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掏耳朵 常干这事男人耳朵里一圈白毛

来源:民福康健康

在我们的身上,有很多的器官,如果不仔细呵护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有时候你会发现耳朵里面长出了恐怖的白毛,这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关于怎么掏耳朵的相关知识,千万当心别掏出了白毛。

太恐怖了,耳朵内居然发霉长白毛

前几天一小伙说耳朵不舒服发痒、闷胀,且听力下降。于是来医院做耳部检查,检查后发现外耳道长出白毛。

既然是抠脚后用手抠耳朵导致细菌感染

据这位重庆小伙儿介绍,由于有时候在外奔波,脚脏了,他就用水冲下,湿哒哒地就换上家居拖鞋。1个多月下来,他就得了脚气,有时候脚痒难忍,情不自禁的用手去抓一下。偏偏这位小伙儿也很喜欢抠耳朵,这只手刚挠完脚,还没顾得上洗手,他就直接用同一只手去掏耳朵。

没想到,这位小伙儿的耳朵感觉很痒很胀特难受,听力也下降了,然后他赶紧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右耳里,长了一圈白毛,上面还结了一层痂一样的东西。它们把耳道给堵住了,所以,听力受到了影响。这些白毛,就是因脚气滋生出的霉菌。

外耳道为什么会长出了白毛?如果用抠脚的手直接抠耳朵,很可能是引发了外耳道真菌病。当外耳道潮湿、损伤,较易受真菌的感染。由于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狭窄的盲管,水一旦进入了耳道,是很难蒸发干燥的,如果这时用不干净的手去扣耳朵,细菌真菌等就很可能会乘虚而入,大量繁殖,而且还会引起炎症。

患有外耳道真菌病的患者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真菌侵入上皮后,可出现耳内发痒及闷胀感。当因炎症而致外耳道表皮脱落,与菌丝体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于鼓膜表面时,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合并有细菌感染而致上皮下层受累时,则可引起肿胀、疼痛及流脓。

如果病变感染了鼓膜,还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

防治外耳道真菌病的主要方法

1.平时应该保持外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

2.耳道进水后,清理干净;

3.治疗期间应该停止游泳等。

过度清洁会导致外耳道炎

人的耳朵分外耳和内耳,鼓膜外一直到耳廓等,都属于外耳。外耳的皮下组织非常少,几乎直接附着在软骨膜上,尤其是外耳道,就那么一层薄薄的皮肤,很娇嫩。

为了保持外耳道的干净,不生耵聍,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耳蚕,有的人喜欢用手或者挖耳勺掏耳朵,有的人觉得这样做不卫生,于是更讲究些,选择用棉签擦耳朵及外耳道。

殊不知,在用棉签擦外耳道的时候,很容易擦伤耳道上那薄薄的皮肤而全然不知,于是给细菌创造了侵犯的条件,炎症也就发生了。这是过度清洁造成的,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还会发展,甚至发生耳廓软骨膜炎,给病人带来相当大的痛苦,甚至造成耳廓软骨的萎缩。

温馨提示

外界的细菌感染是造成疾病的主要因素。许多的患者会出现瘙痒难忍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造成的流脓,因此应该注意耳部卫生,若是需要洗澡,应该注意方法,避免脏水进入耳朵,导致不良后果。

外耳道真菌感染的原因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当外耳道潮湿、损伤或长期使用广谱滴耳液时,较易受真菌,主要为曲霉菌感染。感染者耳内发痒或不适感,有时感奇痒。检查可见外耳道粉末状物或颗粒物堆积,甚至呈简、块状,真菌学检查中可发现菌丝体及孢子。

病因

在自然界中存在种类繁多的真菌,尤其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孳生繁殖更快。一些真菌侵犯人的外耳道,在下列情况可为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因素:

1. 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如由于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改变了外耳道PH值,有利于真菌的孳生。

2. 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中耳炎流出脓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真菌得以孳生繁殖。

3. 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都为真菌的孳生提供了条件。

4. 近年来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滥用,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外耳道真菌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酵母菌、念珠菌、芽生菌、曲霉菌、毛霉菌、放线菌、青霉菌等。

临床表现

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真菌侵入上皮后,可出现耳内发痒及闷胀感。当因炎症而致外耳道表皮脱落,与菌丝体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于鼓膜表面时,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合并有细菌感染而致上皮下层受累时,则可引起肿胀、疼痛及流脓。

检查

检查所见可因真菌种类及病变程度而异,常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烟黑色霉苔,如粉末状或颗粒物堆积,或绒毛状物附着,甚似发霉一样,有时呈简、块状。揭去苔膜后,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现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

诊断

根据外耳道所见,诊断多无困难。真菌学检查中发现菌丝体及孢子,即可确诊。同时做细菌培养,可了解合并感染的情况。

治疗

首先用消毒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真菌团块及痂皮,用干棉签拭干后,局部滴用抗真菌药液或薄层涂搽抗真菌软膏。

预防

保持外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

外耳道炎具体的护理方法

第一,我们在没有患有外耳道炎之前就要保持耳朵的卫生,特别是小孩子。如果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以及婴儿湿疹的话,就更加需要注意外耳道的干净和干燥了,要保持耳朵周围的清洁,而且不要经常用掏耳勺掏耳朵。

第二,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第三,洗澡、理发时,注意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盖菜、雪里红、咖喱)、腥物淡水产品、海鲜等。

第四,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第五,在患病之后,切忌水洗耳朵。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怎么清洁外耳道

人的耳朵分外耳和内耳,鼓膜外一直到耳廓等,都属于外耳。

外耳的皮下组织非常少,几乎直接附着在软骨膜上,尤其是外耳道,就那么一层薄薄的皮肤,很娇嫩。为了保持外耳道的干净,不生耵聍,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耳蚕,有的人喜欢用手或者挖耳勺掏耳朵,有的人觉得这样做不卫生,于是更讲究些,像严女士一样,选择用棉签擦耳朵及外耳道。

殊不知,在用棉签擦外耳道的时候,很容易擦伤耳道上那薄薄的皮肤而全然不知,于是给细菌创造了侵犯的条件,炎症也就发生了。

这是过度清洁造成的,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还会发展,甚至发生耳廓软骨膜炎,给病人带来相当大的痛苦,甚至造成耳廓软骨的萎缩。

有一些人是油性外耳道耵聍,不容易排出,有时会堵塞外耳道而发生炎症,一旦发现,患者一定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不要自行用挖抠的方式来解决。如果耳朵进水了,要采取变换体位的方式,使进水的耳朵朝下,让水自行排出。如果感觉耳朵里有脏东西,也不要用棉签擦,可以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耳朵的清洁与护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耳朵的护理,不要过度清洁,也不要不注意卫生,适当即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