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伤肺伤脾 秋季养生当润养制之

来源:民福康健康

编者按:我们常常会出现口燥舌干、咽喉不适、烦闷的症状,这些都是秋燥引起的。我们如何赶走秋燥呢?今天,小编教你如何养好心肺,秋季养生赶走秋燥。

一交秋分,燥金司令,所起之风,全是一团燥烈之气,干而不润。是以无草不黄,无木不凋,人身应之,燥病生焉。凡有身热咳嗽、内烦口干一切百病,无不起于干燥。《医学传灯.卷上》

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夏日暑气伤精耗气,秋日里当然得好好调养一番。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自古就有燥主秋令的说法,而秋燥就是指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随着季节向秋迈进,气候也越来越干燥,随之而来的是人体津液的损耗,秋燥所带来的不适感也会越来越明显,出现口鼻干燥,或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甚至鼻内经常容易出血,或咽痛干燥,似有物梗阻,皮肤也变得干涩皲裂,以及大便秘结难出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热,一偏于寒,临床上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类型。在久晴无雨,秋阳当道时,感之者多病温燥;若是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感之者多病风燥,即凉燥。

温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凉燥: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就具体疾病偏爱的人群而言,儿童因脏器娇弱,气管黏膜、鼻黏膜和皮肤都非常纤薄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干燥环境的刺激,引发过敏和气管炎等疾病;老年人因脏器机能下降,对外界的气温变化反应缓慢,容易诱发支气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女性因为生理以及孕期等原因,易使体内津液不足,皮肤干燥,阴阳失调。因此,防秋燥的主要方向就是滋阴养颜、润肺养气。

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来清清肺,养养胃,润润肤!

心肺润燥篇

推拿,一味润肺良药

秋气通于肺,肺与秋天在五行中同属于金,且也喜润恶燥,若调理不当,各种呼吸系统的麻烦自然纷至沓来。这时候,除了多食用百合、枇杷、蜂蜜等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来调理外,中医推拿按摩背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背部是人体的督脉所在,与人体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背俞穴也位于此,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而芳香堂健康养生馆就是通过采用玉石刮痧、火罐、中草药泥灸法,对这些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舒肝理气润肺的功效,轻松解决秋燥之气。

背部润肺调理法

1、玉石刮痧

首先,手持玉石在颈椎向下至肩胛处刮50~100下;或刮胳膊上的肺经,从肘内关节的外侧一直到大鱼际处,两边各刮50~100下。可达到和肺气、通利呼吸之功效。

2、火罐疗法

接下来是拔罐,拔罐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祛除肺热、活血化淤的作用,能帮助人体排出湿气、调理脏腑虚实。通过火罐刺激背部上焦区及肺俞穴。达到排出寒湿和润肺的目的。

3、中草药泥灸

后,将芳香堂健康养生馆特制的中草药泥灸涂于背部,并配以相应按摩手法,借助热力温壮阳气、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将致病物排出体外,达到舒经活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理气润肺的功效。

三大去火穴位实战版

人体自带三大去火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起到去火除秋燥的作用,正被秋燥困扰的朋友不妨一试。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总结:秋季养生想要去火,就赶紧按摩穴位进行实战吧。秋燥的烦恼就可以解决了。(文章原载于《养生杂志》刊期:2012年第9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