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怎么办 按孩子这里降温快

来源:民福康健康

孩子出现发烧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但是很多家长关心则乱,小孩发烧怎么办?如果孩子烧的温度不高不需要使用什么退烧的药物,发烧搓那个部位退烧快呢?我们都知道在孩子发烧的时候,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想要知道一定要继续看哦。

小孩发烧怎么办

一、物理降温

1、如果孩子出现发烧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酒精擦拭的方式,不过有一点要知道,使用酒精只带走局部皮肤的热量,这种退烧效果不好。

2、在室内的温度较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热毛巾敷住身体、洗温水澡等这样能让皮肤的血管扩张,这种退烧效果好。

3、这个时候你要给宝宝多喝水,排尿或是排便都是有利于降温的,如果小孩超过48小时未排便,可暂用开塞露。

4、不要给小孩穿太多的衣服,不利散热。

5、记住:一定要让小孩多喝水、奶或者米汤之类的液体。孩子发烧不喜欢喝水,家长应该想办法少量让孩子补充液体。因为即使服了退烧药,如果体内水分不足,散热不够,退热效果就不好。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退烧药就会失灵。

二、药物降温

什么时候要用药物降温呢?

如果小孩体温达到38.5℃就可以用药物来退烧。因为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38.5℃服用退烧药后,退烧药物起效时正好是39℃左右。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服用退烧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因为低热可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当小孩高热时,可使用两种退热药交替,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服泰诺林3—4小时,若体温再度超过38.5℃,可以服用美林;如果6—8小时后再升高,可以服泰诺林。如此交替服用。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呢?

1、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即使高热也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精神状况差,即使不发烧也应看医生。如果在发烧的同时,孩子显出非常难受状,服药降温后仍然非常难受,那就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

2、如果孩子仅仅是发烧,没有其他症状,那么,只要能够通过物理和药物降温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多给小孩喝水,保证排尿和排便就可以了,好在发热后24小时再到医院检查。

通常,你去医院时医生会要求给小孩验血。通过血常规确定小孩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果不是细菌感染不要用抗生素啊,因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小孩仅仅是发烧,没有其他不适,不要急着要求医生输液啊。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1、小孩发烧按摩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小孩发烧按摩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3、小孩发烧按摩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4、小孩发烧按摩太阳穴

按揉迎香穴可散风清热,宣通鼻窍。按揉太阳穴用两手食指或中指尖以一定的力度揉按双侧太阳穴60~100次。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颞部,眉外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按揉太阳穴可清头明目,通络止痛。

5、小孩发烧按摩合谷穴

掐压按揉合谷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掐压按揉60~100次。两手交替进行。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中点,即“虎口”处。取法:当拇、食指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

按揉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镇痛通络。

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额头贴退热贴

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也不错,还可以下地活动,家长可以用退热贴直接粘在孩子额头上,起到降温的作用。

头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烧不退,手脚也都很烫的话,就可以给孩子枕冰枕。具体做法是在冰枕上铺一个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冻伤孩子)。

然后枕在孩子头底下,这样可以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马上停止使用。

毛巾冷敷头部

发烧时用毛巾冷敷是家长们比较常用的方法,将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拧干折叠放在孩子的前额上,每五分钟更换一次。

注意:毛巾不可拧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温不可太凉,一般在20—30度为宜。

多给孩子喝水

孩子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孩子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结语:上面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宝宝如果出现发烧的情况怎么办,也介绍了一些治疗发烧的方式。如果已经有了孩子的父母,或者是第一次当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一下哦。宝宝平时的饮食也很重要。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