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怎么捂 春捂要注意这些事情

来源:民福康健康

春季是在冬季和夏季之间的一个季节,对于季节的过渡是非常重要的。都说春捂秋冻,春天该怎么捂呢?小编给大家讲讲春捂怎么捂健康、春捂捂到什么时候以及春季饮食注意事项是什么。一起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春捂怎么捂

1.“捂”对时间

春天的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有时艳阳高照,有时又春寒料峭,身体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一般情况下,当白昼气温超过15摄氏度而且比较稳定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或染病了。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说的皆是这个道理。

2.“捂”对温度

是否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来说,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一会儿。中午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可适当减衣;出现“倒春寒”时,要恪守“春捂”之道;“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高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时,就不能“捂”了。如果两种极端天气交错出现,穿衣、脱衣就该勤一点。俗话说“急脱急着,胜似服药”,可谓春季穿衣的经验之谈。

3.“捂”要有度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外发,若内藏阳气过多,就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和皮肤等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所以“春捂”务必有度。

4.“捂”对重点

捂背: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捂腹:腹部是阴经积聚的地方,腹部温度太低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出现。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

捂脚:春天防寒照顾好头颈和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遗憾的是,现在很多青年,特别是年轻的女性,穿鞋露脚踝,过早穿上短裙、破洞牛仔裤、换上小船鞋,甚至露出小蛮腰,都会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春捂捂到什么时候

1、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父母应得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2、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3、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4、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1、春季重点为养肝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与冬天不同,春天需要养阳,所以需要从养肝入手。建议在春季的饮食中添加一些具有养肝、护肝、补肝的食物,对肝脏的健康有益。

2、饮食要均衡有营养

春季饮食要均衡有营养,不要偏食、厌食,也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影响肝脏的健康。因此建议在春季的饮食中,荤素要搭配合理,在食材的选择上,好是容易消化的食物。

3、少吃酸味食物

在春季的饮食中,建议少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味食物吃多了容易肝火旺盛,长此以往就会伤害脾胃。建议在春季多吃些甜味食物,有助于健脾胃。

4、饮食要清淡

春季的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一些比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吃完后,容易上火,这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5、多吃新鲜蔬果

在春季饮食中,建议多吃些新鲜蔬果,这些蔬果中含有的维生素含量比较高,种类也比较丰富。而春季是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吃这些新鲜的蔬果可以有效预防皮肤病。

结语:春捂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天气稍微暖和就开始脱掉厚衣服的话,就会导致疾病缠身。春捂也是需要看天气决定的,若是温度持续在十五度以上的话,就可以不捂了。春季是非常容易出现传染病的季节,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清淡,不可暴饮暴食。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