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 拔罐操作不当后果严重

来源:民福康健康

对于拔火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对于拔火罐的功效你可能比较了解,甚至也已经体验过很多次了。但是你知道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吗?你知道拔火罐操作不当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吗?具体的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拔火罐又称吸筒。其实,传统火罐和现代拔罐器之间的功能并无太大差别,尤其是材料的差别,对于火罐的疗效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三个误区要明白,而且频繁拔罐不利养生保健哦。

拔火罐:弄清痛因再下手

对于患者在自己家里使用拔罐器,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带来的疼痛如腰脊劳损,或是扭伤,在患者明确病因并有医嘱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使用的,这样也有利于治疗。

但疼痛的原因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提倡人们在不清楚病因时就使用拔罐来自我诊疗,因为不对症的拔罐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贻误病情,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另外皮肤有破损,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适合使用拔罐疗法。

拔罐操作不当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物理疗法,其原理是利用机械的或者是加热的方法,来驱除罐内的空气,利用罐子的负压,来吸附患者的皮肤,进而在局部造成微小的皮下淤血,这种小创伤能刺激人体自身功能,但是一旦操作不当对身体造成危害。

分清体质

按体质拔罐进行补泻,否则会适得其反。

注意身体状况

有心脏病,严重贫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皮肤过敏,水肿,有血液疾患及有出血倾向者,患皮肤病以及孕妇、处于经期,还有过饱、渴、饥等情况,甚至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

有些部位不宜拔

肚脐、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破损处、静脉曲张部位、瘢痕处,乳头、骨头突出处均不宜拔。拔罐旧痕未消退前,好也别拔。

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

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

拔罐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根据病情拔罐,一般为轮流取穴为宜,一次不宜取穴过多。在局部瘀血尚未消退的时候,不可以在原部位重复拔罐哦。

拔罐时间应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及病情轻重缓急而定留罐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为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疱。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拔罐后不慎起疱,应及时涂烫伤膏,或去医院处理。

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脉微细无力等晕罐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注意保暖。

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或马上送医院处理。

用火罐:三个误区要明白

第一,拔火罐虽然对多种疼痛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作为一种中医辅助治疗方法也不是包治百病的。对于拔罐器产品说明上的功能介绍,没有经过医学临床实验的,无法证实其效果,患者对待这个问题要理性。

第二,针对市场上一些有磁疗功能的拔罐器,白教授说,人体自身带有非常微弱的磁场,附在罐内的磁铁磁力很强,会对人体自身磁场产生干扰。

如果使用过多的磁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害大于利的。他认为,对磁疗的宣传和追捧更像是一种时尚,因为在传统中医学理论中对磁的功能只有零星记载,并未真正形成体系。

第三,一些非医疗机构的场所如洗浴中心等也会提供拔罐、刮痧等服务,虽然方便,但建议好不要去,因为某些场所没有严格的消毒,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

拔罐前和拔罐后的注意事项

拔罐前和拔罐后的注意事项?拔罐前有什么是要提前准备的?拔罐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疾病治疗法之一,既可独用,也能多个配合使用,在治疗的时候,根据疾病的范围和情况判断。

拔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湿气证),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

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

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

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频繁拔罐不利养生保健

通常人们以为,有什么不适都可以通过拔罐来解决,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过于频繁的拔缺罐,会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拔罐时,因皮肤毛孔张开,阳气容易外泄,因此不考虑体质而频繁拔罐就容易损伤阳气,使人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劳怕冷,甚至腰酸腹泻等。

中医表示,拔罐不单考验技术,还应坚持适度原则,过于频繁的拔罐不仅无益身体健康,反而有损阳气,不利养生保健。

据了解,拔火罐具有疏通经络、行血祛淤、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尤其对风寒湿痹引起的急性疼痛、筋骨酸楚等不适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拔罐实际上是一种泻法,在负压作用下使经络部位的局部皮肤充血,把淤血、痰涎、水浊、邪火等病理产物通过皮肤毛孔中吸拔出体外。

但拔罐时,因皮肤毛孔张开,阳气容易外泄,因此不考虑体质而频繁拔罐就容易损伤阳气,使人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劳怕冷,甚至腰酸腹泻等。

对一些长时间的疼痛、慢性疲劳,拔火罐疗法并不合适。专家表示,老年人大多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拔罐疗法不宜作为日常的养生手段。即使是体质较好的中年人,也不能每天都拔罐,治疗疾病可隔日一次,预防保健则宜一周两次。

结语:看了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于拔火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了,小编建议大家,拔火罐虽然疗效很好,但是不可以经常拔火罐哦,治疗疾病可隔日一次,预防保健则宜一周两次哦。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