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决定你爱同性

来源:民福康健康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同性恋的现象,不知道是因为发展太快,还是因为社会的风气变了。那您知道基因决定你爱同性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就让三九小编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基因突变的知识,感兴趣的您还等什么哦,赶快来看看吧。

基因决定你爱同性

曾经有一位科学家对小鼠做了件不正常的的实验:他除掉了小鼠的某个基因,这只可怜的雄性小鼠就变成了大家口中所谓的Gay,它对对雌性小鼠真的是视而不见,然而却对弟兄们穷追不舍,甚至是不到梁山非好汉的势头呢。

然后,科学家把因为这个基因被敲除而缺少的物质直接注射到小鼠的大脑里,于是小Gay鼠又一下子被掰直,放弃男鼠改追女鼠,一往无前地OOXX去了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

一是科学家都爱折腾小白鼠;

二是实验还说明了基因对哺乳动物的性取向有多重要,基因可以决定动物的性取向。

此项工作发表在新一期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

韩国科学家在2010年报道,胚胎期去除雌性老鼠的一个特殊性基因FucM,可使雌性老鼠变成拉拉它们拒绝异性的求爱,并试图与同性交配。

原来,FucM基因影响了雌激素水平,进而使大脑受到影响。

在1993年美国科学家研究队海默等人的一项调查更加让人关注,他们研究了40对同性恋兄弟各自的DNA,发现同性恋者和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在他们的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有个叫做Xq28的基因决定了他们的性取向,研究证明基因是可以决定人的性取向的。

同性恋更爱孩子

如果性取向是通过基因遗传而来,那么无法繁殖下一代的同性恋者,其同性恋基因如何遗传下去呢?

其实,导致个体不育的基因,就不能在进化中生存的观点,只是进化论初学者的想法。

可以先举一个反例。大家都知道,工蜂是蜂王的姊妹/女儿,她们是不育的,那么她们构筑蜂巢、采集花蜜的基因如何延续下去呢?

答案只有一个

决定这些行为的基因来自于根本不会筑巢采蜜的蜂王和雄蜂。可为什么蜂王携带这些基因,却不表现这类行为呢?

那是因为这些基因没有表达。导致基因不表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抑制,或者本身就是隐性基因。

回到同性恋基因如何遗传的问题上来。目前已经有不少具有说服力的研究,在不断揭示同性恋基因的遗传之谜。

2004年,意大利科学家报告,同性恋者的母亲有更强的生育能力,且差别相当显著男同性恋的母亲平均拥有2.7个孩子,而异性恋男人的母亲平均只拥有2.3个,在其姨妈身上也具有类似的趋势。

这样就弥补了男同性恋者不能生育的劣势,使同性恋基因通过家族中特别能生养的女性同胞延续下去。

2010年,加拿大的科学家提出了另一个解释亲族选择学说。

他们在太平洋中的萨摩亚岛上展开实地研究,结果表明,男同性恋更多的关爱亲族子女,比如他的侄女或者外甥,由此促进自身的种族延续。

为了弥补自身没有后代的劣势,萨摩亚岛上的每一位男同性恋都可能间接地促进侄女、外甥的数量增多2个左右。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一位超级大爷或者超级姨妈,可真是有福气了呢。

同性恋的成因依然没有定论,但有两点可以肯定

第一,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其性行为的作用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以繁殖为唯一目的;

第二,同性恋基因不会丢失,它已经走过了生物进化的漫漫长路,如果会被淘汰的话,它早就已经没了,不是吗?

基因突变

特性:不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的突变,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突变,都具有随机性、低频性和可逆性等共同的特性。

普遍性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各物种中普遍存在。

随机性

T.H.摩尔根在饲养的许多红色复眼的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色复眼的果蝇。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在发生这一突变的个体上、在发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

以后在高等植物中所发现的无数突变都说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在细菌中则情况远为复杂。

在含有某一种药物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往往可以得到对于这一药物具有抗性的细菌,因此曾经认为细菌的抗药性的产生是药物引起的,是定向的适应而不是随机的突变。

S.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在1943年首先用波动测验方法证明在大肠杆菌中的抗噬菌体细菌的出现和噬菌体的存在无关。J.莱德伯格等在1952年又用印影接种方法证实了这一论点。

方法是把大量对于药物敏感的细菌涂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表面,把这上面生长起来的菌落用一块灭菌的丝绒作为接种工具印影接种到含有某种药物的培养基表面,使得两个培养皿上的菌落的位置都一一对应。

根据后一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个别菌落的位置,可以在前一培养皿上找到相对应的菌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看到这些菌落具有抗药性。

由于前一培养基是不含药的,因此这一实验结果非常直观地说明抗药性的出现不依赖于药物的存在,而是随机突变的结果,只不过是通过药物将它们检出而已。

稀有性

在第一个突变基因发现时,不是发现若干白色复眼果绳而是只发现一只,说明突变是极为稀有的,也就是说野生型基因以极低的突变率发生突变。

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突变率用每一配子发生突变的概率,也就是用一定数目配子中的突变型配子数表示。在无性生殖的细菌中,突变率用每一细胞世代中每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也就是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分裂一次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表示。

可逆性

野生型基因经过突变成为突变型基因的过程称为正向突变。正向突变的稀有性说明野生型基因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突变基因又可以通过突变而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过程称为回复突变。

从表中同样可以看到回复突变是难得发生的,说明突变基因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

少利多害性

一般基因突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被淘汰或是死亡,但有极少数会使物种增强适应性。

不定向性

例如控制黑毛A基因可能突变为控制白毛的a+或控制绿毛的a-基因。

有益性

一般基因突变是有害的,但是有极为少数的是有益突变。例如一只鸟的嘴巴很短,突然突变变种后,嘴巴会变长,这样会容易捕捉食物或水。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对基因决定同性恋是真的呢?是不是已经对基因突变有所了解了呢?我向您应该已经知道了吧,那小编也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哦。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