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 入伏后这七件事不要做

来源:民福康健康

现在的人们都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养生。现在夏季来临,天气炎热,这个时候,人们要注意养生方法。夏季入伏之后要多注意。那么,夏季要怎么养生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注意事项

不久坐不动

在夏天,人稍微活动就会出汗,长时间的坐着会让人供血不足,加重身体的乏力感和肌肉酸痛。在夏季不能完全不懂,要注意适当活动一下。

不对着空调

一身汗或者运动后大汗淋漓,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着凉感冒的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每天晚上好11点前入睡,每天睡够7个小时。适当午睡也是可以的,不过好别睡过头了,午觉保持在一个小时之内。

要吹干头发

在夏季,很多人喜欢洗完澡,头发还没有干就坐在空调房间。有时头发还没有干就睡觉,这样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因此,夏天也要吹干头发再睡觉。

西瓜解暑不宜多吃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的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不吃冰饮、雪糕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

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夏季养生方法

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对“晚睡”、“早起”,建议晚上10点之前就寝,早上6点左右起床。掌握“子午觉”原则,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要注意午睡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半小时就好。睡醒之后不要立即工作或者学习,这是因为睡醒后脑部供血不足,会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好静躺十分钟再起床。

饮食上增酸减辛

夏季,人体脏腑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上可以吃些酸的食物,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等,它们的酸味能敛汗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辛辣之物尽量少吃,因夏季阳气上升,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静心养气

夏天老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养心”。一是“戒燥戒怒”,老人要尽可能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气温过高时,好减少外出,避开中高强度的运动。二是饮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可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冬病夏治

三伏天日照时间长,自然界阳气旺盛,此时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可取得显著疗效。适合于“冬病夏治”的常见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此外,夏天也是利于中药外用的时节,如用中药煎汤洗浴,可以防治多种皮肤病。

总结: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夏季入伏之后的注意事项应该有所了解。除此之外,文中还为大家讲述了一些夏季的养生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各位在平时生活当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