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技巧 太极拳内劲内气的修炼方法

来源:民福康健康

练习太极拳的方法有很多,正确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更加有效使我们掌握太极拳的技巧更加迅速。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极拳内劲内气的修炼方法是怎么样的吧!

太极拳内劲内气的修炼方法

内劲

内劲这一名词,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南拳等等所使用的术语,如果将其结合腹式深呼吸的拳种称作内功拳,结合胸式呼吸的拳种称作外功拳。

太极拳的内劲,是用意识指导动作,放松肌肉,动作螺旋式地划弧转圈,反复绞转,松紧交替的锻炼方法形成的。

该放松的肌肉、关节,都要充分放松;该用力的肌肉、关节,都要充分用力(用力的肌肉、关节,仍须有放松的意念贯注其中,使实不死煞,叫做实中有虚)。

在刚开始的修炼内劲的时候速度一定要放慢,要将全身的动作姿势,逐渐练得正确、细密,让动作达到随心所欲为止。

锻炼步骤上,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即《太极拳论》所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练习日久,外形上全身柔和、轻灵、圆活,体内和手臂有一股浑厚沉重的力量,变换极为迅速、灵活,可以随意转换和集中到某一点。

就是说人体内能量的流动能听从意识的指挥。

这种力量的特点是

柔中寓刚,刚中有柔,似柔非柔,似刚非刚,它像水银那样沉甸甸的,流动又极为快速。太极拳爱好者把它称作内劲。武禹襄说这种内劲的作用,能够运劲似百炼钢,何坚不摧!功夫下的越深,内劲的质量越高。

内气

内气,或叫做中气。凡是认真锻炼太极拳,符合要领,动作圆转、轻灵、自然的,练到一定程度,能逐渐产生内气潜转或中气贯足的内体感觉。

首先出现的是腹内咕咕作声(日久后不做声),气沉丹田(丹田在脐下小腹部分)逐渐沉得充分,腹中有充实圆满(不是饱满膨胀)的感觉;还会出现手指尖麻、胀、针刺的感觉,手臂有膨胀沉重的感觉,以至有气遍身躯的感觉。

这种气流的感觉,不是鼻中呼吸之气,却和呼吸之气相应。如果腹式深呼吸还未练到深细程度,动作与呼吸不够协调,体内气流现象是不会出现的。

练法上首先以外引内,然后由内及外,等到熟极而流,就能内外合一,一动内外俱动。即先从端正练拳姿势入手,身正体松,心静用意(训练神经系统),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内层指挥调节的机能,和对内脏器官和血管管制调节的机能,使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听命于神经系统的指挥,完成细致、协调的运动锻炼。

要达到整体性的意动形随,必须以头的虚领顶劲领导全身,在身腰灵活的带动下,使手足活动上下相随,动作自动化,而又发动于命门(在脊柱中,前对脐),又以放松不用力,动作比较均匀、缓慢为原油是,由此练去,可以得到内气的感觉。

气流现象出现于肌膜和脉管间之后,功夫再深一层,气流现象还可出现于骨髓管内,会觉得脊柱与四肢的骨骼里有一线相通的颤动。这就是《太极拳论》中说的敛入脊骨的内体感觉。

太极拳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之所注,气即至焉,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久练成功,能够增强身体的抗击力和加大攻击性的爆发力。

说太极拳的内气是神秘的、不科学的,固然是武断,但要证明内气是生理的现象,是科学的,除了实践有得之外,还需实践有得的太极拳爱好者与中西医结合做深入的感觉。

太极拳技击的方法

1.震封引击法

和人推手时,将其两手封闭于两肘处或右手抽左手按,或左手抽右手按,彼必站立不稳,顺其偏斜方向而击发之,彼必跌出。

2.迎门套

与人手相接触时,即以沉劲压量之,人手必上挑,趁其挑势引之,使其上体靠近我身,我以前迎面一靠,彼即跌出。

结语:通过阅读上文相信大家对于太极拳内劲内气的修炼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将太极拳内劲,内气修炼好,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千万不要超之过急,否则是无法将其修炼好的。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