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功巧练之详解

太极拳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加上自身完美的把健身与武术运动结合在了一起,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太极拳,这与健身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健身而去练习。

很多的太极拳的爱好者,会打着太极拳的套路但是打不出太极拳的内涵。

有人瞎练---只学会一些套路,不闻也不问太极之内涵,随便天玩玩,胡乱练练之人。此种对太极内功期望不高的练法,倒也不失不过,虽和内功无缘,但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负作用,运动一下肢体总比不动者好。

有人盲练苦练----指对太极内功期望很高很虔诚但又胡涂地怀惴一句"拳打万遍理自观"为信条,不再问其它,每天穷尽时间和精力十数遍地去练拳.姑且不问如此练法是否一定成功,但如此练法者有否计算过代价;太极拳提倡的是慢练盘,一趟架子少说十五分钟,多则一个小时.就算以十五分钟计,练三十遍即是四百五十分钟合七个半小时,还有练单式者,所需时间难以想像,专业人员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要养家糊口之工薪一族.如此练法,会否以五劳七伤为代价?会否影响家庭?会否影响事业?弄个"天下无敌"?不可能吧.需知"江山代有奇士在,武林永无第一人".故盲目苦练之法不值生活于现代之人所取。

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的功夫,这就需要用巧妙的方法去练习,那就是一个巧字。

巧练太极拳功应做到如下几点:

客观看待太极拳

学者应该知道人人身上一太极,只看认识不认识.太极拳只是大千世界中的客观事物,任何把太极拳神神化或简简化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因如果将太极看至天下无敌,自然会有自大难容,不求上进之心:如果将太极看至遥不可及,自然会有凡人难及的畏难情绪而有不敢奢求之心:又或者将太极拳简单地看作与一般的肢体语言运动无异,自然难有认真求学之心,终与太极无缘.

请教明师(书),弄通拳理

吾师云:"打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有明师身教当然当好,但有明书言传也是不错的.

1道家内丹学视为太极拳内气生产运作之理论基础;2中医经络学视为太极拳之窍穴路线基础;3西医人体生理解剖学视为太极拳之力学结构基础;4太极拳套路视为表现与执行太极内功之形架基础;5太极拳招式(推手)之技击含义视为太极拳内涵之传神基础.

宁可不练拳,亦要先练功

有一句话说,练拳如果不练功的话,到后就是一场空。

学者需知万事开头难.而太极拳之难就难在内处双修之-----主修内.因些只有外在之形架而没有内在之功力之太极拳被善意地称这"太极操".

太极殿堂虽不高至遥不可及,亦不会是低至随手可得地挂在半山间,学者一定要有信心,决心诚心和恒心地沿着上山之路(科学之练功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才能及至殿堂,得至太极之功,而后将太极之功寓入拳架之中去求真正意义之太极拳才能达至事半功倍之效果,否则能事倍功半者,命运尚算待你不簿,弄个与太极背通而驰,越勤越远就不好了.

实践与理论要反复锤练

学者需知俗语:"学拳容易改拳难"此话虽不假,但对于太极拳来说是不适用的.否则就不会有吾师公陈公发科为吾师冯志强改了七次拳之多的故事,亦不会有"一师带九徒,连师十个样"之感叹了.需知太极拳之成长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肯定自已又不断否定自已,滚动提高的过程,同样是一个从无到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过程.一成不变不合道,故亦不合太极拳.

比如:学者用"今天"之拳理去练出今天之功;感觉很正面,精神和肉体有了"莫明其妙之爽",自然很有兴趣练下去,达至"明天"功力提升了,精神和肉体有了"知其然之爽".便觉得今天的爽好过昨天的爽,再对照昨天看过的理论似乎理解深了一些,多了一个"更明白"自然更有兴趣地练下去;有了这个明白的练下去,功力又再提升,达至"后天",精神和肉体又感觉到出来了一个"知其所以然的爽".感觉又好过昨天前天之爽.对照原来看过的理论,心中"更清晰了";再练至随心所欲之爽.对照理论"更亮堂"------甚至有所共鸣,如是之感觉过程不断循环产生,功力自然不断地提高这正是太极拳引人入胜,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加入自已的思想,多用"悟"字诀

学者需知在习练太极功的过程中,悟"是很关键的,在继承传统练法的同时,需加入自已的思想去"感觉"去"悟",这样才能寻找到更适合自已的"练法"和更容易判明是非之"感觉".这样才能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将拳理由"心知"达至"身知"而达至"心更至"而"身更知",才能将传统的东西为已所用.否则,它山之石始终是它山之石。

上一篇1/1页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