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脸上湿疹 教你如何防治湿疹

来源:民福康健康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那么新生儿脸上湿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果患上湿疹怎么办?湿疹如何防治比较好?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湿疹的相关知识,让大家了解了湿疹的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究竟在医学上是怎么介绍湿疹的呢?它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下面我们还是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如题,宝宝现在出生18天了,两边脸上长了湿疹,已经有4.5天了,这两天脖子上也长了两三个,请问什么药膏擦比较有效?你可以买清热除湿止痒洗剂个他涂抹和洗澡,平时按照以下来预防和护理。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衣着应宽大,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预防和护理

1、乳母及患儿忌食鱼腥、海味、辛辣、鸡、鹅、牛、羊等发物。

2、忌用热水或肥皂洗涤,如结痂较厚,先用植物油湿润,然后轻轻擦去。

3、患儿不易穿化纤或毛织衣,且不宜过厚。

4、忌用刺激性过强的外用药物。

5、不宜接种牛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比较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外用中药草本制剂,安全、无刺激,弥补了激素类药物的弊端,对婴儿比较适合。

出生后10-15天,多数宝宝在脸的上半部分的某一部位会长出小疙瘩。眉毛上沾有浮皮样的东西,前额的发际上长出2-3个小粉刺样的东西,或者脸颊上长出3-4个小红疙瘩,一晒太阳,就急剧增多,这就是湿疹。

这个时期的湿疹可以不处理。想用药者,用含有少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每天涂2次,好了之后马上停用。含有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效果更好,但不良反应也大,所以涂3-4天,好转之后,再马上换以前的药。

湿疹宝宝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持衣物整洁,还有皮肤的清爽。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好是选择适合湿疹、过敏宝宝的优博部分水解配方奶粉,配方是100%25部分水解乳清蛋白,分子小,比较好吸收。而且还含有DHA和AA这些对宝宝脑部发育有帮助的营养成分。既保证了宝宝不受过敏侵害,还能够保证脑部发育所需的营养。

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观察,母亲应避免进食这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吃豆制品等清热食物.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湿疹。好搭配部分水解配方奶粉,这个奶粉是专业的预防宝宝过敏的,完全部分水解乳清蛋白,分子小,易于宝宝吸收。含有益生元组合,增加宝宝肠道有益菌,能够减少过敏发生。

注意事项

清洁皮肤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洗干净。洗完后,擦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护理方法

1、尽量寻找过敏源,但往往有困难。

2、避免与剌激性的物质接触,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油脂。

3、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4、面积不大的湿疹可涂,不宜涂得太厚;对脂溢型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

保护皮肤

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擦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擦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修短指甲

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家长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戒口

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在戒口期间,一般性的治疗,如润滑膏或者中药,必须持续使用。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新生儿脸上湿疹的相关内容,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湿疹怎么办,知道了湿疹如何预防比较好,大家可以参考文中的做法为新生儿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产生这种病症。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