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巧治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一直是医学上难以治愈的疾病,严重者昏迷不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而太极拳的好处却让一位老外治好了腰间盘突出。在太极拳教学时,对身法的要求要标准,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助老外腰椎间盘突出康复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也算是一类奇葩吧,因为其不仅能健身,还能治病,近几年太极拳在医学上取得的成就很突出。
年轻的时候,我和伙伴们玩橄榄球(不像美式橄榄球,我们不穿戴任何防护服),撞伤了背部。当时年轻,没怎么在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背部的疼痛越来越厉害,一直蔓延到下肢,行走都产生苦难,到后只能平躺着。
医院诊断我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造成了坐骨神经痛,医生告诉我只能手术解决,但有瘫痪的风险。
太极拳的动作柔和缓慢,重要的是动作较小,所以非常适合患者练习,慢慢的练习中锻炼了骨骼,且能骨骼有韧性,这就是太极拳迷人之处。
这个险冒起来可有点大。我于是开始努力寻找非手术的解决方法。我跑到图书馆翻阅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先后尝试了瑜伽、普拉提、亚历山大健身技术(一种使运动机能康复训练方法),但这些在别人身上见效的方式都对我的改善都不大。
直到有一天,老天插手帮忙了。那是一个平凡的下午,我无意中翻到一本关于太极的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自家的花园里照猫画虎练了起来。一位邻居恰巧路过:“你在练太极?”“我不会,只是试试。”
我把自己背伤和求医的事告诉了这位邻居,没想到他竟然是位太极教练,并一口答应要让我去他的武馆里练习。这真是上天的安排,不是吗?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放松心静、集中精神,这样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在锻炼的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太极拳能加快血液循环,从而将体内毒素排出,这就是太极拳的好处。
从这天起,我每天练两个小时的太极,几乎从未间断,三个月后,我明显感觉身体的疼痛减轻了。大约一年左右,我惊奇地发现,不知不觉中身上的后的一点不适也烟消云散。太极逐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习惯,如果偶尔有几天出外地不练了,就会浑身不舒服。
光阴荏苒,十年过去了,我也到了43岁。有一天我的老师突然说,我应该自己带学生了,这时候我才开始认真考虑,到太极的故乡中国继续深入学习。我辗转打听到我老师的老师,当年是在傅钟文门下学的杨氏太极拳。
2007年,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只身跑到上海来找傅师傅的孙子求教,就是我现在的老师傅先生。受傅老师点拨才发现,过去十几年学习的一些套路,有些并不正确,不正宗,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所以现在,我又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开始新的学习。看到太极拳改变了我,也正在改变我的学生,感觉真的很好。
1、太极拳对腰部的锻炼较明显
汪永泉先生以古钟比喻太极拳的身法,详述了“身如古钟”的方法,他说:“如将身体比喻为一座古钟,则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顶以下五分之四处为腰圈,钟口为髋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在中心垂直线下端,钟锤可以在钟口内前、后、左、右直摆。”
所论身发中的三圈“肩圈”、“腰圈”、“髋圈”及“钟锤”摆动之法,以腰圈大重要。
所以说,太极拳重视腰部的作用,在练习过程中自然可以使腰部得到充分的锻炼。
太极拳把人体分为跟、中、梢三节,王宗岳对三节的功能在太极拳《十三式歌》中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他认为三节之中,中节为重要,所以提出了“命意源头在腰系”的观点。
“腰系”在躯干中也是中节的位置,在全身可谓是中节之中,具有“枢纽”的作用。可见腰髋在太极拳的练习的重要性。
太极拳练习时间长腰部的力量会随着练习程度的不同有所增加,从根源上防止腰椎间盘突出证的发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也有很好的疗效。
2、太极拳的弹性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弹性运动就是身肢放长,也可以说是因为放长而生弹性的结果。
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所谓顶劲虚领,是把顶劲向上虚虚领起,气沉丹田是把起向下沉入丹田,两者综合起来,在躯干上就有向上下拉开的意思,这就使身躯有了放长的感觉。
肌肉在受力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的伸长,但当引起伸长的外因去掉后,他就立刻恢复原状,这就是肌肉本身固有的弹性。
顾留磬、沈家桢编著的《陈式太极拳》中所论证的肌肉的这种弹性收缩和放长能起到下列四种作用。
(1)可以使肌肉本身的收放能力得到良好的段练,可使肌肉内密集的微血管网通畅。运动让你勇敢挑战骨质疏松
(2)可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刺激身体内一切生命过程。
(3)可增强肌肉几其他有组织器官的气体交换作用。
(4)可以身体内得到更多的氧,同时还能提高各组织器官对氧的利用率。
身体的放长运动不但使肌肉本身的弹性得到了锻炼,并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就能消除因血液受滞而引起的病症。
3、节节贯穿的波浪式运动
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要求全身主要关节形成一条龙似的连贯串越,使一节一节的依次通过,加强腰背部的肌肉力量的协调,恢复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心身交修。
也就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强,病者康,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
太极拳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太极拳不但活动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
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科学研究发现,打太极拳不仅可增强心肺耐力及下肢肌力,当练习3~6个月后,轻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甚至可依靠这种方法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
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可忽视太极拳的作用,以练简化太极拳为主,也可选择其中的某些动作等反复练习,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1.锻炼效果
多年的肩周炎和头痛病好了;食欲旺盛,步履轻捷;睡眠时间减少但并不感到疲劳;动作灵敏,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信心,富于创造性;情绪稳定、性情温和,做事有主见,等等。
2.对肌肉的作用
消除僵劲,能使所有肌群和关节参加活动,因而各肌肉单位的负担就减轻了。
另外,支配肌肉的神经紧张性减小,使血液循环更为良好,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更为充分。
因此有助于防止病态肥胖,防止肌纤维减少和萎缩,保持肌肉的弹性。
3.对骨髂的作用
坚持练“基本的摆动”和套路,可使脊柱和各关节强韧和灵活,矫正它们的姿态。
因此有助于防治颈椎病、关节炎、脊柱异常、神经痛等病,还能给骨髂施加适度的物理刺激,使骨髂逐渐增强。
至于太极拳是否能直接加强骨髂的血液循环,虽然尚不清楚,但肯定说它有助于使植物神
经功能稳定,内分泌腺功能增强,新陈代谢顺畅。
从而使骨骼的血液循环旺盛,复合矿物质供应增多,使骨骼本身得到增强。
4.对内脏的作用
动物神经和植物神经在大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互相连结,密切配合活动,因此打太极拳时,骨髂肌中的动物神经愈是放松舒缓,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的紧张性也必然舒缓,从而使内脏功能能够充分得到发挥。
太极养生重在调息
一是静态调息
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在练习的过程中心无杂念,做到完全的放松身体,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在练习的过程当中不受影响。
在这种欲望支配下,人们的生活只会高度紧张,人体的各项功能也同样处于十分疲劳的状态。
政界、商界很多精英过早夭折充分说明现代社会更是人体健康的夺命神。而习练太极拳因为它动作相对缓慢,讲究意气引领,心不静,则很难持续。因而这种强制性拳法风格首先成为养生的第一要素,通过习练太极拳让人感受到静的好处,静的滋润。
二是松柔调息
太极拳是一种快慢相间的运动项目,动作要领就是“松”和“柔”。这两点在太极拳的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但是,由于太极拳的传播过去主要是靠师徒相授,缺乏统一的教材和模式,也缺乏正规的培训推广的途径,加上目前形成的各个流派之间的竞争,和社会上以盈利为目的组织或个人的搅局,使太极拳成为街头文化,老人文化,虽然通过形式上习练基本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但真正的太极拳名家却锁在深闺,不为众人所知,太极养生的真正功效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三是养气调息
太极拳有别于其它拳术的根本在于“养”。习练太极拳调整的是气息,打通的是经络,强壮的是筋骨。强调的是养,而不是放。是通过各种动作有机地将人体的潜能调动起来,打通周身的穴位和经络,从而不断地储存能力储存气息,有效地改善人体血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人体的协调力和柔韧性,从而使过去的一些疾病达到改善或治愈之功效,特别是对高血压病、心脏病、颈椎、腰椎病、风湿类风湿病及其后遗症有明显功效。
四是文化调息
太极拳起源于明清时期,它兼容吸收了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太极一词的应用表明它延续了道家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里的太极起源论;其拳理提出“尾闾中正、虚灵顶劲”和拳法动作的“无过不及、随屈就伸”明显是儒家中庸思想和佛学随缘理论的体现。尤其是“拳不先发,彼不动,己不动”等行为准则,高度涵盖了中华民族“和”文化,以及古之军事原则。学习太极拳越久就越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自己的思想境界文化修为都是十分有益。
结语: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对腰间盘突出治疗非常有效,练习太极拳不仅能治腰间盘突出,更能延缓骨骼衰老。生活在压力中的人练习太极拳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从而增加脑活力,工作效率会大大的提高,长期练习太极拳好处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