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杨班侯 为杨式太极做哪些贡献

来源:民福康健康

杨式太极拳至今已经拥有多年的历史,其中有为太极宗师杨班侯是杨露禅的次子,他继承了杨式太极拳。下面就让小编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太极宗师杨班侯的个人情况,以及他对太极拳所做出的贡献。

杨班侯

个人简介

杨钰(1837-1892),字班侯,杨露禅的次子。生于道光十七年,自幼随父习太极拳术,终日孜孜苦练,不间寒暑。但是露禅课督严厉,不使少息,经常受体罚,几乎想逃跑。后跟武禹襄习太极拳,又得王宗岳《太极拳论》,艺更精进。

根据河北永年县志记载:杨班侯像貌清瘦,富有臂力,幼承严父真传,学武悟性极高,腾挪跳跃,象猿猴一样,尤其擅长太极大杆技术,掌握了太极拳的奥秘。

他继承了乃父衣钵,武功卓绝。约在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19岁时只身来北京,先跟其父杨禄禅在端王府教拳。一说在淳王府内教授其子侄习武。

后在北京新桥香饵胡同设场授徒,因不被时人所识,又没重视其攻防作用,一度被冷漠。后经杨露蝉来京亲临指导,杨式太极拳始传于北京,渐及全国。

班侯性情刚躁,好打不平,善用散手,数折强梁,年尚未满二十,已经是名满京华。尤其是拳击雄县刘武师和北京西四牌楼比武教技两件轶事,至今人们尚津津乐道。

后到清政府旗营任教官。得戴蓝翎武德骑尉一职。

英年早逝

杨班侯突然从武坛上隐退,就又给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增添了几份神秘色彩。

据李万成(1872-1947)(该母为杨班侯养母)说英法联军进北京,到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使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惨遭杀害,积尸塞路,血流成河,激起了杨班侯的无比仇恨,当时他在清军当教官,便率领爱国清军与人民自动联合起来,并肩英勇顽强地抗击侵略者,在战斗中杨班侯施展绝技,挥舞大刀从敌军中杀进杀出,打死打伤侵略者多人,给敌军以重创。

当时,23岁血气方刚的杨班侯,在清军旗营任职,故率爱国清军抗击侵略者,当为可信事实。

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采取屈膝投降的政策,对内横行霸道,欺凌百姓。清军看杨班侯打了洋人,闯下了大祸,也不敢留用他了,杨班侯一气之下,便回到家乡。

他回到家乡不忘国耻,提倡国民练武强身,以备御侮雪耻,把一身绝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家乡人民这种传说主要流传在杨班侯家乡一带。

为备御侮雪耻、弘扬国术,终日教授弟子,积劳成疾,于1892年在家乡病故,终年55岁,葬于永年县阎门寨。

弟子传人

他所传授的得意弟子为陈秀峰、张信义、冀老福、教练灯, 李万成。他所传授的太极拳系列拳架有大架、中架、小架、快架、提腿架、撩挎八卦掌、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四玉捶、散手、一时短打及丹田功,至今仍在他的家乡永年县一带流传。

武林轶事

故事一

清光绪年间,杨班侯在端王府当太极拳教师。当时北京有一名叫雄县刘的武师,精于技击,体格魁梧,经常表演掌击大石,石随掌碎;用两个手指夹着数枚铜钱,奋力一捏,钱成碎粉。估计两臂力逾千斤。刘师傅亦在北京某王府中教拳,听到杨班侯被称为杨无敌,心存嫉妒,极不服气。

某日,杨班侯与朋友在街上饮酒,席间一朋友问杨班侯,如与雄县刘师傅比艺,那一个赢?杨班侯笑笑:刘师傅赢,我比不上他。刚好刘的一位徒弟在旁边听到竟向刘师傅诳称,杨班侯自夸功夫高明,如果比武,师傅一定败于手下。刘师傅不知有诈,怒气冲冲闯到杨家,适值杨班侯外出,及至杨班侯回家后,家人将刘师傅上门之事相告。于是,杨班侯登门向刘师傅拜访。二人相间,话不投机,迫于无奈,伸出一手臂放在桌上说:尊驾有千斤力,如拿住小弟的手臂不能动弹,当即认输。刘师傅用力握住腕部,拟施杀手,谁料杨班侯得力借力,手臂轻举,即将刘师傅两脚提离地面尺余,全身力气均用不上了。再度交锋,杨班侯以白鹤亮翅招式将刘师傅打出一丈外倒地。刘师傅两番受挫,仍不心服,要求到院中比试。二人走下台阶时,刘突然向杨班侯额头击下,杨班侯反应奇快,按住刘手,以扇通臂招法将对方掷到阶下三四丈远,刘师傅从地上爬起来,面有愧色,还是不服,坚约杨班侯改天在某戏院再比杆术。

到了约定日期,杨班侯来到戏院,等候多时,仍不见刘来践约。后来听说,刘师傅已与徒弟在前一天悄悄离京城返回老家。自此,杨班侯的名声更响了。

从县志记载这则比武事件来看,杨班侯艺高胆大,是有争强好胜之心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吃武术这碗饭,实在不得已而为之。但一些人在文章中却将杨班侯写成动辄出手伤人,未免夸大其词。县志所记载的客观事实,道出了杨班侯的高尚武德及在比试交往中的处事原则。

故事二

县志记载了杨班侯教授徒弟张信义练拳的情况:张信义是杨班侯的同乡,聪明灵敏,十分崇拜杨班侯高超的太极拳艺,多次要求执弟子之礼。杨班侯见他能诚心求艺,答应收他为徒,张信义跟杨班侯学艺十年,拳、剑、刀、杆已得真传,只有炮捶尚未学到。

有一次,张信义悄悄来到杨班侯家门口,听到房里有雷鸣般的声音,引以为奇,推门进去,看见杨班侯在练伏虎式,拳动声发,气凌山岳。张信义明白了雷鸣之声是老师出拳所发,马上跪地求教,杨班侯便先授以握拳法,再教他送拳法。张信义苦学半年,渐有所成。一天,杨班侯询问张信义练到什么程度,令他在距离土墙一丈左右送拳。张信义发拳向土墙冲去,墙泥随拳势纷然而落,杨班侯说了一声孺子可教,乃将拳中的奥妙尽予传授。

过了一年多,杨班侯检查张信义的拳艺,功力与前无异,未见有若何进展,拳声不象雷鸣。杨班侯亲作示范,在五丈外发劲送拳亲作示范,在五丈外发劲送拳击向土墙,土墙应声震动,摇摇欲坠!

杨班侯向张信义指出:练拳下了功夫,但效果并不明显,可能是先天不足或溺于酒色之故。到底原因何在?必须反躬自问。张信义一时为之语塞,只好继续苦练,但仍是依然故我,迄无寸进。以后,张信义不再向人夸说和表演这方面的技艺。

从以上记载中,足证杨班候的功力实在不可思议。五丈以外将土墙击得摇摇欲坠,发出雷鸣之声。这就是武坛后人所说的凌空劲。以今人眼光看来,是否有夸张的成份,难作定论。不过,按县志文体的性质,应是真实的。因为记载中没有传说、据说的词句。

故事三

当时北京有一人,号称万斤力者,自言曾打七省擂台,未逢敌人,尤其擅长硬功,能够以双手搓石成粉。他在北京四门贴上贴子,扬言必败杨家父子,态度十分猖狂。班侯闻言甚怒,相约于某日在北京西四牌楼比武。

至期观者数千人。班侯骑一白马,缓缓而来,万斤力者早在那里等候。只见其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一望而知力大无穷。班侯身材瘦削,长袍马褂,文质彬彬,貌不惊人。

对方一立势,发声如雷,气势如虎,咄咄逼人。观者皆为班侯捏了一把汗。此处原有一块巨碑,高一丈六尺(约5.28米),宽四尺(约1.3米),厚二尺 (约0.6米)许。班侯立身站于石碑前。万斤力先发招,一记黑虎掏心向班侯当胸一拳。班侯微微侧身一闪,万斤力力大势猛,一拳击中石碑,巨碑碎为数块。观者骇然心惊,以为班侯有性命之忧。万斤力一击不中,复向前进身,直取班侯面门。班侯一声大喝,举双手向上一分,万斤力仰面跌出数丈开外,摔得头破血 流,半天爬不起来。班侯微微冷笑,在观众的一片喝彩声中策马而去。

杨氏太极拳的作用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具体健身作用反映在:

一、改善神经系统

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

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三、改善脏腑功能

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

太极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

太极拳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结语:上文中介绍了关于杨式太极拳的太极宗师杨班侯的个人事迹,他对太极拳的悟性极高,尤其是擅长太极大杆技术,掌握了太极拳的奥秘。同时,还介绍了关于杨式太极拳,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