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式太极拳背向演练 48式太极拳五字要领

来源:民福康健康

太极拳是一门修养身心的武功,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和技巧,下面小编就以48式太极拳为例,为大家讲一讲相关的训练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48式太极拳 48式太极拳练习步骤

目录

1、48式太极拳背向演练 2、48式太极拳五字要领

3、学习48式太极拳的三大要求 4、如何理解48式太极拳的慢练与快用

5、学习48式太极拳的听劲 6、48式太极拳实战技巧

7、48式太极拳如何用意不用力 8、48式太极拳虚实转换的规律

48式太极拳背向演练

简介

想要知道48式太极拳的背向演练,我们当然需要先了解一下48式太极拳的相关介绍,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演练水平。

48式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架太极拳为基础,吸收了其它流派的一些特点和练法编排而成的一套太极拳普及套路。其动作圆活连贯均衡全面。国家普及推广太极拳套路。

简化太极拳创编普及推广之后,人民群众要求提高,此套拳正是为满足这一要求,于1979年由国家体委运动司组织专家编写的。

所以说,48式太极拳是非常适合现代人所学习的,尤其是年轻人,体格健壮,更为适合。

它在锻炼要领上与《简化太极拳》相一致,都体现了太极拳轻松柔和,圆和自然,连绵不断的运动特点,体现了心静体松,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基本要求。

但与简化太极拳相比,48式增加了技术内容,加大了难度和运动量。

它仍以杨式大架太极拳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流派太极拳的一些特点和练法,从而形成了舒展圆活,均衡全面,生动简练的拳路风格。

48式太极拳虽然是改编出来的,但也保留了传统太极的特点,这点是需要大家在练习中去感受的,大家想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就得多了解一下太极拳其他流派的特点。

拳法特点

1、内容充实

48个姿势动作包括3种手型、9种步型、4种腿法以及多种多样的手法、步法。这些动作既体现了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又减少了传统套路中存在的动作重复。

2、动作圆活

拳势动作不仅采用了杨式太极拳的立圆转换,且多次运用吴式、孙式等传统套路的平圆手法;在步法上,以稳定轻灵为基础,吸取了武式、孙式等流派的撤步、跟步练法,增加了步法的灵活性。

在姿势造型上,舒展大方,气势完整,既体现了武术特点,又有很好的艺术造型。

3、均衡全面

在编排上照顾到了锻炼的全面性,动作左右匀称。一些典型动作,如单鞭、云手、搬拦捶等,在左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称的右式,克服了偏一侧的现象。从两腿负荷上看,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左右次数基本平衡。

4、编排合理

整个拳套分六段,第一段重点动作是捋挤式,第二段重点动作是转身推掌,第三段重点动作是拍脚伏虎,第四段重点动作是左右蹬脚,第五段重点动作是左右穿梭,第六段是整个拳套的后高潮,重点是转身大捋、转身摆莲两个旋转性动作。

5、易于开展

拳套在内容上、风格上都力求与简化太极拳衔接适应。简化太极拳的全部动作,都被48式直接采用或稍作变化后采用,如果学会简化太极拳,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学习48式太极拳。

48式太极拳五字要领

松,是48式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本质的东西,贯串于始终,并且练拳时要松,发劲时也要松,它是所有技术行为的出发点。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外家拳,才能练出独有的弹簧劲。

当年有人曾问过澄甫师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发出那样远,打得那样干脆呢?回答说:我是松着劲打的!也有人问过少侯师祖:您发劲时是松松软软的样子,如这样子还能有劲吗?回答说: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

那么怎样去练松劲呢,首先在练架子时松。练架子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使全身九大关节掌、拳、肘、腕、肩、腰、膝、脚松开来,而在定势时更要注意松。

每个式子放松开以后,再接着往下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势在运行时要引导梢节往根节松,定势时则是反过来从根节引导着往梢节松。

后达到内外皆松,不但筋骨松了,肌肉松了,连内气和精神也松了,这才是真正的松。而这一切主要是以意为之,没有明师指点和较长时间的锻炼,是难以做到的。

另外,要知道区别松与懈。松是神舒体静,但劲不丢,不但关节是开启着的,肌肉也是舒展的,功夫到家后有一种蓬松的感觉;而懈则表现为精神委顿,劲全无,不但关节是闭合的,而肌肉也是萎缩的。习练者不可不深察之。

圆,对于48式太极拳而论,既是体,又是用。

就内含阴阳鱼的太极圆圈看,它是体,太极拳运行用劲的情况,与太极圆形相合,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起落旋转,开合虚实,都是圆圈所构成,这也正是太极拳由此得名的缘故。

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太极图弄圆歌》中说:我有一丸,黑白相和。

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八卦九畴,纵横交错;今古参前,乾坤在座。

整个太极拳运动,就是阴阳互根而不断变化消长的过程,太极拳的圆圈,大致有平圆、立圆、斜圆、大圆、小圆、双S圆、圆中圆等,也即是乱环术法。

而就太极拳圆形运动刚柔相济、虚实莫测、善发善化、善开善合、善动善静、攻防兼备等方面来看,它又是用,而且是巧妙之用,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就是对太极拳运劲和技击高造诣的准确而又形象的描述。

而圆圈的轴心和根本是腰上的尾脊骨,田兆麟师说:圆圈以尾脊骨为根本。这就充分说明腰脊劲越圆越小,周身之劲也就越轻灵奇巧,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越能显示太极拳出神入化的功夫!

正,是48式太极拳立身运动之本,通常与中连在一起,叫中正,在习练拳架和推手、技击中,无一时一刻可以离开它。

《太极拳论》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十三势歌》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

《十三势行功要解》云: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些都是强调立身中正的重要性。

中正安舒

首先要头容正直,头顶悬,舌顶上腭,双目平视,神凝于耳。

其次,要注意双肩的平齐松沉。

第三,要松腰、收腹、敛臀。

要想松腰,只须将腹部稍微一收即可。敛臀的方法是两腿的股四头肌稍用力,臀部前送使尾闾骨有向前托起小腹之意就行。

做到了以上三点,立身中正的关键之处尾闾中正也就能做到,因为这样由头顶百会到尾闾会阴的一条线自然就垂直了。

太极拳的一切技术动作,如能都在立身中正的条件下进行,那末,自然神意安舒,支撑八面了。

沉与轻

沉与轻,一般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轻,才有沉;有沉,才有轻。

虚领顶劲,就是拳中对轻的要求;气沉丹田,则是沉的功能。而沉与松又有密切的联系,能松才能沉;不能松,也就沉不下去,只能流于硬与浮。

从深层看,轻既是太极拳的入手功夫,又是太极拳的高造诣与境界。

从轻入手,可以避免僵硬之弊,而后一个轻,并非前一个轻的回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升华!据笔者浅见。

练太极功者要想臻至轻的造诣,必须做到技艺纯熟,劲路顺畅,神气鼓荡,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刚柔相济,知己知彼,得机得势,舍己从人,圆活自如,才能达到轻灵虚无,变化无常,随意所之的高境界。

昔年杨健侯太师祖常说: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田师毕生奉为圭臬。

田师为澄甫师祖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所作的序中就写道:尊师常谈: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尊师即指健侯太师祖,因田师自幼即被杨家收养,他称健侯太师祖、少侯师祖、澄甫师祖均为老师。

后来,田师为王新午先生所著《太极拳阐宗》一书所写的题词,也是上面这四句话,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目前,太极拳界论述各种理论和关于健身的文章较多,但是研究和探讨太极拳核心(技击)作用的文章却较少,显得美中不足。

究其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

一是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在一些人大脑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是当代有较高技击水平的名家并不太多,超越前人的更是难寻;

三是有的名家没有实战经验,水平还停留在理论上;

四是论述理论相对较为容易,论述技击难度要大得多;

五是受当今人们兴趣爱好的影响,一些太极拳家过分追求健身作用,而忽略技击,即使偶尔论及也仅从拳架的固定招式上探讨,只守规矩而不能破规矩。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许多文章内容给人千篇一律、华而不实的感觉,好像太极拳玄而又玄,让许多热衷子太极拳者不知所从。

学好48式太极拳的三大要求

学好48式太极拳,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一定要学会太极拳当中的本质要求,哲学上说,我们需要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分清矛盾的主次关系,我们的认识和学习才会更加深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谈谈我们如何学习太极拳的本质要求。

认识太极拳,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去学习它,并将其精髓和内涵尽显出来。

太极拳的本质认识,就是要懂得什么是太极拳,必须把基本道理搞清楚,这样你练起来就有了一个尺度,有了一个准则。太极拳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体系,对于它的拳架、拳理都要有明确认识。

要想深造,就不要匆忙急于划架子,一定要把一些本质的东西先搞清楚,起点要高。

只有先做到了本质的认识,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加实在的东西。

陈正雷大师根据一些前辈的拳论和大师多年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三练三不练的练拳经验,就是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

一、练理不练力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大道理,就是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

48式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所运气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

周身相随,内外相合,无疑不是要求我们协调好身体各部分的作用,使之整体作用得到发挥。

练拳的时候就要循规蹈距,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练力则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

肾气充足,则五脏行养分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地、身体协调。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

练习时要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

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

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

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

太极拳主要是训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和据客观形势,舍已从人,随机应变,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势。

内气充实了,全身尤如充满气的球体,有感皆应,挨着何处何处能击。如拳论所说:到成时,敌人怎来怎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以上是陈正雷大师的精辟总结,是我们学练太极拳不可缺少的依据,我们应当身体力行。

如何理解48式太极拳的慢练与快用

48式太极拳的慢练是一个规范动作、养气筑基、体悟松静的过程。

慢练达到一定程度即产生内力,即可由慢渐快,发力技击。

正如杨澄甫大师太极拳十要之动中求静指出: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喷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始可得其意焉。

然而,这个慢练阶段是漫长的,俗语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是指这种功夫是慢修内功,慢练积柔,久柔成刚,这也是考察人毅力的一个过程。

太极前辈说过,成大器者需具备脱胎换骨的精神,万夫不当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舍此则一事无成。

慢练是一个规范动作的过程。

传统太极拳有一种练法叫定式,就是将整个太极拳细分为多个标准动作,而每个标准动作要进行六次呼吸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动作。

据吴图南大师讲授的《太极拳概述》中介绍:比如揽雀尾分六个动作,按每个动作去练定式。定着不动要定六个呼吸,然后再换势。

揽雀尾要用三十六个呼吸,差不多两分钟才能定完。

正常人每分钟要十八个呼吸,以此类推,全套拳有二百六十八个动作。所以那时定得他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但身体却日渐强壮起来。

抛开其他说拳架,每个动作六次呼吸可见习练之慢,但恰恰是这个慢,太极拳的动作根深蒂固地印入脑际,这些招式也是行拳的标准动作,一旦将这些招式贯穿起来,行拳动作舒展而自然到位,规范标准也是水到渠成。

习练定式时,先后经历了腿无力地颤抖阶段、膝盖酸痛阶段,还有就是炎热的夏季除了汗水的流淌还有蚊虫的叮咬,从一定角度说确实是苦不堪言。

我们要把练拳当成一种修行,苦中求乐。也恰恰是定式练习得扎实,将全套拳式连贯起来后,关注的仅是动作的连接,而不用关注每个动作是否到位,因为全套的拳架动作已经深入脑海,娴熟于心。

48式太极拳的慢练也是养气筑基过程。即使经过定式练习,在套路练习中也要缓慢进行,由于动作变换的速度缓慢,人体重量顺序地停留在两腿上的时间就会加长,令腿部的承重量增加。

长期进行这样的慢速练习,很自然的就能更有效地促进腿部力量的增强,进而促进习练者体力的增强,然后逐浙锻炼出刚疾的劲力,这也是培养太极拳劲力的方法。

众所周知,48式太极拳功法练习有桩劲功的练习,这种练习是在慢到静止状态时,去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

同时,桩功也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

通过站桩,使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而这一切都是靠长时间慢练而逐渐实现的。

慢练也是活桩,慢练有助于意念由内而外,慢慢向周身各部集散,使外形动作渐渐与心意相合,则内劲缓缓地向意之所向目标流注,使气血周流全身,疏通经络。

定式的练习和连式的慢打都是活桩的练习。

以吴图南大师全套拳二百六十八个定式动作为例,定式练习全过程需要大约一个半小时,这不仅达到了拳架动作标准规范的强化,而且也达到了站桩养气筑基的目的。

48式太极拳的慢练更是重要的体悟松静的过程。

太极功夫练习中有一重要的松功练习,这是太极拳习练者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过程,而这松功练习就是通过长时间静心慢练而来。

慢中寻找身体中的松静状态和感觉,在慢慢练习的过程中去仔细体会、寻找,不仅要寻找身体内部的松静,也要仔细寻找每一个式子里的松静。

不仅在静止的定式时保持这种状态,在拳势的运动过程中也仍然要保持这种状态。

在逐渐强化太极拳深度的过程中,将身心放松到自然通透,终要实现松静的境界。在盘拳走架的过程中,头脑宁静祥和,像是一潭清水,清澈透底,逐渐就能达到内心松静、宁静致远的境界。

太极秘笈《授秘歌》道出的就是这种境界。无形无象,全身透空讲的是全身达到一种忘我松透到无形的境界,而思维也是一片空无。

这思维当然包括想象,感慨、梦想和思考等等,一般的人很难做到,不但难以控制肢体,更难以控制思想。

但是经过长期的太极功法修炼就会达到肢体松通到极致,超然忘我,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不散,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境界。

那样,太极中的粘黏连随就不是刻意而为,松化也是条件反射中的一种自然状态了,终达到如西山悬磬那样的应物自然。

太极拳拳理博大精深,通过慢练渐渐感悟其深邃的拳理,深深体悟阴阳变化的内涵,进而体会太极拳阴阳、虚实,开合、轻灵、用意不用力等拳之境界。

然而,太极拳用于实践技击则必须快,当然这快是在慢练的基础上渐序而来的,唯有这慢练筑基夯实,那翻江播海的磅礴气势就会在实用中爆发。

杨少侯拳论打手五字诀是薄、顺、短,脆、远。

而这五字都是瞬间极快地完成的,强调的是简练快捷,制人于背,发劲短锐,劲要脆快,发手时自己的意神放远,进而达到制胜的目的。

太极拳自杨家传下来有练架、用架两种。

其中太极拳练架就是慢练的行功架,而太极拳用架因它在用功上要有太极功(桩劲功,松功,气功等)的基础,突出抓、拿,节、闭等技击方法,常出杀伤手,故以用架名之,简称小架或快架。

这套用架二百多个动作,三分钟之内打完,可见动作之快和功夫的娴熟。

用架之功在身,技击实战中,实现打手五字诀薄、顺,短、脆、远的境界是随心所欲的事。

应该说明的是,这快如闪电的用架绝不是练架的快打,所有行拳动作都是根据太极功法上身和节奏短快要求,在练架的基础上全面更新而来。

这套融入太极拳太多内涵的用架,足以说明太极拳的快,而缺少太极内涵的快架很容易让观者误读成猴拳。

综上所述,太极拳既有快也有慢,由慢至快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切不可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去单纯地判断和认定太极拳快慢的归属。

太极拳的快慢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我们从太极功法功夫体系谈论太极拳的快慢,如果把习练太极拳作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陶冶情趣的一种手段,那么,只要练习者根据个人爱好量力而行,坚持不懈,无论快慢都会取得好的结果。

学习48式太极拳的听劲

听劲是太极拳所独有的一项技术,就初级和中级阶段而言,听劲指的是依靠肢体的触觉来判断对方力的变化趋势。

48式太极拳架是练体的过程,也就是练习自身内在的功夫。

如何搭架子,如何运劲,发劲,如何做到周身一家,上下相随,手脚,四肢如何配合等等自身的题。

当自己的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做推手的练习了。

学习推手的目地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可以学习如何使用自身的功夫。

其二是可以检验自己在盘架子中的对错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正。

仅仅练习拳架而不学练推手则太极拳的功夫不能长进,十年下来可能连一个门外汉都对付不了。

另外由于没有推手的验证,拳架动作的正确于否也不得而知,所以推手是太极拳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手的练习当中,听劲是第一个而且是重要的环节。

因为所有技术的运用都是建立在听劲的基础之上的,有好的听劲便可以正确判断对方的意图和变化,然后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听劲不好则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正确应对对方的变化,从而处处限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有了一定听劲功夫的人,只需用手和对方保持轻微的接触,就可以根据对方接触部位细微的变化了解其力的变化趋势,从而洞悉对方的意图,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支持力的作用点。 (当前力的状态)

2. 对方用力的主要部位。 (发力的作用点)

3. 对方准备减力还是加力,朝哪个方向。 (力的变化趋势)

总而言之,当你的听劲明显好于对方的时候,那么对方所要做的一切事情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你知道对方想不想打你,想怎么打你,什么时候想打你这些你都知道了,那么对方哪还打得到你呢?

根据以上的理由,听劲其实更应该叫做触劲或摸劲,因为它并没有使用耳朵,而仅仅用到了皮肤的触觉功能。

之所以叫听劲,可能就如同听人说话,弄懂对方的意图一样;听劲也就是通过感知对方的劲路,从而知晓对方劲路的变化,弄懂对方的攻防意图。

听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手部的触觉来感知对方力的变化趋势,实际上用眼睛的观察来了解对方的站位、姿势,动作,这也是听劲极为重要的一部份内容。

在两人双手或其它部位相接触的时候,训练有素的太极拳家便能根据接触部位的细微压力和速度的变化(包括大小和方向)来了解对方力的变化趋势。

并且观察对方的站位、姿势,动作,然后综合考察这些内容,从而洞悉对方的攻防意图和技击方式。

这也是太极拳能够知己知彼,从而后发制人的原因。

当到达懂劲的阶段以后,在推手时双方可以眯着眼以余光为辅助,或干脆闭上眼睛,仅仅通过触觉的感知来完成一系列攻防转换。

李小龙的截拳道高级功法中也有相似的内容,好像叫做盘手,其它各大门派偶有相似的内容,但从听劲的精细程度来说,太极推手是为细腻,为精巧的。

听劲从肢体的接触开始,但不仅限于肢体的接触。在听劲的中高级阶段,或肢体无法接触的时候,就只能通过观察对方的身法、站位、动作,以及神态、心态的变化去预测对方的下一步动作。

这种情况,老一辈拳家称之为接对方的神意。接神意是听劲的自然进化的产物,因此可遇而不可求,没有专门的练法,只有通过听劲功夫的自然进步来实现。

如果我们把有接触的搭手听劲称为实,那么非接触的接神意就是虚。

在太极拳当中,所有虚的东西都必须有实的基础,虚必须从实中而来,这是太极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原则。

若拳架、推手的功夫为实,意识、神意的训练则为虚,此两者必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重视实而忽略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而在实的基础没打好的情况下就弃实就虚,追求所谓的高级境界,则犹如空中楼阁,必然阻碍自身功夫的长进。

与此同理,听劲从实中来,却向虚中自然进化,读者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行了。

48式太极拳实战技巧

一、知势

《孙子兵法》中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j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所以,知势既要知己之势,又要知敌之势。同时,知势关键就是审时度势,掌握时机和速度,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势险与节短。

《用武要言》中说:捶自心发,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李亦畲说: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

平日行功走架时,要练好知己功夫,对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技击时,用我之强击敌之弱,同时避免敌击我。

与人推手时,学会知人功夫,当与敌一搭手,便可知其劲欲何往,一抬腿便知其欲击何处,从而抓住时机,待其一动便可击其弱处,一击得手。

二、造势

造势就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优势。势贵在积,经过长期而有准备的蓄积和贮存,就如同火山爆发、剑拔弩张般蕴藏着极大的动力和能量。

造势的初级阶段就是不断加强太极拳架、推手功夫和器械的练习,加强自己的基本功,提高对招式的熟练运用,并从拳理上下功夫,使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势贵在变,战势不过奇正,要善于在奇正之间寻求不断变化,以正合,以奇胜,唯其如此方能不可胜穷。

就是提高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可以将不同的招式结合使用,即拳论中的挨着何处击何处,何处挨着何处击。

势贵在化,化被动为主动,化敌之锋芒,化打结合,达到以少胜多、胜强、出奇制胜的效果。

势贵在度,即审视实力、把握时机、巧妙安排,太极拳的各种技击招法可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巧,充分利用人体力学、物理、兵法等知识,来破解敌人的招式。

三、借势

借势,又称因势或是顺势,就是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以便让自身之力与外部条件更好地结合起来,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这是苟子在《劝学》中对于借助外力和外部条件的精彩论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善于借势,就可以事半功倍、直上青云!太极拳中要善于借气势、形势和虚势。

如太极拳中的借力打力就是借用敌人的气势还击彼身。太极拳技击中要求不丢不顶,来,则顺势捋,去,则顺势发。

同时还要善于向大地借力,把大地作为力量源泉,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五个脚趾抓地,将大地之力传给脚,正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肩臂,形于手指。

对方的力量作用到我的身上时,我借助大地的反作用力,终将其力量反作用于对手身上。

四、避势

避势是当自己处于弱势时,善于规避敌人的汹汹来势,以减少自己损失或保护自己。

避势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被动措施,以规避敌人的直接攻击或者特殊变化带来的不可控损失等。避势并不是胆小怕事的表现,而是善于保护自己的明智之举。

毛泽东的十六字作战方针就是如此一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避势是为了更好地造势,发挥更大的威力。

太极拳技击中化就是避势的表现,太极拳不讲求蛮力的硬拼,而是要化解敌人的来势,再通过化打结合击败对手。

太极拳中的势兼有外形之势和内在气势,同时融合外界形势及各种虚势而形成的对作战形势的控制力与对敌人无形的打击力,并蕴藉着显明的本体美、辩证的理性美和流动的力量美。

有势者需用势,无势者需造势,无力造势者需借势,势弱者需要避势。

48式太极拳如何用意不用力

一、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书法讲究笔力,拳法讲究劲力。不过,书法有强调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的,而48式太极拳学恰好也是十分强调用意不用力的。

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先生(1883~1936)曾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把用意不用力列为十要之一,并作了详尽的阐释。

他说: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有的人认为用意不用力这话是杨澄甫所创说的,而且是只限于养生的。

杨澄甫所引此全是用意不用力,语出清代李亦畲(1832~1892)《五字诀》的心境条目。

全段原文为: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使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如今我们若把《十要》与《五字诀》合璧对照的研读,就可明白: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所固有的理论,并非杨澄甫所创说的,也绝不限于养生之道。

上引《五字诀》就是从太极推手和散手技击应用的角度来解说的。

所谓息心体认,刻刻留意,都是强调用意,而在古今太极拳理论中,是无不分外注意用意的。

当然,杨澄甫《十要》在阐释用意不用力时,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尤其是运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来加以论证。

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

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是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

这一解析,在当时无疑是颇具新意的。同时也说明,怀疑不用力无以长力、无以制胜者,在当时就很普遍。

对他所说的不用意而用力、易引动,故不足尚也等语,持反对意见的人就更多了。

二、是不用力,非不要力

然而有不少人是把不用力与不要力混为一谈了;有的人则是撇开了用意来谈不用力,认为既然强调不用力,那么又何来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在他们看来,不用力就没有力了,就变成软手了。

其实,用意不用力,是指用意识去支配行动,若是推手,那便是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做到随人而动,随屈就伸,而不是把意识片面地倾注到用力上去。

因为意识倾注与用力,则动作容易僵滞,这时呆力虽大而转动不灵,不但难以充分发挥太极拳四两拨千金、以小力胜大力的技巧,而且即使从养生保健和医疗效果上考察分析,也是不利于促进气血畅活的。

但以上所说的不用力,说的是意识的关注问题,而不是不要讲究劲力。拳谚说: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劲自到。

即如此,那就只须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而不必刻刻留心与自己的用力方面。

因为劲力是随着招法而生的。当然,这必须是积功而成的。

三、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至于48式太极拳的劲力,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即以柔为主,外柔内刚,柔中寓刚,刚柔相济。

历代太极拳家在劲力问题方面曾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如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 ...。

再如《太极指明法》说,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里有刚对。

但这里的 不用力,显然是指柔而无刚而言,所以是不对的。

这要从上、下句做全面的辨析,而不可断章取义。换言之,上文用意不用力是正确的,而此处指出绵而无刚的不用力不对,那也是正确的,两者并无矛盾。因此前者是指意识贯注之意向,而后者是指劲力之刚柔,所说的不是一码事。

四、力强十会,巧破千斤

杨澄甫先生还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的杂说一章中说:有说一力强十会有理,我说一巧破千斤不错!

近年来,在太极推手竞赛中,常见一些人由于训练不足,以致顶、抗等毛病严重。

在两力相抵的情况下,自然是力大者胜。这样力大的选手一时得势,一力胜十会的说法,又引起许多太极拳爱好者的重视。我们并非不要此一力,而是相对地重视一巧。

同时,此一力务虚是活力、内劲,而不可是牛力、拙劲。

杂说云:不要惧牛力,巧内功不能胜大力者何必练拳?千斤落空无所用矣!此足以说明,太极拳还是主张尚巧不尚力的。

不过,却不能因之认为太极拳是不用力的,否则把相对的道理加以绝对化,那真理也就立时变为谬论了。

至于力的性质,那更须判明,因为我们所要的是太极内劲,而绝非拙力僵劲。

五、用笔之力,不在于力

后,我们从古代学说中也可以找到相类似的论说。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功玉。书法与拳法虽分属文事与武术,但古来各种技艺,在某些基本原理方面是不无相通之处的。

而历史悠久的书学,对著书立说较迟的拳学来说,启示尤多。

如林韫在《拨镫序》中说:卢肇谓林韫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耳。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这席话与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的主张岂不恰合?

宋代书法名家米芾《海岳名言》说: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

这里所说的筋骨神气和锋势备全,都体现着自然流露的内在劲力,也即笔力。但决不是靠用力捉笔或刻意做作所能取得的。

因为越用力,笔越死;笔越死,笔力越弱,结果就不免弄巧成拙了!

48式太极拳虚实转换的规律

一、身体两侧对称部位的虚实相互转变

太极拳的各个拳式,从起势到定势,身体两侧对称部位(如左右手、左右足、左右腰眼等)的虚实,都要相互转变一次或数次。

一般说,两足承担体重的多少要相互转变,两手着力的大小要相互转变,外形的开合、意念的倾注也要相互转变。简单的拳式(如初收),两侧对称部位的虚实转变一次,复杂的拳式(如闪通背),转变两次或三次。

二、身体同侧手足的虚实上下相随

陈鑫在人身缠丝精图的注释中说:足之虚实因乎手,手虚足亦虚,手实足亦实。

就是说,身体同侧的手足,如左手和左脚(或右手和右脚),要么都是虚,要么都是实。

这是由于在拳势运行中,身体同侧手足的屈伸和内气的收放常常一致的缘故;是以同侧的手足而论,不是与异侧的手足相比。

比如:由倒卷脑式转白鹅亮翅式,当左掌从胸前下按,左脚退步后坐时,右侧的手足,上则屈肘收掌,下则屈膝提足,右手和右脚都是由实变虚。

及至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右掌向右额前方伸展时,右手和右脚又都是由虚变实。

还应指出,以劲力的传递方式说,身体异侧的手足是相互联系的。就是左足(腿)和右手(臂)相互联系,右足(腿)和左手(臂)相互联系。

如单鞭式,上面左手(臂)向左前推击为实,右手(臂)在右后防护为虚;下面左足(腿)前弓,左胯根和左膝窝圆撑,用力较小为虚,右足(腿)伸展蹬地,通过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到左手,用力较大为实。

所以有的拳家又提出:左手实则左足应虚,右手虚则右足应实。

三、前手和后脚常实,后手和前脚常虚

这是就技击发放时两手和两足着力的大小而论的。就是说,拳势向外发放时,位处前方的某只手和位处后方的某只脚用力常大,位处较后的某只手和位处较前的某只脚用力常小。

这里,两脚的虚实,不是以承担体重的多少做区分的标准,而是同两手一样都是以用力的大小做区分的标准。

即使如野马分鬃式,在成势发放时,前腿屈弓承担体重较多,后腿蹬伸承担体重较少,但是,后腿(后脚)的用力,却比前腿(前脚)较大。所以此时的后腿(后脚)也可不称之为虚,而称之为实。

四、虚实转变在太极圈中

太极拳的手足运动和内气运转均走圆圈。每转一圈,虚实就相互转变一次。半圈由虚转变为实,半圈由实转变为虚。

一般说,手足屈缩和内气向丹田回收的半圆,手足是由实到虚;手足伸展和内气从丹田外发的半圈,手足是由虚到实。

五、呼吸与虚实协调一致

练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呼吸与功作不可能完全协调。随着功夫的长进,呼吸与拳势的开合虚实,就会逐渐协调起来。

一般情况是:手足屈缩,内气向丹田回收,拳势由实变虚时,为吸气;手足伸展,内气由丹田外发,拳势由虚变实时,为呼气。拳论说的: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就是指此。

还须说明,太极拳行功时,有时为了突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殊作用,常常略而不提该部位的虚实变化,仅仅同身体另一部位的或虚或实并列对比,甚至只强调该部位宜虚或者宜实。

比如:项劲虚,足底实;胸虚,腹实;心虚,丹田实;手虚,足实等等。按照陈鑫的说法,这叫做上虚下实。又说:手心宜虚,手指和掌根宜实;足心宜虚,足趾,足掌和足踵宜实。

按照陈鑫的说法,这叫做中间虚,前后实。还有一些部位,如裆部(两大腿根之间)和腋部,只讲宜虚,从不讲实。不过,总的说来,太极拳行功时,虚实的相互转变是绝对的,是贯串始终的一对基本矛盾。

如果我们能把区分虚实的方法弄清楚,了解虚实转变的基本规律,一般说,就懂得了太极拳的虚实。

结语:48式太极拳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多加练习才能得以提高,以上讲的相关在内容希望大家好好理解,对于当中要点的理解和把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太极拳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会在练习过程中享受乐趣。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