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常见的几个练习误区

来源:民福康健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太极拳也有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延传至今已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孙式太极拳常见的几个练习误区,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哦!

孙式太极拳常见的几个练习误区

1.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为一的概念。

孙式太极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极,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孙式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拳一触即发之本能,但无形意、八卦之外形,更不能以形意、八卦的练法和劲意来练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走出的劲意是阴阳互济的太极劲,其外形要极尽松柔连顺之致。孙式太极拳各式的承接变化中孕育着形意、八卦的内涵而不是其外表,此点尤须习者注意。

2.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套路的含义。

孙式太极拳套路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开发内劲,其二是蕴寓各种技击状况的母式。也就是说孙式太极拳中每一手都不是技击的固定招式,而是能够演化为技击中千法万法之总机关。常见一些习孙式太极拳者将拳中的一些动作当做技击招式来练习,这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练法。太极拳追求的是习者自身的协调稳态,故能产生以有法而御无法的技击之效。此点习者当用心体悟之。

3.错误理解推手在太极拳修为中的作用和意义。

推手的意义,是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这样一种形式,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协调稳定的能力,使身体内外中和的程度得以深化。因此,推手不是要把别人推倒,扑人于丈外,而是要在推手中寻求体会如何使自己不失稳、不倒的道理和方法。随着各自协调稳定能力的提高,互相作用的剧烈程度也可随之加强。太极拳技击是一个由定步推手、动步推手、四隅推手、大捋再至技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练推手就想着如何把别人放倒,就是极端错误的练法。这种练法也将造成使推手和盘架相脱节,使自己永远站在太极拳之门外。太极拳讲究力从人借。扑人丈外也好,数丈外也好,都不是发人者的主观意识,而是被放出者自己造成的结果。此点尤须习者深悟。

4.对气的错误认识。

常见习太极拳者相互问有无气感。有,则洋洋自得,以为已进乎太极拳之三味。没有,则内心焦急,或于行拳中腹内鼓气,或口中嘘气,皆大谬也。真气,非我们日常所呼吸之气,乃是拳架盘走正确后,习者身体内外相合,由此在习者体内产生的一股能量流,给人的感觉与气相仿,故以气字表达之。心越静,则此气越为充盈。若有心御气,则气反奔腾,即紊乱也。故气感也罢,麻感也罢,胀感也罢,相吸之感也罢,皆属皮毛之相也,不可过分追求,应听之任之,以静心求中和为要。否则将本末倒置,甚至走火入魔。

5.用神不当。

太极拳贵在神聚,精神高度集中,不使之散乱。故神要内守,或食指梢,或身体其他某一处,总之,要与拳式之运作相合。常见初习太极拳者用神不当,或精神散乱,左顾右盼,或精神张扬宣泄于外,此皆谬也。精神散乱,必神气不能相合,内劲无望矣。精神外张,久则自靡,更无从得以内劲。故须精神内守,含而不露,养神于一。

6.不明内劲。

何谓内劲?神气合一而已。随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神、气耦合愈为协同、有序,内劲渐纯。故内劲是习者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时,机体产生的一种潜能。常见习拳者或从腹中求之,或从腰中求之,或从胸中求之,或哼或哈皆不得其所。内劲无声、无嗅,无形无迹,无一定之处所,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气合一,方可得之。鼓动小腹、抖动腰身、抡肩纵胯皆可谓之发力,然皆非内力也。

7.或散或僵。散、僵二者,为初习太极拳者之通病。

周身不整,病根全在顶项未能竖起、腰胯未得下塌、肩胯之根未能抽住之故。头顶与尾椎骨之根未能互逆相撑,身躯自然不整。肩胯之根未能抽住,四肢与身躯必不能相合。故此为散之病源也。***僵则转换不灵,病根全在足胯上。两足未分清虚实,必然移动不灵。两胯未能松开,必然上下难随、虚实难换。故此为僵之病源也。所以竖项塌腰抽住肩胯之根与足分虚实两胯松开为去此二病之良方。

8.不合于步。

孙式太极拳为活步太极拳,要求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故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尤其是跟步的时机要掌握得准确,确非易事。常见初习孙式太极拳者不是跟步跟得较迟,使跟步演成拉步,就是跟步跟得较急,于是身体有前仰后俯之势。要克服此种毛病,关键是要在跟步中求以中和。即当迈步后身体重心前移,将及而未及前脚之脚跟时,跟步,同时由腰胯牵带身体有向后移动之势,前脚回搓(回蹬),后足亦即落地,重心即落于后足上。此时身体由腰、胯处分为二节,前后互逆,故能动中有静,重心不失于中,所谓顺中用逆。退步时亦如此,全在足胯相合,虚实分清。故顺中用逆以求中和,为走架中身体与足相合之诀窍。

总之我们学习孙氏太极拳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切不可操之过急,过分要求。

孙氏太极拳内涵

太极拳虽然名之为拳,但实际上,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一直在向功的方向转化。从创举初始的强调技击效应,到近代的强调健身和养生,都说明了这种变化。因此,近年来,大多数人习练的各式太极拳,称之为太极拳功,其实更为合理。

孙式太极拳由孙禄堂先生创制,是现代流行酌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中晚产生的拳种。应该说,孙禄堂先生从文化建设的层面对其所学的形意、八卦、太极等多种拳功进行了匠心独运式的重构,追求运动形式和内涵的高度统一,不以动作层面的难能为可贵。求意和形的高度协调,可将孙式武学的历史性和学术性特征简单归纳为,孙氏武学、综合流派、沉思精酿。参武当、访少林;采形意、和八卦、证太极。

一、孙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在大家的印象中,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架高步活,进退相随,进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转身以开合相接。实际上,进一步讲,孙式太极拳深层面的特点是追求形顺基础上的意形调和,讲究形和意适中。形不紧,则意自活;意自活,则形必顺;如此形到意和意到形。不断调试,方使身体运动时,中正不偏,协调有度,乃至于佳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下偏不倚,忽隐忽现的中庸状态;对肢体和神经有较大的健益作用。此外,孙式太极拳讲究避三害守九要,避三害是要求练拳时,切忌努气、拙力和腆胸提腹;守九要是要求练拳时必须一塌,二扣,三提,四顶,五裹,六松,七垂,八缩,九起钻落翻要分明。其实,这些规矩就是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中所要求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台;随曲就伸,无过不及的太极状态对身体各大关节和相关部位的运动要求,是心意在指挥身体动作时的具体指令;是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武术实践的切身体会对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的进一步阐示和细化。对避二害守九要可作进一步的解析,努气则丢力,拙力则忘意,腆胸提腹则导致气浮力刚,身体无根。因此,练拳时,三害不可不避。塌扣提顶裹松垂缩主要落实在心意上,起钻落翻分明主要落实在动作的节奏上,讲究九要即是讲究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动静相宜有废,节奏鲜明适中。另外,练习孙式太极拳时,建议将练拳过程定位在雕刻状态,也就是说,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周身,对每一个动作细节要精打细算。在这一过程中。心意和力是工具,身体各大部位和关节则是被雕刻的对象,记得前辈老师们曾讲过,慢到十分处,便是快到十分处。也就是要求将练拳过程细心揣摩,悉心体认,注重对自身进行感觉观察。要体会心静、身灵、气敛、劲整和神聚的状态,建立其间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初是模糊的,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很模糊。但随着理清路明和乾乾之功的不断相互促进,必然功用一日,技进一日,终达到自如状态。

二、孙式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孙式太极拳的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对孙禄堂先生所著(太极拳学)进行认真解读,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太极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将一种运动形式冠之以太极的名称,是先人们对运动进行理性思维的一种诉求,是对一种运动形式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必经之路。

孙禄堂先生在其所著的(太极拳学)书中.从传统哲学层面出发,全面系统阐述了太极拳名称的由来。指出,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即太极是一种高度有序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困时空而变,是一种随时适应时空变化的高度有序态。这种有序态的标志性特点即是协调,就是随曲就伸,无过不及。用孙禄堂先生的话讲,就是一气之伸缩。也就是说,因为孙式太极拳从运动形式和心意状态而言,已经具备了太极文化的这种特征,故此名之为太极拳。体系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太极文化从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星来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确实有些与当下流行的自然科学主体文化在表面字义上显得格格不人。但形式上不致,未必实质内容上不存在联系。对之进行消化式的吸收,而不是简单的抛弃应是当代太极学者的使命性任务,否则,我们会失去先人们苦心孤诣用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标定下来的实践成果的精髓。

孙禄堂先生将这种建构的太极文化思维应用于自身武**动形式的思考,并具体解释为一理者,即太极拳术起点腹内中和之气,太极是也。二气者,身体静动之式,两仪是也。三才者,头手足,即上中下也。四象者,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也。五行者,即进、退、顾、盼、定也。六合者,即精台其神,神舍其气,气台其精,是内三合也;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外三合也。七星者,头、首、肩、肘、胯、膝、足共七拳,是七星也。八卦者,掤、捋、挤、挤、采、挒、肘、靠,即八卦也。九宫者,以八手加中定,是九宫也。这九句排列式的组话,应是孙式太极拳自身又化体系的标志性特征,是孙式太极拳的太极文化纲要。

如此太极拳发动,则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云行雨施,品物流行矣。此为孙式太极拳拳理之大概,又为孙式太极拳文化内涵之大略。

总结: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大家一定对孙氏太极拳的练习误区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以后在练习孙式太极拳时一定要避免出现这些错误,这样才能将太极拳发扬光大,在此祝愿各位拳友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