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技法怎样进行练习

来源:民福康健康

太极拳的动作基本都是以中正、安舒、轻柔、缓慢为主要的特点,当然吴式太极拳也不例外。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吴式太极拳的技法练习,一起跟着小编学习一下吧!

吴式太极拳技法

一、对人体静型技法的要求

(1)斜中寓正

吴式太极拳的身型要求斜中寓正。从外形上看,吴式太极拳有两根线,一条正线,一条斜线。以弓步为例,要求前腿弓膝,膝尖对正前脚尖,使重心落于支撑脚,形成一条由上到下的垂直线;后腿蹬直,尾闾对正后脚跟,使后腿与后背形成一条倾斜的直线。

(2)虚领顶劲

吴式太极拳称头部为定盘星。练习时,无论身体如何运动,应始终保持头部中正,下颌自然内收,劲部松而不软、挺而不僵的状态。

(3)松肩垂肘

肩部松开可以发出更大的劲力。松肩时,用意识引导两肩肌肉放松,感觉两肩沉降的同时,把两肩向两侧伸展,有把肩部拉开之意。垂肘是指肘尖微微下垂,感觉两臂有延伸之意。肘不坠会使动作迟滞,力不能长,使胁失去保护。

(4)松腰、垂臂、裹裆

太极拳的动作变化皆由腰腿转换发力,能松腰则重心稳定,动作运转轻灵。松腰要做到腰椎、腰两侧韧带和肌肉充分放松。突臀会造成腰部不能放松,所以应有意识地使臀部下垂,从身型上看不出突出的痕迹。裹裆是使两腿有向内包裹之意,膝关节与脚尖在一条垂线上,以达到裆要圆、圆则稳的目的。吴式太极拳 轻静柔化中正安舒

(5)川字步型

吴式太极拳强调川字步型。无论是弓步、虚步还是开步站立,无论向哪个方向行进,都要求两脚接近平行,脚尖朝着同一方向。

二、对人体动态的要求

(1)身形沉稳、重视内动

拳经曰,若问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吴式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非常注重内部意、气的修炼。吴公藻所著《吴式太极拳讲义》中所说的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说的就是这种内动。以内动导引外动,表现在外在形式上是身体的松静自然、中正沉稳。

(2)实腿转换、节节贯穿

吴式太极拳的重心转换与其他太极拳流派有明显的不同,为达到自然轻灵、重心稳定的目的,都是以实腿送虚腿,再逐渐由虚变实,绝不能骤然变动或出现身体的上下起伏。重心转换时,都是先松后转。无论进步还是退步,都是腰部先松,使实腿重心稳定,在虚腿的胯、膝、踝、足各关节逐节虚松之际,及时向前或后迈步。

吴式太极拳在转身时要求实腿转动,多以重心腿跟为支点转动。旋转时要求以腰带胯、以胯带腿、以腿带膝、以膝带踝、以踝带足,节节贯穿,不可逾越,在外观上成各肢节逐节变动之势。

(3)架式紧凑、小圈转关

吴式太极拳动作幅度不大,肢体配合严密,追求架式紧凑,看上去轻灵沉稳。在练习中,重视通过下肢的拧转、手臂的拧旋、腰身的转动三者协调配合的练习,培养整体的转化力,练出小圈转关的化劲功夫。这种圆转之劲,如跷跷板一样,又如车轮滚动,如亦称翻板劲。

小圈转关的技术特别讲求力达梢端。吴式太极拳的动作多在四肢末端,即手脚在运动过程中,由末端牵引而出,形成节节贯通、对拉拔长之力。

三、对整体运动技法的要求

吴式太极拳重视练心、练气、练身三方面的结合。没有意识的引导,小圈转关的技术是不可能练出来的。意识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对吴式太极拳技术的认识,是对斜中寓正的身型的认识,是对人体运动特点、技法运用以及各个部位要求的认识,用这些认识指导练习是意识产生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还要有意识地体会松沉的关系、动静的关系、架式结构的关系、力量变化的关系,重要的是综合理解这些技巧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运用。当意识的引导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身法会发生质的变化,使得动作有势有意、有气有力,从而表现出吴式太极拳特有的圆转之劲。

吴式太极拳注重行气、养气,要求呼吸自然、平稳。由平稳呼吸而自然发展到深呼吸,才能动中生静、静中养心、以意行气。吴式太极拳 三十七式拳谱概述

吴式太极拳强调养练结合,认为养生就是练功,练功也是养生。追求以养促练,养练双修。因此,吴式太极拳的动作速度缓慢,表现出平缓、宁静、绵绵不断的运动特点。

四、对攻防技法的要求

吴式太极拳在攻防技法方面,表现为以柔和化为主,手法轻巧。

(1)以柔化主

吴式太极拳在推手时,多主化而不打,以化为主,即引而不发,使人感到的不是刚力而是柔劲。

(2)手法轻巧

因为侧重化劲,吴式太极拳的手法显得非常轻巧,变化很多。推手的入门练习注重体验化劲。实战推手,强调手法变化。

吴式太极拳特征

(一)中正

每一个姿势务求端正,忌偏斜。重心必须稳定,开合必须讲究虚实对称。尤其是三盘(胸臂以上为上盘、腰胯为中盘、腿为下盘)功夫必须协调。要注意以腰胯为全身之枢纽,下盘是基础,上盘则以顶头悬(虚领顶劲)作为纲领。中正即《十三势歌诀》中说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二)安舒

安舒的要领就是自然,切忌牵强。要求神清气和、体静身柔。练拳时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动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平稳、深长。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说,练拳要放松,应该指出,正确的提法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法则。我们常说的太极劲,即是出于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也就是《太极拳论》上说的得机得势。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身便散乱,弊病出于腰腿。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需要动作连贯。

安舒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即是气沉丹田。如果在练拳中达不到安静的要求,也就无法做到气沉丹田。

(三)轻灵

练太极拳必须遵守轻灵法则。《太极拳论》开始就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为重要之处。

在《太极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的提法,足以解释轻灵的重要性。这两句话的意义何在?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这两句话的含义是指以轻灵为法则,在练拳中产生的灵敏度。就像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天平一样,在天平的一侧,加以不同的重量,即有不同的反应。精密度越高的天平,反应越是灵敏。

(四)圆活

一般练太极拳者对圆活的理解都有偏颇的一面。圆活所表现的,绝不仅是形(即拳架)的一个方面。

形圆,仅是学拳的初始阶段,但也不是三五年能达到的;意圆,则更难也,这个阶段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我将这两个阶段譬喻为升堂、入室。

结语:上文中介绍了关于吴式太极拳的技法练习方法,以及其对人体静型和动型技法的要求。同时还介绍了关于吴式太极拳套路的特征,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了解一下哦!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