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太极推手中的绵沉与轻灵

来源:民福康健康

太极推手一直是人们练习的重点,也是每个人必学的。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那么太极推手的特点是什么呢?小编今天搜集了太极推手的绵沉与轻灵,具体内容请看下文,我们先了解一下太极拳教程。

太极推手中的绵沉与轻灵

推手一般有两种风格,即绵沉与轻灵。与此相同的还有走架,走架重视的也是绵沉和轻灵。

从理论上讲,习练太极拳功夫者应该是绵沉、轻灵兼而有之,沉时静如山岳,轻时动若脱兔,但是具体到不同体质、性情的人,就会是或偏重绵沉或偏重轻灵。

一般情况下,体型硕大者偏重绵沉,小巧精瘦者偏重轻灵。拳家谈练拳心得。常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经意间或侧重谈如何绵沉,或侧重谈如何轻灵。

练习太极推手,需知道绵沉和轻灵之间有练习也有区别,不同的用意有不同的练法,不同阶段产生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绵沉

不管体型是硕大还是小巧,在有了初步的劲感后就要先追求绵沉,绵沉是基础是根本。如何做到绵沉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沉肩坠肘,气沉丹田,务令沉着,静如山。

两胁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肫;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体整如铸,身如灌铅;体会自身整、沉、稳、实感觉与空气的共振。

体会空气阻力,用与阻力相等的力量与之迎合。意念活动不加入适当的力量,是近乎无效的意念活动等等。

用意念主导力,举手投足要与空气阻力相等,身体与空气共振鼓荡,推不动也拉不回。肢体要要有力,身体各部位之间互抵,挺拔,手指舒展不失。

开始用力,应该从手上开始,而手指又是关键。走架时,留意手指有没有保持舒展拥劲不失状态,如果丢了就要捡回来。手指舒展的时候,为不过于僵硬,要检查有没有同时做到掤劲不失。

手指舒展是一个方面,手指掤劲不失是另外一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待手指能做到舒展棚劲不失,定型的时候,就要尝试把这种力延伸到全身。

初期尝试延伸时,身手两分家,手上有力身上无力,慢慢地身上也会来劲,后实现不仅仅是用手打拳而且是用身体打拳的目的。

手指舒展劲不失时,手指是多用了力,但却换来了全身的更放松。走架要抓住这个窍要,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放松。

为使绵沉看起来更直观,操作起来更容易,我们不妨假借蟒蛇攻击猎物时的情景来说明一下。蟒蛇在攻击猎物时,会动员全身力量缠裹收缩紧箍猎物,用的劲就是绵沉之劲。

我们在推手的时候常会碰到这种劲,这种劲常来自于体型硕大者。他们身重力沉,本能的臂重体重软绵绵地压过来就像蟒蛇缠裹猎物。走架时要把这种绵沉的体验带进来,推手时把这种体验加到对方身上。

轻灵

轻灵是从轻开始,先有轻然后才慢慢地有轻灵。断线的风筝是轻,线头拽住的风筝是轻灵。初学者练拳时给人的感觉是轻,轻飘飘:练拳数年者练拳时给人的感觉是轻灵。

如何做到轻灵,方法也不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气遍身躯不稍滞,满身轻利顶头悬:意气须换得灵,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迈步如猫行等等。

练拳时加一个轻的意念,轻轻地走架,感觉与绵沉就会大不相同,两臂如风吹杨柳,轻松飘逸。练拳时不能加灵的意念,一加上灵的意念就难免过灵,趋于滑浮不实。

灵是从轻开始从绵沉而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匀缓的走架能使技击时运动速度更快,练习时越是注意养生越能提高技击能力。轻灵是从长期的绵沉而来。

走架绵沉,节节贯穿了,挺拔力练出来,轻灵就来了。轻灵与绵沉、挺拔、贯穿紧密关联。轻灵不是一点也不用力,而力度减少。为了表演为了拍照为了造型为了表现精气神。走架时活灵活现神情外露,那不是轻灵。轻灵是神情安逸庄重不卑不亢。

绵沉与轻灵

绵沉与轻灵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面,无法分开。不能做到轻灵,绵沉就会陷入滞僵:不能做到绵沉,轻灵就会是轻浮。

初学者是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既轻灵又绵沉的,不妨一个时期专执绵沉,另一个时期专执轻灵,或这一趟拳专执绵沉,下一趟拳专执轻灵,或该次练习专执绵沉。

下一次练习专执轻灵,一点一点地来,慢慢找到或轻灵或绵沉的感觉,终达到绵沉与轻灵兼而有之。

练太极推手必知的知识

首先,太极拳推手入门必须循序渐进。推手需要一定的手、眼、身、步法,如果已经练过套路,而且练得不错了,那么学习推手就具备了基本的入门条件。不论学推手还是学器械,有了徒手单练套路的根基,方能事半功倍。

其次,不可急于求成。一朝成井只是不现实的主观想法,要一层一层打基础才能长工夫,技法要一点一滴去学,经过练习、巩固、纯熟、提高的过程。

开始不好随便跟人乱推,搞所谓自由推手(目的是如何把对方推倒取胜)。如此推手,只能说是舍本逐末,丢掉太极拳推手的精髓,而掺杂武术擒拿、摔跤等其他方法。

太极拳推手,首先要从虚实变化中稳定自己的重心,然后设法令对方失去重心而倾倒。

所以推手不是斗力,以力取胜,而是要学会柔化,要引进落空,等到有可乘之机,所谓合,才出发放出去。这样就要靠太极拳本身的搠、捋、挤、按这些基本的技术。

入门也就是先练这些,一般可从定步单推手开始,进而定步双推手。在把手法练纯熟之后才进入第二个层次,即练活步推手,手、步、身法结合一起。

在搠、捋、挤、按四种技法运用自如的基础上进人第三个层次,就是大捋推手,即十三势的总体练习。大捋熟练了,可以运用自如,就可以练习变化无常的自由推手乱踩花了。同时还应练好基本功,其中包括桩步练习站桩。

当然,初入门是要有老师指点、带领的。入门引路须口授,常常与别人推手练习也是进步的因素工夫无息法自修。

太极推手练习技巧

第一种、物体与人的动平衡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重心的概念,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每个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当一个物体的重心偏移了支撑它的底盘时,就会倾倒。

陀螺在旋转时产生转动惯量,不断变化的各方向的离心力形成对称产生动平衡。此时,由于它的重心垂线与中心线重合,陀螺仅以轴端接触地面,就能保持稳定转动。

重心在物体的位置是可以根据它的体积和比重计算出来,如果是同一质量并对称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内的中心点位置。

以台球为例,他的重心在圆心,当杆子击到球面中心点,其作用力贯到球的重心,台球就顺着这两点的延长线滚出。如果,杆子击到球的侧面,它就偏转。

同理,人站立时,重心点大约在腹部中心,但是,由于人体的形态在运动中是变化的,所以重心也随着变化。

第二种、练推手

主要以各种用力技巧为主。领会如何松肩、松腰、松胯,如何沉肩坠肘,如何手上不用劲而以腰为轴带动,用上周身的劲,如何引进落空,如何气沉丹田,如何棚履挤按等。

第三种、练习散手

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

第四种、神意气的练法

以内气运行线路为主要的练习途径,强调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练习到纯熟后,进入相忘境界,在意势导引下,阴阳相随的,练习方法。

练习太极拳练到头脑里什么都不需要记忆,手脚的活动好象是自己在动。这种感觉既为"相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有诗云:"行拳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这是第五种练习方法的开始。

第五种、先天的练法

神意气的修炼毕竟还是后天的东西。道家所谓心死则神活,不著任何后天意念,先天的东西自然就能出来,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静下心来,才能进行这方面的修炼。

第六种、太极的以柔克刚

太极推手,控制为本,以和为贵,不主动进攻,看似墨守成规,保守无为,其实,只要对方出手,随时可化,处处都能还击。

二人过招,两目相视,观察动向,判断意图,待彼一出手,我以臂腕迎住来臂之侧面,前节(才朋)紧,后节松开,接触部位之劲以不脱离为度。

此时,精神专注,内气贯穿彼不动,我不动,我意在先;彼微动,我先动,我劲在先。依靠接触部位的感觉,只要彼一动,我就可知其动向。

即使彼突然快速拿腕折臂,由于我全身即松开又含着整架不散,毫不与彼较劲,这样他无论动作多快,被拿部位都依附于彼,随之而动,柔活的身体迎合被拿的手臂转动,增大了手臂的运行幅度,造成对方始终拿不实。

他擒拿必须用力,身体就会成为刚架,运转幅度必然受限,这样我就化解了擒拿。他拿人速度越快,产生惯性越大,一旦落空,身体就会前倾,此时,我仍在连绵的运转,只需顺势即可将彼发出,如果捎带绊别或反擒拿更出彩。

结语:看了上文对推手的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绵沉和轻灵是练习推手的核心,应贯彻到整个练习过程。练习太极推手非一日促成,还需长期坚持,在磨练中,练到不同的阶段,你的见识和认知都是不同的。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