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运动 攀岩的运动装备都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健康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人会选择进行户外运动,其中包括登山、露营、蹦极、攀岩等运动。其中攀岩运动在青年人中较为流行的。那么在我们进行户外攀岩前,需要准备哪些攀岩装备呢?又有哪些攀岩技巧可以学习呢?今天就为大家一一的介绍。

攀岩运动就是人体在众多装备的保护下,通过自己全身的力量在岩壁上进行攀爬的一种运动。下面就具体讲解一些攀岩的基本装备。

主绳

贯穿攀登者、保护点和保护器的结合线。主绳是攀岩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主绳内部是缠绕在一起的多股尼龙绳,外部则包有绳皮(SHEATH)起到固定和防磨的作用。

主绳可分为动力绳和静力绳,它们的弹性不同。动力绳的弹性系数为6%~8%,100米的动力绳在受力80KG时可延伸6~8米。

这样攀登者在攀爬过程中脱落时会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减少冲力。动力绳是各种攀岩活动的主要用具。

静力绳的延展性很小,弹性约为2%,一般用于下降和探洞。只有通过UIAA或CE检测并带有其认证标志的主绳才可使用,不使用历史不明的主绳。

主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横向切割;不可踩踏或在地上拖拽,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纤维造成内部磨损;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和酸碱性化学药品;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定期淘汰;不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安全带

安全带穿在攀登者身上,承载因攀登者脱落或下降而产生的重量和冲力。安全带的腰带为受力部分,其余腿带等则为了舒适、便利而设计。

穿安全带时一定要将腰带从腰带扣反穿回去,否则受力时有拉开的危险。

反穿之后的带子头长度必须要在10cm以上,短于10厘米则要需换成长的安全带。攀登之前攀登者及保护者都要检查一下安全带是否穿戴无误。

只有腰带和保护环是承重的,其它部分不可承载人体重量;装备环的承重在5公斤以下。

腰带、腿带上带有宽厚海绵垫的安全带,舒适但笨重,适用于室内攀登、定线过程中;竞技攀登时需要轻巧型安全带;传统攀登或器械攀登时,要考虑装备环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适。

铁锁

铁锁可自由开合的金属环状物,将各类保护器械、装备连接在一起。

丝扣铁锁在扣紧螺丝时能使铁锁门锁定在闭合状态,避免了不慎碰开的危险;普通铁锁不带丝扣装置,重量轻、操作便利,可用于临时保护点,若使用普通锁做固定保护,须遵循双重铁锁且对开门的原则。

铁锁的纵向抗拉力大于横向抗拉力;铁锁门打开时,纵向抗拉力会降低;铁锁门是薄弱的环节,不可直接受力。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保持铁锁门闭合且纵向受力。

避免高空跌落或硬物撞击;这样会带来内部的裂痕导致铁锁作废。

先锋攀登等可能出现冲坠的情况下,攀登者应直接将主绳和安全带连接,不能使用铁锁作为中间环节。

使用UIAA或ICC认证的铁锁,铁锁历史不明不可使用。

保护器

当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保护器时,其特殊构造能增加摩擦力,使得主绳的制动端只需较小的握力即可控制受力端的较大重量。8字形保护器以前常用,但会使主绳反复拧转缠绕,ATC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GRIGRI,REVERSO等保护器在一定条件下会自锁,但一定要正确使用。

保证主绳以正确方式通过,分清制动端和受力端;对于不能自锁的保护器,使用中永远要握住主绳的制动端。

扁带

软性带状物,通过机械缝合或手工打结成为长度不一的闭合圈,提供保护器械之间的软性连接。

机械缝合的强度大于手工打结,但手工方式可自由调整扁带长度使其适合需要。移动中的主绳不可直接从扁带中穿过,否则,移动带来的摩擦热会损毁扁带。

架设固定保护点时可能用扁带连接两个或更多的临时保护点,此时须注意扁带的连接方式以区分主受力点和备用受力点;还要保证一个临时保护点失效时,不冲击其它保护点,不影响整体保护效果。

快挂

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铁锁成为快挂,使用时一端扣入保护点,一端连接人体安全带或主绳,带来操作便利。

快挂两端的铁锁都不带丝扣,存在不慎打开或收力压开的危险,所以只有一个快挂时,不能作为固定保护点使用。

先锋攀登或传统攀登的路线中使用快挂作为临时保护点,此时主绳的扣入方式和快挂开口方向非常重要。要求主绳从快挂与岩壁之间穿入,从外侧穿出,也就是说攀登者这一端的绳头在外侧。

若路线存在横向走向,快挂扣入端的铁锁门要朝向路线走向的反方向,比如路线是从左至右,铁锁开口须朝左。这样可防止脱落时绳子压开铁锁门。

岩石塞

规格、形状不一的金属制品,可放入岩缝、石洞、石桥等地形中并固定住,成为保护点。

以放置岩塞作为保护点需要丰富的器械经验,操作者必须非常谨慎,确保岩塞在可能出现的受力方向上不会移动或脱出。不带机械部件的岩石塞主要利用自身的各向不对称性和岩缝内部的形状变化,固定在岩缝狭窄处。

机械塞的形状大小可以调控,以收缩状态进入岩缝,弹开后即可卡住,操作便利,适用范围广,是攀登传统路线的上佳选择。熟悉各类岩塞的直径和适用范围将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必要时可在岩塞杆上进行标记。

岩钉

提供另一种建立保护点的方式;一头是楔形,通过敲击楔进岩缝提供保护力,另一头是环状,可连接铁锁或扁带。要提醒的是,敲入同一条岩缝的两个岩钉存在撬开岩石的可能。

膨胀钉

利用冲击钻和锤子,膨胀钉可打入整块岩石中,加上挂片就成为非常稳固的保护点。

挂片

一侧通过膨胀钉或螺丝钉固定在岩壁上,另一侧则可扣入铁锁或快挂,或接上扁带;是保护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镁粉袋辅助装备,镁粉可吸收手上的汗液和岩壁表面的水份,增大摩擦力。

抱石垫

抱石运动中的保护手段,提供缓冲和减震作用。抱石垫内部是两层或更多不同质地的海绵。上面是硬体封闭式海绵,下面是较厚的软体开放式海绵。软体海绵使脱落者下陷而不是分散压力,易挫伤手腕脚踝,所以抱石垫要硬体海绵层向上放置。

可能脱落的地方都需要抱石垫;若数量不够,保护者可随着攀登者的动作拖动垫子。

头盔

有效防止落石以及非正常脱落姿态带来的头部伤害。头盔要端正佩戴才能护住前额后脑及侧面。出现落石千万不要仰头观望或以手抱头,无处可躲时让头盔发生作用。

攀岩鞋

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大增加。从普通鞋到攀岩鞋是提高攀登水平的重要变革。

使用时应选择号码偏小的,穿进去将脚裹得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脚感,便于精确踩点和发力。攀岩鞋种类繁多,适应于不同的石质、岩壁角度以及不同的攀登方式.

攀岩的技巧

基本原则

技巧训练之根本在于建立资料库,其步骤可分为取得及练习两部分,两者间并无一定的先后顺序,攀岩者可同时进行。

第一阶段:取得资料库

此阶段旨在学习特定攀爬技巧,强调于摸索不同动作。人工岩场为佳之训练地点,因可反覆练习同一动作。由于大脑会不断记忆曾做过的动作,因此此阶段的重点在于仅让大脑储存有效率的动作。

训练的基本原则如下

1.在体能佳的情况下学习技巧,不应在疲劳的情况下学习新的技巧,因为肌肉疲劳或乳酸堆积时将降低身体的协调性。

2.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技巧,尽量以top-rope或于离地面近之抱石墙进行训练。

3.勿在恐惧的情况下学习技巧,由于新的技巧有可能得做出超出极限或不平衡的动作,唯有在心中无惧的情况下方能做出有效率的动作。

第二阶段:练习资料库中的动作

在赛时的心理压力下,唯有以常练习的动作或以直觉反应做出的动作方能使攀爬更省力。第二阶段的重点便在于反覆练习并熟稔第一阶段所学习到的技巧。

此训练之目的在于减少以下情况发生的机率,因疲劳而影响攀登技巧、因心理压力而使动作失去流畅性、因高度而产生恐惧感、于遭遇难关时动作变得缺乏效率。

总之,在几近攀登能力的极限时,选手往往难以做出技巧性的动作,一旦判断错误便仅有坠落一途。除非你能将资料库建立得十分稳固,否则新的技巧根本难以运用到实际攀登中。新技巧的练习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

整合上述两阶段

虽然须先学会特定技巧方能进行练习,但并不表示开始练习即等于停止学习新的技巧,因为没有一个攀岩者能具备100%的资料库。力量与技巧的进步是同步的,技巧能帮助力量的提升,力量增进后又可再学习更高深的技巧。

在一天的训练中,于体力较佳时可先学习新的动作,待稍微疲劳后再进行抗压训练,是具效率的训练方法。许多攀岩者当爬不上某一条路线时便结束训练,他们将不能完攀视为肌肉疲劳的唯一指标。

但肌肉疲劳仅代表力量训练的结束,并不表示不能继续进行技巧训练。疲劳时,仍可选择一些较简单的路线来训练技巧,前提是不依靠无效率的技巧来攀爬,此点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这并不表示初学者不能训练力量,而是应选择熟悉之路线或动作进行训练,以免爬得没有效率。

其次,对选手而言,极限攀登能力(red-point)之训练仅能占年度计画的一小部分,且是在资料库已相当稳固时。极限攀登能力的提升并不会有助于技巧抗压性的提升,除非你的记忆库已十分丰富。

因为在体能极限的情况下,是无法已较佳之技巧取代较差之技巧的。总之,想要提升攀登的技巧必须先花时间在学习及练习上,而不是一昧向高难度路线挑战。有效率的方法是在中等难度的路线上反覆练习,如此方能逐一修正自己的缺点。

结语:攀岩运动看似很简单,其实不然,它不仅要我们手部有力量,更要与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肌腱全面的配合,集中力量的向上攀爬。上文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攀岩技巧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在此小编也祝大家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