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养生 太极小功法助你强身又长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长期练习能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通过练习太极拳能提高免疫力,下面我们学习一下太极养生。
太极小功法助你强身又长寿
练习太极拳前首先要了解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太极拳,二是了解自己。练习太极拳的作用是调节气血、激发人体潜能,其功动中求静,以柔克刚。
也就是说,练这种拳,第一位的是强身健体,其次才是防身自卫。健身是本,防身是末。为健身者可练,为防身者也可练。
太极拳什么人都能练,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练好。至少有四种人不宜练,一是好动不好静的人,二是争强好胜的人,三是私欲心强的人,四是善于巧取方便的人。
以上四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心不安。心不安是练太极拳致命的弱点,即使练拳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当然,如果心性能改,能通晓拳理拳法,那是再好不过了。
练太极拳还要明白太极拳在强身和攻防中的作用。一般人都知道,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有益于身体健康。
但练太极拳对人体的作用远非如此而已,它要舒展的不仅仅是筋骨,而是人身的司令部和嫡系部队,那人的心胸和气血。
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会非常有效地调整身体机能的平衡,从根本上强化各器官的功能,增强免疫力,在身体的深层完成减耗增益,促使年轻者永葆青春,年老者延年益寿。
太极拳具有攻防的作用,多数练拳的人都喜欢研究招术,研究劲路,这些都是可以研究的,到那时不能太执着,中国的拳术数不胜数,各有各的路数,终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强化的应变能力。
高境界就是使应变能力达到神化的程度。招法仅仅是就强者对弱者而言、老师对学生而言,若是两强相遇,什么招法都派不上用场,成败都在瞬间的应变。
如果承认这一道理,我就敢说,太极拳是锻炼人的应变能力的优秀的拳种,它走的是一条捷径。因为它的每一项要求都是从人的精气神入手,调动的是潜能,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应变能力。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真功夫,真功夫的作用在逻辑上通常是不好解释的。
练太极拳还得要了解太极拳的特点及与其他拳种的异同。一般人都认为,太极拳的特点就是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太极拳要解决的和其他拳种一样,都是一个速度问题,只是在练法不同而已。不讲究速度的拳种注定是要挨打的。
只不过,太极拳讲究的速度比其他拳种巧妙得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接手时要求后发先至,一是在粘黏连随中有触而发。
前一种情况,尽管出手在后,效果必须抡在前面;后一种情况,速度快在距离等于零上。这种要求是很高的,没有意在人先的功夫,没有触而有感、感而能发的功夫,这两个要求都难以达到。
这些功夫都来之于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的要领很多,但基本的只有三项,那就是心静、体松、周身协调。可以说,这就是太极拳的基本功,既是健身的精髓,又是防身的根基。吃透要领,怎样练太极拳就显而易知了。
首先要解决心静的问题;练拳之前必须先静身心,既要放下昨天的所作所为,又要推开今天的种种负担,还要不理会明天的阳光风雨,把心收在当下,站住身,定住神。能做到这一步,可谓练拳有门。其实,平心静气这一要领不仅在练拳前要做到,而且贯穿到练拳的整个过程,进而还要待续到练拳之后的日常生活中去。只要心静,气自顺,神自安。
其次是要做到体松。练拳时,不管是练套路还是推手,身体的肌肉,关节都要松下来,只有松下来周身才会在运动中气血畅通。松者,沉也。此沉又含气沉和意沉。
气沉贯全身,意沉通关节。做任何一个动作,不管是横行、斜行还是上行,都要有松沉意。松静是没有止境的,随着功夫的不同,对松静的感觉和体认不一样,一分功夫一分松静,功夫的深浅决定于松静的程度。
第三是要周身协调,动静自然。从攻防角度讲,前两个要领是手段,第三个要领是目的。松也好,静也好,练拳推手,都是为了周身协调。上触下知,左触右知,一触周身都知,无突兀,无缺陷,碰到哪里都有弹性反应。
这要分两个层次,一是走拳架时做到周身协调,二是与外力接手时仍旧周身协调。不管外力来势如何,我都保持顺势。这要靠一个活字,活中求稳,稳中求顺。
多数拳种都讲究下盘稳,脚下生根,太极拳也不例外,但它更讲究劲路的活。因为它是以小力胜大力,如过于求脚下生根,难免落于较力,只有活起来才处处显现生机。
太极拳前辈曾说:一动无有不动。就是说,一个很微小的动作,都是周身运动的结果。这句话说得很有分量。实践证明,只有练到这种程度,才算周身协调。
达到纯熟,就会应变灵活,或化或发都出整劲。练时由动得静,用时由静极生动,或动或静皆出自然。
练太极拳能活血化瘀
一、通过太极拳的舒筋活血效果促进气血畅通,改善身体各项不良反应
太极拳的拳法动作辗转环绕,强调头部、肩颈、腰胯和四肢的配合,长期习练可以使颈椎处于活动状态,不仅使颈椎、颈部筋膜和韧带逐渐恢复弹性,还可舒经活血,促进气血畅通。
太极拳的松强调身心都得到放松,如此神经也不紧张,脖子也不僵硬,转动灵活。气血运行良好,可提升全身的动作反应,改善手臂酸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等颈椎病带来的不良反应。
我是个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每天下班肩膀都是疼痛难忍,严重的时候忍不住掉眼泪,后来结识到太极拳,我在上班的时候就会抽点时间练习几分钟,一个礼拜便有了好转。
太极拳集习武养生于一体,经常习练太极拳,不仅可缓解因颈椎病而酸痛、头晕的症状,也能辅助治疗颈椎病,恢复健康。
二、通过太极拳的身法练习来放松颈部肌肉,锻炼颈部筋膜和软组织
颈部的慢性劳损主要是由于颈部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得不到足够的活动,常规的治疗方式如理疗、按摩牵引属于被动治疗的方式,仅对脊柱的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习练太极拳是一种主动疗法,其身法要求虚灵顶劲,可以让头颅不偏不倚,仿佛悬空,轻盈灵活,对颈部是非常好的放松。太极拳的沉肩坠肘,放松肩颈部着力的肌肉,手臂的重量拉扯按摩肩颈部的筋膜和韧带,能改善颈椎上钙化粘连的软组织。
太极拳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我平日是没有什么时间运动的,也是懒于运动的人,我无论在何地我都会来几招,现在我的身体非常好,我非常感学太极拳。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非常适宜年轻人练习,其实现代人对太极有很多误解,因为只看到晨练的老年人在习练,很少见到年轻人打,也不像其他武术拳种一样很多青年人在学练。其实,太极也是要从小学起的,它的技击功效才会得以体现。
太极拳运动之所谓轻、松、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要有深刻理解。实质练习起来是要使足下稳重,手上轻柔,松紧交替,静中触动,动犹静。
初入门学习先要做到步型准确,步法有度,下肢有劲。要经常做前进、后退的步法练习使之正确定型。弓、坐为步法的基础,同时可藉以加强下肢力量,步履有根,功夫才显得扎实,这是舒松自然的根本,如建高楼必先打人深层的基础。
同时要注意自然的含胸拔背,臂成弧形。运动过程中,任何时候肩、肘关节都是放松的,只是屈伸开合的传动关节,而不应有主动的运动。注意到这点就可以避免耸肩抬肘的毛病。
要注意提顶敛臀、宽胸虚腋
只要注意一下你身边练太极拳的人或在比赛场上多留意一下,都会发现练习者常会在做定势时姿式不错,一旦提足上步,身形就变。
比如两个野马分鬃,或者两个搂膝拗步之间的上步动作丁步抱球,上体就会躬前,臀部后扬,足下不稳。这就是因为他不曾理解弓、坐的重要性,不懂得提顶敛臀,或者根本没有掌握住弓腿、坐腿的要领。
要强调心为令的练法
学或练都要用心,用心则能致静--不是气功练习时闭目垂帘的静,而是不慌不忙专注一方,淡定娴静的静。
心是心思,是思想,练拳也要思想领先,由心发出号令去做动作,每动都有其一定的意识表现,一定的内涵,不是为划弧而划弧。
弧的轨迹如何走?高低、长短、阔窄都要有一定的法度,眼的视向与其紧密配合。眼为心之苗,所以练拳切不可目光呆滞、低头望地或茫然不知所措。
左顾右盼要得其所,也不要故作精神,形形翼翼,完全违反松静自然的总原则。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神宜内敛与提起精神二者并无矛盾,都是要领,通过反复练习捉摸,自然理解了,所谓拳打千遍其义自见。
速度要均匀
初学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
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8~9分钟,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极拳为8~10分钟, 八十八式太极拳"需要20分钟左右。
架势不可忽高忽低
初学时架势可以高一点,也可低一点,但在起势时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除下势以外)。体弱者好采用高一点的架势练习,随着动作的熟练和体质的增强,再练中型架势或低一些的架势。
要适当掌握运动量
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剧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呈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加之要求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量的。
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因为打这种拳,一方面要求两腿分清虚实,体重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膝关节弯曲情况下来支撑体重的。
结语: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常练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功能,太极拳也是现代人养生的首选运动。现代人练习太极拳能缓解精神压力,还能活血化瘀,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