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是咋回事 这5个因素可导致血液变黏稠

来源:民福康健康

我们的血液在血管中流通,为身体提供养分,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血液变得黏稠,血液黏稠对血管的健康危害非常大,也是多种疾病的诱因之一,那么导致血液黏稠的原因有什么?身体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血液黏稠?

血液黏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高血糖

血液黏稠和血糖的升高有很密切的关系,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内缺少胰岛素,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导致清除甘油三酯的能力减弱,从而造成血液黏稠。2型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胰岛素抵抗,可将体内的脂肪组织大量分解,造成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因此产生过量甘油三酯,导致血液变黏稠。

2、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液黏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甲状腺激素有助于减少导致粥样硬化的脂蛋白颗粒,如果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导致肝脏中的胆固醇转化成胆汁的过程受到阻碍,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造成血液黏稠。

3、饮食不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饮食中过多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这些食物导致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从而造成血液黏稠。

4、运动量过少

运动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让血液流动的速度更快,从而减轻因为血液流动速度过慢导致的血液黏稠,但是现在很多人工作比较繁忙,运动的时间大大减少,体内的脂肪消耗非常小,也就导致了肥胖,血液也变得更加黏稠。

5、喝酒

酒精进入身体之后,会减慢甘油三酯代谢的速度,从而导致体内聚积过多甘油三酯,导致血液变得黏稠。

血液黏稠的症状

1、早晨起床后头晕

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我们的身体应该是神清气爽,如果早晨起来感觉头昏昏沉沉、晕晕乎乎,则有可能是血液黏稠的信号。

2、饭后犯困需要立即睡觉

对于普通人来说,饭后会有些犯困,但是这种困倦是可以忍受的,即使不睡午觉对下午的工作、学习影响也不大,但是对于血液黏稠的人来说,饭后大脑供应血液不足,会感觉非常困,经常睁不开眼,如果不睡一会整个下午都会感觉无精打采。

3、下蹲后感觉气短

肥胖患者出现血液黏稠的几率更高,这些人在下蹲时,会因为流入心脏的血液减少,而且蹲时血液变得更加黏稠,从而影响了血液循环,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无法正常转化,从而引起气短、呼吸不畅。

4、阵发性视物模糊

当血液黏稠程度高时,因为流通不畅,所以氧气和养分无法及时提供给视神经,从而导致视神经和视网膜短暂性缺血,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

结语:血液黏稠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是很多种疾病的诱因,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如果早晨起床后头经常晕晕乎乎、饭后困得不行、下蹲后感觉气短,一定要警惕血液黏稠,建议及时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血液黏稠的问题。

本篇文章版权归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