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 了解经络健康从内而外

来源:民福康健康

经络的产生历史是很久远的了,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地的发展得到了完善,很多人都崇尚中医经络的养生方法,因为它可以根除疾病的本身,而且副作用也是很小的。今天小编就l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关于经络养生的知识。

目录

1、什么是中医经络 2、男性中医经络养生

3、女性中医经络补血穴位 4、腹痛中医经络疗法

5、美容养颜中医经络穴位 6、中医经络按摩预防痴呆

7、儿童中医经络按摩 8、中医经络调养提高睡眠质量

什么是中医经络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路径,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一般认为,其形成与疾病的症候、针感的传导、按摩和导引的应用以及古代解剖知识的结合等有关。

这一理论与脏腑、气血等基础理论一起,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系统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和脏器,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曾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的重要性,可理解为经络系统有三方面的功能: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在病理方面,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

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防疫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种整体的医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自觉地应用当时的科学,即五行(金、木、水、火、土)。

与天文地理中的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地脉及天人合一思想等取得的丰硕成果。

经络在哪里

《黄帝内经》讲人体有经络,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经络看不见,它到底在哪里呢?人与人之间是有安全距离的,在人体内部细胞与细胞也并不是亲密无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缝隙就组成了经络。

人体内部经络纵横交错无处不在。经络通道起什么作用?

经络是人体输送营养的主渠道,也是细胞排泄废物杂质的通道。

全身细胞需要的营养在经络里传递,全身细胞代谢产生的垃圾通过经络运出。经络里走的是什么?经络里走的是人体的组织液。

什么是组织液?人体和外界地球一样有三山六水一分田,人体重的60%是水。

40%的水在细胞里,5%的水在血液里,其余15%流动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经络通道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称为组织液,也叫体液。

组织液里有什么?组织液里有人体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尤其包括各类活性菌,还有清除体内垃圾需要的清洁剂。

人体经络就像现代化城市里的道路交通。道路上跑的是什么?是汽车;汽车里装载的是什么?

是生产和生活物资;送到哪儿?送到需要的部门和单位;道路越通畅,城市的物流、信息流越发达。

在我们的人体内,经络越通畅,细胞活力越强:经络里流动的是什么?

是组织液;组织液里有什么?有营养;送到哪儿?送到全身各个脏腑和器官。

经络运行的动力是什么

经络运行的初级动力,依赖食物在消化系统里释放的热量和气体。这些热量和气体持续时间比较短,推动组织液向周围扩散。

经络运行的终极动力来自膀胱化气。膀胱化气推动组织液周流全身,供给细胞营养,营养供应及时,人体世界就充满灵秀气质。

膀胱是干什么的

现代人只知道它是一个储尿器官,殊不知它的重要功能关系人的生老病亡。

《黄帝内经》讲:膀胱主化气、司百川。膀胱化气打通经络,给全身细胞输送营养。

祖先在《内经图》中把膀胱比喻为人体中的一口锅,叫半升铛内煮山川。人体主要的营养供应源是膀胱。

膀胱是怎么化气的

膀胱是人体内水的加工总厂,是体液的平衡器。人吃进食物以后,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肠体细胞的加工,生成细腻的物质释放到腹腔里形成液体。

腹腔里的液体被膀胱吸纳下来,经过膀胱的加工,一部分清净的物质转化成气体,进入经络,成为用来供应全身细胞的主要食物,这些气液就是人体的组织液。

经络循环带回细胞排泄的废弃物,由膀胱回收,膀胱再加工之后体液中那些浑浊不清、有害无用的物质通过尿道排除体外。

膀胱化气的同时,从水中分解出氧气,营养物质和氧气一起供应细胞生存和繁殖。

所以说,膀胱又是人体的造氧机,它能补充血红细胞携氧的不足。

器官得到及时、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就能维持正常的功能。

膀胱化气需要什么条件

膀胱化气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充足的生物电作动力,第二要有种类齐全的细菌作原料。

膀胱在生物电的作用下才能把液体加工成气体,肾是人体强大的发电场。

肾过滤血液的同时产生电能,血红素燃烧的过程就是发电的过程。

肾所发的电,通过输尿管送到膀胱里来,正负极一对接膀胱就有了充足的动力能源。

膀胱有电开始旋转,将体液气化生成更精细的营养物质供应全身。

膀胱加工的组织液当中应该含有360种活性菌。人体的骨细胞、淋巴细胞以细菌为食物。

菌种齐全,菌群丰富,组织液营养就是全面的,人体山川秀美才有保障。

细菌在哪儿生活呢?细菌主要在大肠里繁殖。细菌繁殖能力很强,大肠细胞把细菌加工成精细的活性物质,释放到腹腔里供给膀胱,膀胱加工就有了原料。

经络是怎么循环的

人体经络分阴阳,阴经流注于肌体内里,阳经流注于肌体浅表。

经络循环离不开电,每一个脏腑器官都发电,但电能大小不一样。

器官自身的生物电旋转,使阴经的组织液内行被吸纳流回到器官组织周围,滋养器官并且为器官发电降温。

器官周围的组织液又在肾电的作用下流入阳经,参与全身体液大循环。这就是电行带动气行的道理。人体经络循环从膀胱开始又在膀胱处结束。

经络为什么能决生死处百病

如果经络不通了,就会有一部分组织液长时间滞留在身体某处,36.5℃的组织液,里面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滞留不动24小时不就变质了吗?

细菌过度繁殖就引发了炎症;同时相邻区域的细胞长时间得不到组织液,细胞与细胞之间失去了液体的间隔保护。

挤压碰撞在一起相互摩擦,就引发了疼痛,这就是中医常讲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

鼻炎、肩周炎、关节炎、肾盂肾炎、心肌炎、心绞痛等症,都与经络不通有关系。

经络不通,细胞需要的营养送不到,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

骨细胞得不到营养供应,会发生挪位转移,骨腔长刺引起骨质增生和椎管狭窄,同时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血液病接踵而来;

男性中医经络养生

1、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体抵抗外来侵害时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活力都和维生素有关。

因此,秋季感冒流行季节,别忘记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剂,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橙子。

为使呼吸道黏膜经常保持湿润,还要补充维生素A,佳来源是茴香、胡萝卜和甘蓝。此外,经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们富含维生素E.

2、按摩3个穴位

通过对3个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秋季容易出现的上火、炎症,提高免疫力。

这3个穴位分别是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出的椎骨下方)、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所形成的肘横纹外端。

再向外移1.5寸处)、风门穴(大椎穴向下移两个骨节,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处),可以用中指指腹对各穴位按揉 2-3分钟。

3、经常进行温和的运动

寒冷天气易患的疾病都和心肺有关,心肺健康可以降低秋季的发病率。

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温和运动指在运动中心率达到大心率(220减去自己年龄)的60%-70%。

例如25岁的人大心率是220-25=195,锻炼时心率要控制在19560%至19570%之 间,即117至137之间。健身专家推荐的运动是健走、游泳、慢跑。

4、每天洗手上限8次

科学研究发现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小时,在硬质物体表面能存活72小时。

感冒的人摸鼻子时,手上便沾上了感冒病毒,它们随手被带到任何地方。

经常洗手可以大限度地降低患呼吸道感染和流感的风险,但不能指望用肥皂洗一次手,就能一劳永逸地将细菌灭杀,只能逐次地冲洗掉。

5、秋季多睡1小时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体内的两种免疫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睡眠不足则会使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生病几率随之增加。

秋季气候变冷,是疾病的多发季节,睡眠时间要多增加一小时,以便免疫系统能从忙忙碌碌和精疲力竭中休整过来,第二天早上醒来觉得精神舒畅。

女性中医经络补血穴位

一、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基础的动力;

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二、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

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

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

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推荐阅读公鸡壮阳补气母鸡补虚养血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六、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七、髀关穴

髀关穴(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

此穴用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而用针。推荐阅读关元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多按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另外多按此养生穴位,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

八、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胆经和胃经交会穴。

功效: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按摩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肾虚缺血导致的牙痛:隐隐作痛、时痛时不痛、日久不愈,伴有牙龈萎缩、牙浮齿动、腰膝酸软。(按摩时配合颊车穴、肾腧。)

胃火导致的牙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腮部肿起、口渴口臭、咀嚼困难。(按摩时配合颊车穴、支沟、胃腧。)

九、期门穴

期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太阴、厥阴、阴维诸经之会处。

功效: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常按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

十、章门穴

章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厥阴、带脉会合之处。

功能:疏肝健脾;调节五脏气血,使五脏之间相互协调。

脾脏不好的人按摩此穴有疼痛感。艾灸章门及期门、足三里、内关,可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腹痛中医经络疗法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

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

2、揉按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中医认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是肝经上重要的穴位,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痛经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以致不通则痛,揉按该穴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功效: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调经止痛。

4、点揉子宫穴

按摩方法: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5、点按足三里

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宫寒痛经可用艾条悬灸。

功效:常按足三里,胜过喝鸡汤的通俗说法广为人知,特别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体弱女性,点按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按摩防治痛经的手法应在经前一周左右开始,其治疗目的是疏经通络,引血下行,使经行通畅,当月经来潮后便要停止手法按摩,待下一周期再进行治疗。

如果经检查发现还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还应同时进行专科治疗。

美容养颜中医经络穴位

足三里

足三里可谓是女人养颜的第1大保镖了,为什么这么说?足三里属于胃经,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位。

脾胃是后天之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和水,都要经过脾胃运化出营养,然后供应全身。

脾胃在身体里的作用,就好像是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工作不正常,食物供应不足,身体就会忍饥挨饿,进而容颜憔悴、面色无华。

人的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的疾病、妇科疾病、虚劳羸瘦、诸虚不足等,都有可能因为脾胃功能不好而引发.

所以,但凡由于脾胃功能不足引起的健康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保健、治疗。人体好比一个摩天大厦,脾胃就是大厦的根基,脾胃好,人的健康才能根基永固。

足三里就是脾胃的贴身保镖,所以,爱美的女士们要用好足三里。足三里在哪里呢?你可以坐着找它。

先正坐,膝部成直角,用自己的手掌按在与手掌同侧的膝盖上,虎口围住膝盖上缘,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朝下,食指按住膝盖下的胫骨,中指尖处就是足三里。

这个穴位很好用,没事了按揉按揉就行,不用在意按摩的手法和次数。也可用艾灸。

买根艾条,然后将艾条点燃,点燃的一端对着足三里,离皮肤3厘米左右远,以该处皮肤感到温热为度,每次灸15分钟左右,可以经常灸。

血海穴

女子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可不养血补血。怎么养血呢?除了日常注重饮食营养,保证生产血液的物质供应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穴位。

血海就是个养血补血的明星.血海属于脾经,中医认为脾统血,该穴位是血所汇集之处,统治各种与血相关的病症,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血海怎么找呢?它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取穴时可仰卧床上,用力伸直腿大腿和小腿,髌骨内上缘往上2寸处有一块鼓起的肌肉,该肌肉的中点处就是血海。

怎么使用血海呢?简单的就是自我按摩,没事的时候经常揉按就可以了。

太溪穴

我们先来看看太溪这个名字。太,是大、多的意思;溪,是溪水。合起来的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

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那句话吗?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

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在人的五脏六腑中,肾属水,藏精.

如果肾虚,身体里的水不足以控制住火,心火旺盛,人就会出现诸如失眠、上火、口渴、便秘、皮肤干燥、面色晦暗等一系列问题,养颜便无从谈起。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就好像是储藏肾气的仓库,人体肾气不足,从仓库里调拨就可以了。所以,美女养颜,不可不用太溪。

另外,太溪也是补元气的大穴,常用太溪,人体元气充足,整个身体状态都会好。

太溪的位置很好找。它在足内侧,足内踝的后方。跟腱与内踝尖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太溪。

太溪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按摩和艾条灸都可以。没事的时候就多按摩按摩,或者用艾条灸15分钟,经常艾灸它,自然肾气充足,面色红润水嫩。

神门穴

神门,听名字就知道,它是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神门属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藏神,凡是与神志有关的各种健康问题都可以用神门治疗。

神门是心经的原穴,其作用大约相当于储藏心经之气的仓库。现代女士,工作压力大,常常会有一些神志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健忘、烦躁等,时间一久,人便会神疲乏力、容颜憔悴。

怎么办呢?养心安神啊,神门这个穴位保镖就可以随时派上用场。

神门在哪里?它在手腕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其后缘向上能够摸到一条大筋,其外侧缘与手腕上靠近手掌的那条横纹的尺侧端(小拇指那侧)的交点处就是。

经常按揉神门,既安心神,又养容颜,一举多得。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女士用上面的几个穴位保健养颜,不必每次把所有穴位都按摩完,可以随机抽一两个按摩,经常按摩就好。

中医经络按摩预防痴呆

现在老年人得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越来越高了,已经演变成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

研究证明,失落、孤独、气怒、悲观等不良情绪长期刺激个人,将导致其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免疫机能下降、老年性疾病加重,尤其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待人接物应豁达大度,说话行事要光明磊落,想得开,少生气。

1、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该穴有改善脑血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2、按摩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好。

3、按摩双侧风池穴,翳风穴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处。此组穴可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4、刺激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循行可以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刺激此部位,可直达脑府,使头脑清利,浑身舒爽。

以上个穴位,早晚各按摩一次,一次20分钟,可交替使用,每次任取一组,长期坚持,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到耄耋之年,仍能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反映敏捷,大家不妨一试。

上面介绍的几组易学易懂并可促进脑血循环的穴位按摩法供老年朋友学习,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为什么要学习?近调查显示,我国北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3.96%,经过对痴呆既往病史的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占多数,经络穴位按摩防老年痴呆的做法已经迫不急待。

儿童中医经络按摩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聪明又健康的,而这个就是要我们的宝宝有一个健康体质,多按摩儿童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这也是一个方法,但是因为小孩子的各项身体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善。

对于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难免身体素质都很差,而有研究表明平时的时候如果我们多按摩儿童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的,下面就一起和小编动起来吧!

多按摩儿童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

脸部

因为小孩子的皮肤都是光滑细腻的,特别是脸上的皮肤也是红红白白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在脸部按摩的话。可以适当的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润肤油,这样不会让孩子感觉到刺痛感,还可以缓解宝宝莫名其妙哭闹的情况。

胸部

这个尽量的要让孩子呆在一个温度比较适宜的地方,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否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疾病。

按摩的时候力道一定要适中,在宝宝的心口处轻轻的推压扩散至两边,这个是可以保证宝宝的呼吸顺畅的。

腹部

用手掌的外端(朝向自己)轻抚宝宝的腹部,两手交替做摇桨般的动作。用指尖在宝宝腹部由左向右漫步。

用右手在宝宝腹部由上往下画一个I,由左至右画一个侧写的L,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U.

四肢

将宝宝的小手(腿)抬高,轻压腋下数次。双手围绕宝宝的手臂(腿),轻轻揉捏,并朝相反方向上下移动。

双手手掌夹住小手臂(腿)上下搓滚。此法可以增强宝宝的灵活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因为宝宝的肢体都是比较柔软的,所以 家长在按摩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力道,不能让孩子感觉到不适。

当然如果孩子拒不配合的话,家长尽量的多诱导孩子,毕竟按摩可以给孩子带来一个健康的体质,所以要想宝宝少生病,就给孩子按摩吧。

中医经络调养提高睡眠质量

中医经络调养提高睡眠质量:失眠是慢性病,中药、针灸等具有安眠药所没有的、既不成瘾也不产生依赖性的特点。

故失眠症者选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治疗,效果明显。符合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可尝试中医保健疗法。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医经络调养提高睡眠质量吧。

刺激耳穴、足穴

耳穴压丸法

选穴:神门。材料:质硬、表面光滑的小圆粒(多用王不留行子,药店有售)、胶布(剪成0.6厘米0.6厘米大小数块,备用)。

方法:先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剪好的胶布中央,用75%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廓,然后将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加压力。

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天,贴压期间,要每天自行按压2-3次。

足部按摩疗法

每天睡前半小时,赤足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也可选购简便的塑料健康路)走约5-10分钟。

提高睡眠质量法宝: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

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中医经络调养提高睡眠质量

针药齐下

如果出现失眠症状,连续两周以上,经过以上治疗仍不缓解,并有头晕胀痛、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白天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时,那就要服药治疗了。

措施:滋阴降火,静心安神。中药选方采用以黄连、黄芩、白芍、鸡子黄等为主的黄连汤。

方中黄连、黄芩降火,白芍、、鸡子黄滋阴,共同起到清心安神之功效。

针灸选穴:以心经及肾经穴位为主,如神门、内关、照海、大陵等,针刺以泻心经、补肾经、安神为法。

前面介绍的轻症失眠疗法仍可配合使用,作为辅助治疗。

提高睡眠质量法宝: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

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中医经络的相关的知识介绍,大家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大家在忙碌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了自身的健康,给自己经常做些经络的养生方法。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