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自制药酒 可以治病保健的酒

来源:民福康健康

编者按:从古至今,不少人都习惯喝酒御寒,而一些注重养生的人,认为喝酒伤身,他们就喜欢用药酒来代替白酒,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药酒的制作方法!赶紧记下来吧!

荸荠酒

[配方]鲜荸荠10个,米酒(酒酿)100毫升。

[制法]先将荸荠洗静、去皮、切片、与酒酿一同入锅,加水适且,煮熟即可食用。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热感冒、水痘、麻疹等。

[用法]口服。顿服,日服1-2剂。亦可连渣食用。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临床验证有效。

红枣酒

[配方]红枣250克,羊脂25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先将红枣用水煮软后倒去水,再加入羊脂和黄洒,煮1-3沸后,倒入罐内密闭贮存7天后,即成。

[功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低热(气血两虚型)。

[用法]口服。每次食枣3-5枚,日服2次。连用7-8大。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多效。

糯米酒

[配方]糯米酒100毫升。

[制法]将上面隔水炖温,备用。

[功用]透疹。

[主治]小儿麻疹初起者。

[用法]口服。趁热温服,服后盖被,汗出疹透。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多效。

泡饮药酒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药酒补酒不分

服用药酒前须认清功效。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养生性药酒两类。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主要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其服用对象和服用方法均较严格。市场上常见的多为滋补酒,一般都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也只有一小部分能作为日常服用之品。

误区二:就餐时饮药酒

很多人在聚餐时会拿出精心泡制的药酒与亲友分享,觉得既滋补又助兴。但是,药酒是有药效的,通常情况下不能在吃饭时服药,药酒的服用同样应遵守这一规则,吃饭时喝药酒不仅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误区三:喝药酒多多益善

古代医学家曾明确指出: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在服用药酒时,要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饮1次或每日3次为宜。与过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四:千人一方

中医强调,选用药酒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应选用滋补类药酒,如五味子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等;风寒、中风后遗症者应饮活血化瘀类药酒;有月经病的人,可饮用调经酒、当归酒等;风湿病患者可选用风湿药酒、五加皮酒、木瓜酒等祛风湿药酒;肾阳虚、勃起功能障碍者可选用鹿鞭壮阳酒、淫羊藿酒、参茸酒、海狗肾酒等壮阳药酒。

误区五:药酒越陈越好

很多人认为,酒是陈的香,药酒也应该是泡的越久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饮药酒要注意时效,储存得当的情况下,一般优质酒以储藏45年为佳。如果继续长期储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使酒精度下降,酒味变淡,香气消失,药效也会受到影响。若出现大量沉淀物或已酸败变质,则绝对不能再饮用。

误区六:药材都可以泡药酒

养生药酒配方常用的中草药主要包括补气药、助阳药、养阴药、安神药、养血药、活血化瘀药、祛风寒湿药和一些芳香化浊、芳香开窍、理气消食等类药物。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材,应找医生开方抓药。否则,不但可能不适应自己的体质,还有可能遇到川乌、附子等有毒的药材,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误区七:泡酒的药材越大块越好

在药店所见的药酒经常是将大块的药材放在酒里浸泡,据说这样泡的酒药效更好。但曾惠芳表示,应将药材挑除杂质、筛选漂洗、晾干,再碾捣、切细,好制成饮片,再放进酒里密封浸泡。每天摇动一次,一般10~20天后就可饮服。药量与酒量的比例大约为50克对500克。第一次酒液服完后,还可酌加白酒再浸1次,然后滤去药渣饮用。过滤后的药酒应当是澄清明净的液体,颜色为黄色或深、浅褐色。

误区八:药酒人人皆宜

药酒虽好,不对症、不适量也会有害。曾惠芳指出,药酒的一般饮用方法是每次饮用10~30毫升,每天饮用2~3次(即饭前1小时内、饭后30分钟内、睡前30分钟内),或者依病情及所用药酒的性质、浓度而调整。应辨证选择适于自己饮用的药酒。不善饮酒者可只在睡前饮少许。嗜酒者,饮药酒也不宜过量。如遇感冒、发热、咽喉痛及气管炎等,均应停服。妇女月经多时,活血类药酒要慎用。另外,高血压、心脏病、肝脏病、严重胃病患者也应慎用。

总结:上面的的几款药酒你学会了吗?如果学会了就马上做起来吗?看看自己做的药酒的效果怎么样?还有在饮用药酒的时候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引用药酒的,也不是别人能喝的你就一定能喝,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选择的引用哦!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