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防治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健康

耳鸣的确是件让我们感到头痛的事情,但是患有耳鸣的人又是比较多的,所以大家都想知道耳鸣怎么治疗,以及在治疗的过程中,哪些是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我们发现自己有耳鸣的症状的时候,要去做哪些检查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做个解答吧。

耳鸣的防治

如何预防耳鸣?预防和治疗耳鸣的方法有哪些呢?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阅读本文吧。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於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耳鸣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为防止耳鸣加重,耳鸣患者要注意以下会使耳鸣加重的因素:

克服不良习惯

我们要减少喝咖啡和酒,因为咖啡因和酒精常常会使得耳鸣变得严重的。抽烟的话,会使我们的血氧下降,而我们内耳毛细细胞却又是对氧非常敏感的细胞,所以这个时候缺氧的话就会对毛细细胞造成很大的损害,所以我们也不要抽烟。

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

受到意外事件突然强烈地刺激可触使耳鸣发生。情绪或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忧郁、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均可以加重耳鸣,而耳鸣本身又可使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相互影响,出现恶性循环。轻松、愉快等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可减轻或缓解耳鸣。

慎用特殊药物

耳鸣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就诊时,请不要忘记告诉您的接诊医师,您已患有耳鸣。因为有些药物会使您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

远离噪声

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

耳鸣怎么治疗

发生耳鸣应避免导致可能的致病因素

如果我们在吃什么药的时候,感觉到耳鸣的话,就要立刻停止吃药。对于一些经常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一旦出现耳鸣,我们就要考虑是否换个环境。贫血、高血压的病人发生耳鸣的话,就说明自身的病情开始恶化了,这时候就要警惕了。

配戴助听器,可提高听力并掩蔽耳鸣

对于耳鸣伴有有听力下降的人,配戴助听器是好的方法。助听器不仅可以提高听力,也可以把环境中的噪声放大,这样就掩蔽了耳鸣的声音。但是对于只在夜晚安静时出现耳鸣的患者,配戴助听器的方法不大适用。

耳鸣掩蔽法,利用调频收音机或耳鸣掩蔽器来实现

睡觉时将调频(FM)收音机调到两个电台之间的位置上,它会发出丝丝之声来掩蔽耳鸣;或者使用专用的耳鸣掩蔽器,它可以发出与耳鸣相近的窄带噪声,从而掩蔽耳鸣,掩蔽声强弱可以自己来调节。

耳鸣患者也可以坚持采取药物治疗

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神经营养药如ATP、辅酶A等改善内耳组织能量代谢的药物及调节植物神经药物如卡马西平、西比灵、利多卡因等能抑制听觉系统的异常兴奋活动。

中老年搏动性耳鸣的处理

可以用按压颈总动脉方法观察耳鸣是否消失。睡眠时发生搏动性耳鸣,可能与颈部扭转造成血液出现淌流有关,适当地调节头位和枕高,会有一定的好处。

耳鸣患者应到耳鼻喉医院接受专业检查。确定是否患有中耳炎或耵聍栓塞;当耳鸣与颈部血管有关时,应排除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等因素;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试用血管扩张药物和降低血脂的药物,改善内耳循环。

耳鸣的病因是什么

其实耳鸣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其它疾病诱发的一种症状,这种症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仍然没有一个快速有效的方式可以彻底治愈耳鸣。但是患者也千万不要灰心,每一位耳鸣患者只要学会如何与耳鸣和平共处,是可以控制住它的。

耳鸣的发作通常有诱因,而且诱因复杂多样。

(1)颈性耳鸣、官能症性耳鸣、咽鼓管阻塞性耳鸣、肾虚性耳鸣、药物性耳鸣、噪音性耳鸣等。

(2)有的人精神紧张或精神受创后也容易耳鸣。

(3)有的人过度疲劳后也会耳鸣等等。

(4)有许多人因为耳鸣而抑郁、担心、烦恼,个别病人甚至有轻生的想法。

耳鸣患者若能了解导致自己耳鸣的各种原因,到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导致耳鸣的各种诱因,就能减少耳鸣发作的频率。

从耳鸣诱因看,其发生因素多样,归结起来与情绪、作息、饮食、疾病等有关系

(1)日常生活中精神、情绪调理必不可少,心情舒畅能缓解耳鸣的发作。

(2)少食肥腻甘辛辣食物等温燥食物,注意劳逸结合。

(3)临睡前不喝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

(4)夜间耳鸣严重者,可睡前用热水泡脚。

(5)对于重度耳鸣导致耳聋的患者,建议配戴助听器。

出现耳鸣大家不要过分担心,但是也不要过于轻视,应该找出自己耳鸣的原因,然后进行治疗。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耳鸣的病因和一些注意事项,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

结语:耳鸣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听力,同时还会使我们的嗅觉减退,知道完全没有,同时还可能一起中耳炎等多种疾病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及时的预防耳鸣,要远离噪声,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等。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