改用利器。

在用器具拍打中,不能使自己内部脏腑、外部肌肉筋骨有任何伤痛。

因此,必须注意肌肉少、骨骼突出的部位以及脸面部要避开。这些部位无法鼓气迎击,所以要量力而行,切忌好胜。

运气法

这是与操功结合练习的方法,是在身体被击打时如何运气,鼓气迎击的功法。

首先,用帆布或数层粗布制成茶杯粗细、长约一尺半的口袋,内装黄沙、缝口,以备击打之用。

操功开始,先以咽气法吸一口气直送丹田,同时立即注意被击体表,不是用硬劲抵抗,而是提劲用意护卫,以不痛为宜。

注意问题

1、每个动作前都要吸一口气直入丹田,接着用沙袋轻微拍打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2、拍打时,思想、注意力要集中在被敲打部位,不能开小差,以免精神松懈,气血涣散而被击伤。

3、拍打程序必须从上到下,紧密地依次拍打。如果拍打过稀或跳跃,也不要缩回补打,否则会造成气血截断、阻流而不流通。

4、在拍打区域,意气跟着沙袋逐渐移动。不能贪省力,不能不用意气地随手乱打。

这种锻炼对大脑、心力的负担很重,它们要使指气血跟着沙袋的移动而抵抗沙袋的拍击;气血要在大脑、心力的指挥下移动,对自身进行护卫。

这种内在活动很难训练,只有日久功深,才能量变到质变,得到成功。

5、拍打步骤与人体部位,是先右后左,先上肢后躯干与下肢。

其次序如下

上肢部:右臂正面右臂反面右臂下侧面右臂上侧面。

前躯与下肢:右侧胸部自肩前起,经乳部,直下至大腿正面、脚背、脚趾。

抬右臂,自右肋下开始,向下至右腿外侧,经踝至脚外侧达脚趾。

自颈下始,经胸正中,过小腹转大腿内侧面,经踝至足尖。

背与下肢部:背部自肩开始,直下至大腿、小腿、足踝上止。

从脊背大椎穴始,沿胸椎直下至臀部止。

右半身拍打完毕,再拍打左半身,次序同上。

以手臂为例,在拍打前先把手臂分成5段,每段规定一个小区域作为打的范围。

这一范围是意、气、力集中的点,打时只能在这个点上,两者要相互配合正确,若是把意、气、力超越这范围。

而打则集中在范围内,在这范围外的肌肉会僵化,皮肉内的通道即会被堵塞,今后气息无法畅通,影响练功效果,还会引起疾病。

一条手臂分为五段,以肩臂为第一段,肘上为第二段,肘下为第三段,腕上为第四段,手背为第五段。

打时应根据排列次序,打完第一段,将意、气、力运向第二段再打,如此一段一段拍打,天天如此锻炼。

其次,从肩到手背、指尖用的是推挤压力,从指尖、手背到肩是用抽吸上提的劲力,两者所用的意、气、力不同。初练时不能掌握,久练后即能体会。

一旦熟练后,即可用实力推动气、力前进。运用实力在开始时要慢,要使劲,劲到气也到。

若全身都能如此,不论身体的任何部分都能做到这点,劲的运行也会由慢到快,这将是功成之日。

拍打后可能出现关节弹响、肌肉酸胀,这都是应有现象。

按摩功

此功也称调和功或散火功。凡练过武术气功之后,都必须做去火的按摩功,否则日久积火成疾,会出现耳聋、目糊,这是一般的通病。

尤其是在操功拍打练习时,发现抗击力不够的部位,应在该部位多做按摩功。

若儿童练武,应多给孩子做全身按摩功。按摩功重点施功部位是头顶、目、耳三处。

练气功日久,易出现郁积火毒、眼红、耳背、头部拧胀晕眩,而功后按摩可消除这些现象。除头顶、目、耳外,胸部、胃脘部、腰部都要作按摩散火功。

按摩不同于推拿。按摩只是摩擦皮肤,推拿是多种手法,以渗透力治病。

散步式

练武术气功,不论哪一种功法,练功后都不能立即坐下,必须摇摆走动,或练拳,或体操,或舞枪弄棒,做到彻底散气、散火、散郁。经过数年的拍打和操功锻炼,全身皮肉之间自然形成功夫,不再畏惧重打猛击。

同时可以在全身任何部位都做到气随意注,甚至有气包鼓起。

练武术气功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可自备几种药物,如胸廊胀痛服用木香顺气丸,练功中暴怒伤肝,服舒肝丸等。练功时要避风避湿,否则风寒湿由毛孔入体易致病患。

武术气功分类有哪些

动功,首先要分清用力与用劲的区别。用力又要分清柔软力与生硬力的区别。

力劲区别

用于外为力,称为外力;存于内为劲,称为内劲。

柔软生硬

柔能克刚用的是柔软力;硬打硬拼用的是生硬力;四两拨千斤用的是借力。

如何正确运用,要在练习时注意该用力时不用劲,该用劲的不用力,该用柔软力的不用生硬力。练习时不能马虎图省事,熟练后即能得心应手。

所谓以柔克刚和以软克硬,不是用全身放松的柔软动作或不用劲的拳术练出来的,而是一种内劲与柔软力到达登峰造极的程度转变来的。

力是通过锻炼产生的。不锻炼的人手无缚鸡之力。

锻炼的人双手有力。练武术气功的人,意、气、力同时集中于一点,被称为神力。

这一种力是在意识的指挥下,调动全身气血、精力,加之以呼吸的配合,使肌肉产生爆发力,聚集于一点击出或迎出而形成的。

这里所说的运功,是指内劲,柔力与神力,而非一般的拙力或单纯的运气。因此,在拍打、操功、运气的练习阶段就需要注意运功。

峨嵋派分类

气功概述

峨嵋派武术源远流长,与少林,武当同列为中国三大门派之一,在峨嵋派武术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气功内容。

从古至今,峨嵋武术都极讲究气功之配合。

拳谚讲:外要练砣子内要练桶子,砣子指拳头上的外家功夫,桶子指内功修养。

只有外功和内功都修炼,才能达到峨嵋武术中的神功,神功以气为本,以神为用,乃功夫中的上乘。

峨嵋武术峨嵋气功内容丰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历代蜀人还兼行医。

蜀中拳谚云:学武不学医,终是傻东西,将医道作为武术内容之一。这样就将中医理论(包括中医气功理论及养生法)融汇进峨嵋武术中,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峨嵋武术气功。

峨嵋武术内功通常分为南,填,静,气,柔,轻,禅七类。

南功

即神拳,以符篆咒语,焚香礼拜,观师默像等方式为诱导而出现自发动功峨嵋派会门武功讲究此道,形成独具特色的峨嵋派自发动功。

填功

或称桶子功,讲究以各种呼吸方式(吃气,咽气,吞气,喷气,运气,腔气等),配合安桶做架(即各种形体练功动作,拳套等)进行锻炼,内壮桶子,外强筋骨。

许多称为硬气功的皆属此类,如金钟罩铁布衫铁汉碑太子功金刚锤等。

静功

峨嵋派武术中的静功,除了静养调息吐纳外,主要是指以各种武术桩功内外兼练的武功形式。如弓箭桩含机桩骑马桩雀地龙桩金鸡独立桩梅花桩三角桩等。

比如练好骑马桩气沉丹田,吸气则全身蓄力,吐气则冲拳而出,反复练习,峨嵋武术各门派均很重视这种练气练力地静功,比如峨嵋每门武功,在练功时桩功要求甚高,要求内外合一,三尖相照,意形紧随。

气功

峨嵋派武术中地气功有两层含意

一是指参贯玄机,超脱生死地内气修养,以求临阵较技时神气自若,胆气不虚,相当于素质训练,心理训练之意。

二是指气功(内功)锻炼非常重要地峨嵋武术中地拳种流派。

如蜀中松溪内家拳,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气运为主,蛮力为下地练法,和太极八卦有相同之处。

又如峨嵋太极拳,同北方太极有区别,而讲究柔运,调气,凝神则同。

从一些峨嵋武术中衍化出许多气功导引方式,究其实质,不外峨嵋武术气功中地气功部分而已。

故蜀中拳谚云:快打拳是拳,慢打拳是功,即意谓武术快练狠打就是练拳慢练调气就是练气功。

柔功

即盘功,峨嵋武术狠讲究关节,肌肉,韧带之轻灵柔软,故练武时每将柔软性训练配合呼吸吐纳,形成峨嵋武术中的盘功,常见的有十大盘功,峨嵋盘功易筋经等。

因盘功宜自幼开始训练,大时则见效较难,故又成童子功。其训练范围包括头颈,肩,肘,腕,指,腰,臀,胯,踝,趾等各部关节及肌肉韧带。

必须说明:峨嵋柔功(盘功),并非单纯象体操之类的柔软性训练,而是严格配合吐纳调息的内功形式。

柔软若无骨,伸缩开合变化随心应手好像能透针眼,从大动至大静时呼吸平和,安详自然,状若木偶。

轻功

轻功在冷兵器时代有很高造诣,因为那时实战讲究飞檐走壁,疾走快跑,如纵步上房,飞步越崖,云腿跳涧等。

有的人然认为轻功狠玄妙,甚至怀疑究竟有无轻功实际存在,实为不妥。

酒时武人在这方面是要花大气力的,否则实战中会吃大亏。练成后,两人多高的墙壁可转眼之间越墙而过。

峨嵋武术中的轻功有千斤腿跳沙坑扶杆纵水上漂铁爪链百尺绳踩鸡蛋等名目。

常见的训练方法是戴铁瓦或者包沙包即在两腿上各缠上半斤到五尽重的铅瓦或沙袋,行走跳跃。

其次是纵沙坑,在一直径约三尺沙坑内身带铅瓦或沙袋,运气后向上纵跃,并逐渐加深沙坑。

此法说来容易,实则要坚持不懈则难。此外,峨嵋派轻功中有的还融合进符篆(甲马),经咒等运气调息形式。

禅功

亦称玄功,峨嵋禅功,通常指某些奇门绝技。如天罡掌指禅功点穴十八手五毒阴风掌剑仙等等,其中有的确属真实功夫,虽然少见确确实存在。

比如有位气功大师,专练硬耳朵功,能两耳用细麻绳悬一大水桶飞舞旋转,堪称一绝。

又如气功师郭信武的虾蟆功,以十指触地成俯卧撑状,运气后整个身子离地腾起如虾蟆跳跃,可连续跃数十次,常人难及。

这些玄功,都丰富了峨嵋派气功而使之绚丽多彩。

其一,按功法行功本质来分,不外两类,即导引法与吐纳法。

导引法是通过有意识的肢体运动配合呼吸、意念,引导体内气息能量的流通,典型的导引术像五禽戏、八段锦等等;吐纳法。

顾名思义,即是吐故纳新之法,指通过有意识地呼吸调控,完成体内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典型的吐纳术象六字诀、采气法等等。

其二,按身体姿态分为动功、静功等。

静功中又分立式桩功、坐式和卧式。

其三按功理指导思想的来源分为道家气功、释(佛)家气功、儒家气功、医家气功、武术气功(各类桩功、硬气功等)等等。

其中又有无数支脉,也有按地域而命名的。至于具体功法则包罗万象,不可胜数。

叩首,顾名思义就是磕头,有人问,磕头也是锻炼吗?那当然,磕头还是道家修身秘法之一呢!

学道本无门,叩首先有益。但是,咱们练的叩首不是头碰地,而是头叩手背,就像是我们趴在桌上打盹时将额头压在手背上的感觉。

也就是说,怕我们的额头直接磕在地板上会疼痛受伤,就用手垫着。这样额头撞在手背上,既不会因接触面太软而无效,也不会觉太硬而受伤。

然后按拜佛叩头的样子,以额头部分(鼻根至前发际线)撞击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异,本着由轻而重的原则。

抬头再叩时要有一个头后仰的动作,每15次为一小节。接着从鼻根到下巴轻轻撞揉手背,每反复10次为一小节,撞揉时面部始终与手背相贴进行(撞揉时频率要快,如震颤一般),两节为一组。

如此可使任督二脉在头部顺接,为打通小周天的第一步(高血压患者暂不可练此功)。

武术气功之武术与气功的关系

我国武术源远流长,早在周秦以前就普遍采用,到了晋代末期已经十分兴旺。

但是如说有历史记载,大约是北魏时。而早形成门派的当推少林宗祖菩提达摩。

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达摩宗师从梁国来到魏国,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潜心练功。

他受自然界变化的启发,由静致动,得到飞禽走兽腾飞跳跃的诱导,创立了技击之术。

以后,武术流派竞相发展,层出不穷。

仅少林武术就可分为河南少林、峨眉少林、武当少林、福建少林、广东少林五大派系。

其中,派下面还分家,如河南少林就有江家、孔家、俞家三大家。

再分,家下还分门,如小红门、云门、奇门。这是佛家武功。

道家武功也是门派众多。比如太极拳,创立者为武当山洞玄真人张三本祖师。

太极拳以内功为主,下也分若干门派,如太极、行意等等。

而各武术流派都在不断发展创新,如太极后有太极陈,太极陈之后又有近代杨露禅将太极进一步创新,发扬光大后被人称为太极杨。

而在创新方面有代表性的武林高手霍元甲,糅佛家、道家、杂家流派为一体,集少林、行意、太极、八卦之精华,将长拳、短拳相融相生,刚柔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迷踪拳。

真正的武功,必然得有气功的基础。

古人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现在一般人解释这功字为基本功。

说具体点,就是练力量,拉韧带,练敏捷等。其实,这功字应解释为气功。

武术的基本功是气功。武术的高境界也是气功。从武术的产生可看出两者的关系。

刚才说了达摩祖师面壁练功,由静致动创造少林武术,这就是他在练气功时进入气功状态后,自然不自然地模仿飞禽走兽的身姿,做出了一连串技击动作。

把这些动作记忆、整理出来,就成了武术的各种套路。

而气功又分上、中、下三乘功夫。硬气功多用于技击,如头撞石碑,睡卧钉床,手拧钢板,腰缠纲丝,脚蹋石桩。

这种神气外露的气功大概为一般功夫。有的气功师外形瘦弱至枯脊搞臂,但内脏坚实,精力充沛,刀剑不伤,可掌断牛颈,脚折大树.这可认为是中乘功夫。

真正上乘气功,也就是高级气功,不但可达到中下乘气功的境地,还可百米外击人于地,可延年益寿至数百岁。

可不吃不喝依然精神饱满力大无比,可救治衰残死而后生,可开启智慧达到一通百通的境界,甚至可以通过意念支配他人的言行。就是死,具有高级气功的人也与凡人死得不同。

佛家称之为涅檠坐化,道家称之为羽化登仙,儒家称之为超凡入圣。

人们称高僧老道等为佛主、祖师、活佛、真人、仙人、至人、圣人,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修炼气功达到了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境界,具有了超人的能力,人们便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崇拜,把他们神秘化了。

其实,只要肯下功夫,任何人都有可能具有这种能力,进入这种高功夫境界。

气功也分门派。如我国气功主要分三大门派:佛家气功、道家气功、儒家气功。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主要是佛道两大派剐了。

比如佛家气功,就讲有八万四千法门.而道家气功也有三千六百法门。

不过,万法归宗,以德为本。结合现在的精神文明建设讲,练功之人要有在公无私为人类做好事的思想,要吃苦耐劳清静无为,要光明磊落、尊老爱幼、说真话办正事、勇于改正缺点错误,对万事万物常存友爱之心。

从凡人琐事和追求名利地位的私欲中解脱出来,而且要为整个有生命的生物界保持生态平衡而尽力。

这样才能进入气功状态要求的忘我境界,使功力不断上升。如果你私心杂念多了,就必然干扰自己练功,功力就难于上升。

练习武术气功时应注意什么

①练功期间,要禁忌顾虑重重,三心二意和思想杂念太多。

要做好宣传解释,消除病人疑虑,切断各种杂念来源,尽快入静。

②练功时禁忌追求所谓八触和心随外景。

八触景象:冷、热、酸、麻、重、痛、动等。还有所谓入幻:感觉身体:忽高、忽低、增胖、变瘦、肢体消失、空中架运、炉火中烤。出现这些景象,不恐惧、不管它,任其自然消失。

③练功时禁忌穿紧身衣裤。

练功前要宽衣解带,除去义齿、手表、首饰、眼镜等物,以免练功影响入静和气血运行。室内空气流通,禁忌当风而坐(立),以免着凉添新病。

④ 练功者禁忌食肥甘、饮酒、吸烟。

营养丰富,但要清淡,大鱼大肉食用过多产风生痰,与练功不利,酒与浓茶对人有害,要戒掉。

⑤练功者禁忌房事过度。

练功治病要隔绝性生活100天,病愈后也要有节制。从古至今练功者都重视此点。并注意禁止久卧、久坐、久站、久行,要练养相兼,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⑥练功室内禁忌过热、过冷,对练功不利。

避开环天气,狂风大雨、雷电交加天气对练功有影响,要崭时停止练功。

气功练习后需要注意什么?

1、不要省略放松整理活动

实践表明,放松性的整理活动不仅可使运动者的大脑皮层兴奋性及较快的心跳、呼吸频率,通过适宜的放松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呼吸节律放松操等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

而且,还有助于恢复肌肉的疲劳感,减轻酸胀不适,并可避免运动健身后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眼花等不良现象。

2、不要骤降体温

运动时肌体表面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

倘若运动后立即走进冷气空调房间或在风口纳凉小憩,或图凉快用冷水冲头,均会使皮肤紧缩闭汗而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3、不要立即吃饭

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在它的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加强了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

同时,在运动时,全身血液亦进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内各器官的供应相对减少。

上述因素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它需在运动结束2030分钟后才能恢复。

如果急忙吃饭,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多种疾病。

4、不要贪吃冷饮

运动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随着大量水分的消耗,运动后总会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觉,然而此时人体消化系统仍处在抑制状态,功能低下。

若图一时凉快和解渴而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并诱发肠胃道疾病。

5、不要蹲坐休息

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时产生重力休克。

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调整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以利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

6、不要吸烟

运动后吸烟,吸入肺内的空气混入大量的烟雾,一方面除减少含氧量,不利还清氧债,难以消除肌体疲劳;

另一方面当人体吸入这样带雾空气,将影响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在运动后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

一、首先要搞清楚武术气功和养生气功的区别

气功其实分为武术气功和养生气功两种,练习这两种气功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练习武术气功可以强身健体,强健肌肉和抗击打,因此也可以说是硬气功,象站桩、内劲一指禅都属于武术气功范畴。

武术气功练习方法以呼吸为主,因此也可以说练的是后天之气。

练习养生气功可以延年益寿,但没有武术气功那强健体魄的功效,因此也可以说是内家功,象五禽戏、八段锦、养气功等,其典型功法是道家内丹功,道家认为练功有素以后可以疏通经络,祛病养生,长生久视。

练习方法以放松入静为主,因此也可以说练的是先天之炁。

常常有人不区分这两者的区别,教欲练气功养生祛病者学习武术气功,这是大谬也。

二、什么是先天之炁和后天之气?

后天之气就是呼吸之气,武术气功常常有闭气的方法,练习以后会在小腹部鼓起一个包,可以抗击拳击和器械的击打,且肌肉强健,手脚有劲,红光满面,其健身效果比体育运动更佳。

但因其练习的是呼吸之气,却不能对内脏有养生作用,相反会损伤内脏,因此其养生功效是没有的。

但练习养生气功却能滋养内脏和全身,因为其练习的是先天之炁,所谓先天之炁是一种不被现代科学所承认的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名词,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宇宙诞生之初就有炁,其初混沌如鸡子,后分为阴阳,阳炁轻而上升,阴炁浊而下降,于是有了宇宙和日月星辰。

还认为天人合一,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故人体内也有阴阳二炁,运行于经络之中。而我们练习气功就是要疏通经络,滋养内炁,炁足则能无病,阴阳调和则五脏六腑健康。

道家更认为可以练习内丹,模仿十月怀胎之象,可练习之纯阳之体,则可与天地同寿。

三、怎样练习养生气功

练习养生气功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放松入静,达到高度入静的状态,就能跟天地自然的先天之炁的运行规律同步,同步的频率越接近,则效果越好。

所以功法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放松入静,有些气功门派标榜自己是高级气功,练习以后就能如何如何,那是在诓骗不懂者,其实功法并不是主要的,因为无论你什么功法,练习方法无非是站、坐、卧,难道你叫人倒立着练^)^?

之所以人们练不好,不是功法的问题,而是你放松入静不下来,也许你的身体能放松,但是你的心静不下来,特别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你时时被名利所左右,你的心整天处于紧张状态,怎么可能静得下来?于是古代气功师们想出各种办法来帮助初学者。

比如结手印、数息、念咒、听音乐等等,让你暂时忘却烦恼而进入放松入静的气功状态。

只可惜方法虽多却功效甚低,就因为你的心还是放不下来,佛家云:放下心来,就是佛道。

可惜世人只晓神仙好,但是功名忘不了啊。四、科学练功不要迷信

气功也是一门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和那些封建迷信不同,有些人练功练成了佛道弟子,这是走向了宗教,虽然宗教界人士练功者甚多.

但是你如果不学习他们的练功经验,却学了些佛气,满嘴佛家语言,却对佛理一窍不通,那你是三不像了,既不是练功者,也不是佛教徒,这样的练功是走了岔路了。

还有些人由于不懂气功的科学原理,对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趋之若鹜,大谈什么附体、神通,还自认为正确,这样的练功会出偏的,所谓走火入魔里面的入魔就是此意。

须知气功是两刃剑,练得好可以养生祛病,但是练得不对会得精神病哦。

五、学习气功必须面授

好多人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好,因此在书上和网络上寻找各种资料自学,可是气功和其他学科不同,自学会走许多弯路,且很难学成,一是因为气功的原理尚未成型,还有各种不确定的东西,网络上各种说法不一,往往难以辨别;

二是气功要调心,调心之法是没有确定的,明师往往需要根据学功者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变通,不可能千遍一律的只用一种方法,所以自学者没有明师指导和调心,是很难学得成的。

所以说自学十年不如明师教导十天是有道理的,当然要明师指导而不是名师,光有名而不明道理的老师是伪师。

且气功之理是欲速则不达,只有耐心学习才能有成。

常练武术气功有什么好处

练功者自己有病,可以自己运功把气、力运到病灶部位,该处可能出现超过平时的酸痛,这是反应。若坚持运功治疗,病灶不久即能消失。

若用自己的武术气功为人治病,必须掌握距离、分寸,免得使病人难受,或得到相反的效果。

武术人体

人体生命学真是博大精深,气功学的基础理论还不完善,关于武术界的银枪刺喉、身卧刀叉、走刀山等等绝学,并没有从根本上来回答内在的实质性问题。

中西医的学术理论根本解释不清这种人体生命学的奇迹,还有现代科学家也未能够说明其人体气功学的物质理论。

但是,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中已经基本的将人体特异功能利用现代量子物理学进行了初的探研和阐述。

1、人体细胞组织之间的分子键

人体皮肤组织的细胞分子结构之间的成键结合力是比较容易断裂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人体细胞内部分子或原子键位的组合成因。

生物细胞中各种正和负价元素核外的外层电子,通过能量的激发跃迁从而构成成键所需的价电子及空轨道.

不论是所有分子的内部成键,还是分子之间,分子与原子之间,原子与原子间的成键结合,完全可以根据这种机理来进行粒子间的键位组合。

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细胞大化学分子式中其元素间的成键结合,主要是通过不同分子中的原子核外层价电子与其它原子核外层无电子空轨道的原子进行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组合键。

2、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组织

其物质原子的结构以及成键结合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正是由于物质原子的结构不同以及成键结合的因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成键结合特征,从而也就形成了外界作用于细胞分子之间的不同断键力。

上述两点证明了在不同物质的结构中其原子之间的键位组合形式以及物质的断键力是不相同的.

人体细胞组织包括

1、骨质细胞。

2、皮肤细胞。

3、毛发细胞。

4、筋络细胞。

5、肌肉细胞。

6、脏腑不同器官的组织细胞。

7、神经细胞。

8、角质细胞。

9、血管细胞。

10、脑组织细胞。

11、感官细胞。

13、骨髓以及其他血液等组织细胞。

在人体的细胞组织中,键位的结合力大的是骨质和角质细胞,其二是筋络细胞。

而在人体的细胞组织中还存在一种较特殊的基本元素,这种元素之间的键位常常处于活跃的状态,键的组和与断键是一种随机变量。

同时,人体细胞组织也可以在人体的意念过程中改变其键位结构的重组,不然的话,人体特异功能就永远的不会实现。

以前说过,改变人体细胞分子重新组键,是建立在细胞组织的电场强度方面。

人体意念力场可促使细胞电位场强度的改变,而正常的生物细胞电位又能够保持生物机体的常态活力。

气功养生和体育锻炼是调整人体细胞活动的常规功效。

也是保证细胞组织处于正常的生物电场状态,合理的饮食以及休息也是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这里所说的身体阴阳平衡是指中医学理论,而西医学则是表明人体物质粒子的电力场的变化。

人体细胞的大化学分子式是一种化学分子平衡的组织状态,任何一种元素的不正常变化,都会影响到细胞组织的整体健康功能。

这其中还包括组成细胞分子元素的吸收和排泄过程,在组成人体细胞中的一种元素被排泄出体外或缺少.

那么就会影响到组成人体细胞大化学分子式的正常电位。

此时,我们就要及时的补充人体缺少的这种元素,使细胞的大化学分子式的电位到达平衡状态。

在人体意念气功下的特异功能中,主要是用来改变局部细胞分子组织结构的瞬间键位重组。

而这种变化,应当体现在骨质与筋络之间。

下面我们来打个比喻

我们在外界的力场作用下和使用一种刀具,将人体的骨骼键位断开.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利用刀具来砍断骨头,此时,你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将骨头一劈两半。

你要将牛板筋剁断的话,那就要稍微的省了点力气,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筋络系统或板筋 如果要是剁肉的话就非常的省力了。

这只是俗话说,而用科学的理论来谈论的话,那就是用外力来强迫分离组成细胞的大化学分子式键位.

这也就是在外界力场的作用下将细胞的分子键强迫断开,因细胞的不同键位组合,所施加的断键力场也是不同的。

有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当你想剁开牛板筋时,你将会费很大的力气,用刀剁,又剁不开.

你就会用刀来反复的切和砍剁,才能将牛板筋扯断。

那么在人体强大的瞬间意念场下,及有可能会改变人体局部细胞分子结构的键位重组,构成一种新的细胞组织,类似于牛板筋一样。

不然的话,人体的特异功能就无从谈起。

还有就是,什么样的意念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细胞组织功能。

不碍的话,请大家一起来探讨人体特异功能的实质性因素,看一看,还有没有从别的渠道来研究人体的超自然现象。

疗法

武术气功疗法包括体育疗法,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

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武术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

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

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

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武术气功之心法要领

气功是自然存在的,是人类可以修练与掌握的一种特效或特异能量。气功,自古就是养生与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运用气可以把病逼出来. 体质虚弱锻炼法基本内容气功简介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

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气功是自然存在的,是人类可以修练与掌握的一种特效或特异能量。气功,自古就是养生与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古往今来,凡有上乘功夫的气功锻炼者,在练功的同时,都非常注意涵养德性、陶冶情操。

他们认为,练功与修德,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常言道: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古人说过;只知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练精、练气属于修命,练神属于修性、修德。性为阴,命为阳,只修阴,不修阳,即有牝鸡自卵,其雏不全之弊。

气功界还有这样的话:练功不修德,容易走火入魔。这又强调了练功不修德的弊病更甚于修德不练功。因此,对一个气功锻炼者来说,练功、修德二者不可偏废。

气功锻炼有素者由于阴阳调和、气血和畅、经络疏通、真气充盈,导致情绪稳定和精神愉悦。这种身心安泰的气功功能态有利于和睦家庭,也有利于净化社会风尚。

一个气功锻炼者要达到佳气功功能态,又必须以德为统帅,以德为指导。涵养德性、陶冶情操做得好不好,也会对练功发生深刻的影响。古人又有德为功母、以德培功之说,认为德是功之本,德是功之源。

基于这种认识,道教养生家强调未炼还丹先炼性,就是说在学练气功之先,应当炼性、炼神,涵养好本性。可见,修德并非与练功相脱离的劝善说教,它本身就应当是练功的重要内容。

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道德健康是人健康的重要标志。世界卫生组织近指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除了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外,还应包括道德健康。

延年益寿是气功锻炼的重要目的。历史上有大量事实表明仁者多寿,究其原因是乐天则寿。何谓乐天则寿?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身外虚空,不受外界刺激的干扰。身内虚通,精神内守,协调通达。做到了内外和调即形神和调,便能延年益寿。一个人要做到乐天,自然离不开涵养德性和陶冶情操。

德性、情操涵养陶冶得好,我们就会锻炼出较强的自控能力,善于排除自身和外界的各种干扰,保证自己时时处于佳气功功能态,不仅可达到延年益寿之效,而且还可能达到开发大智大慧的更高境界。

在今天,由于气功锻炼的内容包含更新身体素质和净化意识即涵养德性两个方面,因此,气功活动的健康发展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起着推动作用。

炼精、炼气,古人总结了许许多多神功妙法,今人也有不胜枚举的发明创造。法无优劣,契机者妙。人们尽可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功法来修炼。

至于如何炼神修德,一般人觉得这比较抽象,缺少具体方法。这里,我向气功爱好者们推荐一些炼神修德兼练功的方便法门。

中国有句名言:要正大光明。我是把正大光明这四个字既当作做人的准则,又当作练功的方法来对待的。

平时,想到这句话,便产生一种莫名的力量。气功主要是练心,它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方式来训练一个人的心功能单位。

包括大脑,和全身的神经,思维,意识活动的有关功能器官。

气功心法

《气功心法》也叫金光。

金光就是德光,其色如紫光晃亮,人若阴德有感,面现金光,眉现彩光,目现神光,发现毫光,色现祥光,其气外明而内彻,不独增寿,当荫子孙远福。

摘录自《曹彬戒杀变相》。

注:陈搏即是陈希夷先生。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选自《太上感应篇》。

顺道要一提的是,以玄学上来说,每人命运的好坏,都是由前生有多少福份来决定的。灵体由入胎后,便自动跟据柯打(出货单)按预定的时间出生,而出生的年月日时(八字)是吉是凶,祸福的分布,命格的贵贱贫富,必须要配合福份的数量。

当然,除了先天带来的福份外,也可以在后天(出生后)行善,增加新的福份,来改变既定的生命轨迹。

这是因为福力加大则旺气升高,自身的能量磁场加强了,便和外界的吉利旺气或旺人相互加强了聚合力,这便是物以类聚的原理,而抵抗负面能量(衰气衰运)的力量也会自然的加强了,这便是积福改运的原理。

所以若真要改运,首要消孽积福!若是孽债缠身,灾病意外必如磁吸铁那样,四方八面汹涌而至!(俗语说头头碰着黑)但若是债还了,孽消了。

则灾亦自然消,病自然除,祸自然灭!同样的道理,福积多了,也自然可享福,事事如心,好事也如影随形而来!

选自《在劫能逃》常垂手居士述。

雁荡山曾有位高寿的法师说过:一个人做了好事,身上留下一点红光,倘做了坏事,则留下一个黑点。有特异功能的人往往发现,一个人有牢狱之灾,身上会有黑的凶恶之气;多灾多难的人则有灰气;得道高僧往往是红光满面,金光照体。

《气功心法》孔宪德著。

众生心力的光很是微弱,不容易消灭黑暗的业力;现在和佛菩萨光明无量的心光接触,就能增强我们心力的光,足以消灭我们黑暗的业力。

然而还须看各人归向佛菩萨的心力强弱程度怎样,而决定其减轻苦报的分数。譬如五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烛光的光明;五十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十烛光的光明。

因为光度强弱不同,黑暗的减退也就随之有异。所谓心光,本来是人人都有的,只因各人被业力所蒙蔽的程度有差别,所以所显现的就各不相同了。

摘自《可许则许》陈海量居士。

贺国章先生说:「有一位黄桐生君,他的眼能够看见鬼神,并且能够辨别人的气色。据他说,头上有白光的,这个人必定是佛教徒。

尊贵的人有紫色的光,财富的人有红色的光,生病和失意落魄的人,他们头上的光是灰色的。普通的人则是蔚蓝色的。头上的光现出黑气的,这个人病人或业重之人。

心光虽然是常人所不能见到,然而是可以实验的。冯宝瑛居士说:「我们可以拿布施的事做试验。假使真心为人而布施,没有利己念头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有一特别愉快的景象,这就是光明发越的表征啊!」专心念佛,也容易得到愉快的景象。

融空居士说:「静寂地念佛稍久一些时候,就能觉得头部热蒸蒸的,四肢百骸融融地。这就是心光透露的证验。

因着发光而生热,这是物理学的定理。」《华严经》里也说:「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照触;邪信劣解凡愚人,无有能见此光明。」

当我二十九岁的时候,和我的妻远信住在赤城山。这时远信是二十五岁。在某一日的早晨,她下山去,行走在田野间的当儿,沿路专心在念佛。这时太阳刚上山,晨曦遍地,她偶然看看她自己的影子;

发现顶上有一圈圆形的光,周围和肩相齐,其大小约有直径二尺光景。它发出灿烂的光辉,有不可形容的美妙,和佛像背上的圆光相似。

她心里觉得奇怪,还是继续地一面走一面念佛,并且时时看她的影子;这个圆光依旧焕发着,她稽首这是念佛所得的现象。

于是,她试试看,停止念佛而念世间的杂事,同时再看看影子,圆光就没有了。摘自《可许则许》陈海量居士着

积德变相论

如果多积功德,树立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志向,则必然精神焕发,光彩射人,清秀可爱,而主大贵。眼睛虽然天生凤目,黑白分明,若不行善事,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树立高远的志向,则必使先天所禀之气消失,而变为昏浊枯暗,一生无成,若眼变鱼目,则为速死之兆。

传说宋代尹洙面相是头无脑骨(顶骨凹陷),日无守晴(眼睛无神),鼻陷山根年寿,齿露牙根(牙垠),显示一生贫贱则短命。

一个名叫蔡襄的相士因之奉劝尹洙多做功德事。尹洙依言周济了很多灾民。忽然有一夜浑身发抖,顶骨凸起,双目神发,山根年寿隆起,牙根掩藏,而终至长寿,并获高官厚禄。

摘录自《人相学》费秉勋著*:按照经论记载,尤其在《俱舍论》中教证的意义,如有三人一起造了杀人的恶业,这三人都得到同等的杀人业果;

或如有三人一起建造一座佛塔,每人后都得到建造一座佛塔的功德;如参加千亿大念诵共修活动的每个同修,都可获得念诵千亿圣号的殊胜功德(须具备真诚心);

此功德之巨大,我等凭个人的力量需多少世中才能完成!凭借参加此念诵活动之巨大功德,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无量劫以来难以记述的业障,增长无量善根和福慧,积累成就往生西方净土的丰厚资粮。

法不孤起,仗缘乃生。此举关系苍生利益甚大,又非少数人所能完成。故在此伏望诸方长老大德善男信女,见者闻者,皆发菩提心,共襄胜举,并广为转告师友亲朋,随喜报名。

这里介绍两种念诵法

「口念耳闻」唇动、齿动、舌动、喉出微声、耳能闻,即嘴巴在动的时候,专心用耳朵听声音,因为若不听声音,就很容易打妄想。

念时念得太大声会伤气,因为气一直放出去,所以嘴巴在念时,气要含在嘴巴里面,不要一直往外吐出去,要让气回流入喉头灌到丹田,这才是正确方法。

若行者修完法会觉得很累,是念咒时,把气一直吐出去所造成。正确方法是吸一口气後,把气含在嘴巴,不要主动的把气吐出去,念咒时,让气在嘴巴里面,咕噜、咕噜返回喉咙而到丹田,让气上下贯通;这样越专心念咒,气越旺。

1、蹲星伏虎

① 面南背北直身站立,两腿横开与肩同宽,两脚平直,脚尖稍里扣,双手下垂于两大腿外侧,掌心相对,掌指朝下,下颏微收,百会上顶,扬眉怒目,眼视正前方。气沉丹田,精神饱满。按顺呼吸法,鼻吸鼻呼。意念集中于脐下丹田处;

②按上式站立1分钟之后,双手由两大腿外侧向前缓慢提起与肩同高,掌心相对,掌指朝前。随后两膝慢慢屈曲下蹲,桩的高矮可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与此同时,两手平行下落至于双乳平齐,两小臂相平行,间距2尺许,肘尖向后,肘尖与肋下相距约两拳左右,手指自然伸直张开,掌心相照,掌指朝前,身躯正直,臀部内敛,重心落于两脚足心涌泉穴连线之中点上。

全身肌肉,关节放松,呼吸柔和自然,不须要意守);

③按上述方法练功15~~60分钟后,两膝慢慢站直,双手回收垂直贴放于两腿内侧,约1分钟后,两手掌互相搓擦至热,以掌轻轻揩擦颜面部20余次。

练习本式时,可以随意言谈,也可以看电影、电视或听音乐。呼吸柔和自然,不顺任何意守。练功从每次5分钟开始,以后每周增加5分钟的练功时间。

初时感觉双腿及双臂酸胀、困乏,继之两腿还会出现颤抖现象,此时可以调高桩式休息片刻再进行练习。

如能坚持练至每次站桩15分钟以上者,于每次练功时,即可感到腹部首先发热,须臾延至腰背、胸、头面、双手,后双腿及双足赤渐次发热,双手与双足有明显的麻、酸、胀、热的感觉。

坚持站桩至60天以上时,于每次站桩时即感觉体内的内气下注两腿达双足涌泉穴,又由脚心返行至丹田,再向下行经会阴穴,过尾闾,沿督脉经头顶百会穴,再下行过承浆至腹中穴,又分为两股热流过液下沿手臂内侧注入双掌心劳宫穴,并直透十指尖过手背返回降至丹田处。

如此反复练习,直至每次站桩内气注入双掌即出现掌心发热,十指有强热的触电感觉时,便可开始练习下式。

2、力按千斤

① 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两脚平直,双足尖稍里扣,颈项竖直,百会上顶,沉肩松胯,下颏微收,口微闭,舌尖紧舐上腭,双目凝视正前方。两手下垂分别置于两大腿外侧,肘关节微曲,双掌稍微外撑,掌心向下,十指朝前。采用逆式呼吸,意念轻守丹田。

②以鼻吸气,并收提肛门及睾丸;然后,以鼻呼气,意领丹田内气上升至分膻中穴,并分作两股经两腋下沿手臂内侧向双手掌心贯气,同时放松肛门和睾丸。十趾抓地,双手掌用暗劲下按,十指上翘,全身之气力集中于双手掌。吸气时,全身肌肉放松(除收缩睾丸及肛门外)意念内气从手臂外侧上升至头部返归丹田。此式共做49次。

3、猛虎推山

接上式,按逆式呼吸静立调息1分钟后,吸气,双手同时向后、向上划弧至两肩前,十指向上,掌心向前,同时,收提肛门和睾丸,然后呼气,十趾猛抓地,全身之气力集中在双手上,双掌如推千斤重物向前缓慢推出,意念内气从双掌心及十指尖奔泻而出,呼气时全身紧张,松肛,松睾丸。吸气时双手回收并向右、向上划弧转圈于肩前,呼气时双掌推出。如此反复共做49次。

4、凤凰展翅

接上式,采用逆式呼吸,鼻呼鼻吸。吸气时双手小臂分别向左右两侧抬起。肘尖向下,沉肩挺胸,双掌高与肩平齐,掌心分向左右,手掌稍下坠,腕关节向背侧凸起,同时收提肛门及睾丸,然后十趾抓地,双手如推千斤重物用力向外推去,意念内气从丹田上升至膻中穴,再分向两肩腋下沿手臂内侧向十指及掌心奔泻。呼气时全身放松,松肛、松睾丸,双手收回如原来姿势,意领内气从手臂外侧上升过头部返回丹田。共做49次。

5、海底捞沙

接上式,采用顺式呼吸,鼻呼鼻吸。吸气时双臂下垂置于腹前,肘关节略外撑,双手握拳,拳面相对,拳心向下,意守丹田。呼气时,慢慢弯腰,双拳变掌,掌心向下,掌指相对,随身体向下按压,同时放松肛门,睾丸,至双掌心触地时,气刚好呼尽,意念内气全部贯注入双掌,然后双掌变拳,如持千斤重物缓慢上提,上身徐徐直腰,同时吸气,提肛,手睾丸,意念内气从双掌返回丹田。共做49次。

6、攀星拿月

接上式,采用逆呼吸法,鼻呼鼻吸,吸气时双掌如托千斤重物缓缓上举过头,掌指朝后,掌心向上,目视双掌,意念内气全部上注双手,同时,十趾抓地,收提肛门及睾丸。于吸气末时,喉头配合吸气动作吞入一口气,然后闭气,双掌变拳,双拳攒紧如拉扯千斤重物徐徐下拉至双侧肩前。呼气时全身放松,松肛,松睾丸双拳,意领内气回归丹田。如此反复做49次。

7、铁牛耕地

① 双手平行撑地,掌心向下触及地面,双手间与肩同宽,两手臂伸直,双脚拼拢伸直,以脚趾尖着地,腰胯尽量向方弓挫,臀部凸起,腹部内收。采用顺呼吸法,鼻呼鼻吸,精神内敛,注意力集中于双手掌心劳宫穴上。

②均匀深长的吸入一口气,于吸气末时,以喉头配合吸气动作吞入一口气,并以意导气慢慢下沉至丹田,然后闭气,双手肘关节屈曲,全身向前,向下探,以头部接近地面而又未触及地面为宜,随之双足后蹬助力,同时身体塌腰并继续向前,向下依次以胸、腹、胯等部位略近地面一滑而过。

在身体下探运动的同时,以鼻腔均匀地喷气,收提肛门及睾丸,平以意导引内气从下丹田上升至中丹田经双腋下,沿双手臂内侧向下贯注输入双手掌心劳宫穴。

③吸气,同时头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部向后弓挫,臀部凸起,全身赤随之后挫,恢复原来姿势,松肛,松睾丸,并意念内气从手臂外侧返回丹田。如此前探后挫,循环往复,力尽为止。在练习当中,注意动作要与呼吸紧密配合,不要太慢或太快,动作须连贯协调,中间不可停顿。 初习此式十余次时,即觉力疲气涌,头胀腰酸。

但行之即久,次数可逐日增加,至每次行功百余次而力不乏气不涌时,再将双脚位置逐渐垫高,又逾百余次后,方以10公斤的石块置于背上缚固,如法行动,俟背上石块增至50公斤仍可行功逾越50次以上方止。

8、神气掌

将蜡烛一支点燃,置于桌上立稳,练功者马步站立与蜡烛相距1米远,头颈正直,双手抱拳于两腰际上。双目平视蜡烛,接逆式呼吸,以鼻吸气,收提肛门及睾丸,然后将右拳变掌,向前直立掌推出,同时以鼻喷气,以意导引丹田内气上升膻中穴经腋下,沿手臂内侧下注右掌心,并从右掌心劳宫穴穿透而出,同时放松肛门及睾丸。吸气时,手臂回收,以意领气从手臂外侧上升头部返归丹田。

练至右手发酸,发胀时,则换以左掌如法习之。待到一举手发掌即可将桌上点燃之蜡烛击灭之后,在距蜡烛2米击掌,又俟能将蜡烛灯击灭后,再距蜡烛灯3米、4米、5米处发掌几击灯,如在距灯5米外仍可将蜡烛灯击灭,则大力金刚掌之内气神力初其,即可操练下式。

结语:本文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武术气功方面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经常进行气功练习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达到养生的目的,使得身体变得更加强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