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食物会“相克”吗
目录:
第一章:健康饮食 食物会相克吗
第二章:不吃燕窝如何
第三章:为什么水果性寒
编者按:都说食物相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食物会相克吗?日常不吃燕窝会如何呢?水果为什么性寒?下文做了详细解答,一起去看看。
健康饮食 食物会相克吗
近日网上流传着张贴在一所大学食堂的食物相克告示牌。告示称以下食物在两个小时内不能同时食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乃至有生命危险:螃蟹与柿子、泥鳅、茄子、香瓜或生花生。并提供吃黄泥水、藕节或柑橘皮等解毒秘方。不知为何只列出螃蟹与其他食物的相克,让人怀疑这个食堂是不是对螃蟹有特殊感情,怕大家多吃螃蟹。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这只是广为流传的食物相克名单中的一小部分。虽然现在有中医否认食物相克与中医有关,但在中医典籍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本草纲目》有一节食物禁忌,列举了180对不能同时食用的食物,其中有些一见可知过于荒谬,已无人相信,例如猪肉忌牛肉。
但有的至今广为流传,例如螃蟹忌柿子、生葱忌蜜。在我指出食物相克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迷信后,就有人声称听说有人吃了螃蟹和柿子、葱和蜂蜜后中毒甚至死亡的,并挑战我说敢试一试吗?
我当然敢试。事实上早就有人试过。1935年,南京民间传说香蕉和芋艿混吃导致食物相克而中毒。这引起了生物化学家郑集的兴趣,他搜集了184对相克的食物,从中选出14对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组合,用老鼠、狗和猴子做实验。他本人和一名同事也试验了其中的7种组合。在食用24小时内观察实验动物和人的表情、行为、体温及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很正常,没有中毒的迹象。在郑集试验的相克食物中,就包括螃蟹与柿子、大葱与蜂蜜。郑集碰巧是我国长寿的科学家之一,活了110岁。
近来中国营养学会分别与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做了更严格一些的食物相克实验。兰州大学的实验选了5组传说会相克的食物组合,由100名健康志愿者食用,连续吃了一周,没有发现哪一组食物会引起异常。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实验则另外选了12组食物组合,有30名志愿者连续吃3天,也未发现异常,只是有志愿者认为个别组合食物搭配不合理,导致口味不适合。
虽然没有对所有传说中的食物相克全都实验一遍,但是既然挑选出来的31组常见组合无一组存在相克现象,那么就没有理由相信剩下的不常见组合反而会相克。有人说,虽然当时吃了没事,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慢性的中毒?中医典籍和民间传说的食物相克向来指的是吃了以后马上会出现的急性中毒甚至死人,而不是指慢性中毒。古人通过经验可以发现急性中毒,不可能发现慢性中毒。食物对身体造成的慢性损害要靠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或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发现,古人没有这种能力。因此没有理由相信食物相克会导致慢性中毒。也有人说,食物相克是指不同食物混在一起吃有可能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但与传统说的食物相克不是一回事,古人也不可能有这方面的认识,吃某种食物导致营养不良是不可能通过经验发现的。
但是有人仍然对食物相克深信不疑,认为不同的食物中的成分是可能起化学反应的。食物成分是否能起化学反应,是必须具体指出并有实验支撑的,不能想当然地泛泛而谈。有人认为螃蟹与柿子相克的原因是螃蟹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的鞣酸相结合容易沉淀,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因鞣酸具有收敛作用,所以,还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致使凝固物质滞留在肠道内发酵,使食者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一家报纸的介绍)。如果这个理由能成立的话,那么柿子不仅与螃蟹相克,还与其他高蛋白食品(例如肉、蛋、牛奶)相克,甚至任何含蛋白的食品都可能与之相克,那样的话,柿子就几乎与所有食品都可能相克了,吃柿子时不能再吃别的东西了。更何况,螃蟹与柿子相克的说法已被实验否定,没有必要为其找借口了。
有的食物相克说法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例如虾不能与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同吃,理由是虾含有一种浓度很高的五价砷化合物,它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但是维生素C会把它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也就是砒霜,可引起急性中毒,乃至死人。不久前有一个学生在比萨店就餐时因突发心肌炎身亡,其家属就声称是因为店家提供了吃虾喝柠檬水导致中毒引起的。事实上虾所含的砷绝大部分是稳定的有机砷,无机砷的含量很低(不到4%)。按国家标准,每千克鲜虾中无机砷含量不能超过0.5毫克。即使这些无机砷能被维生素C全部还原成砒霜(不太可能),那么也要吃上106千克的虾才能达到口服砒霜致死量的下限(70毫克,含砷53毫克),还没被毒死就已经撑死了。
食物相克是只有在中国才有的说法,外国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观念,随便乱吃(包括流行往海鲜上浇柠檬汁),岂不早该死绝了?莫非中国人有特殊的身体,食物只克中国人?有的食物本来就有一定的毒性(例如有毒的花酿造的蜂蜜),有的食物多吃会引起消化疾病(例如柿子),食物受某些细菌污染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古人对这些都一无所知,一旦吃了某种食物后上吐下泻、病重身亡,就会胡乱联想到是不是因为食物相克,以讹传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让人们不敢掉以轻心,即使有了较充分的反面证据后,仍然会找出各种借口继续迷信下去,那块食物相克告示牌是没有那么容易摘下来的。
不吃燕窝如何
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存精华去糟粕。问题血燕近日曝光,恰是反思燕窝迷信的时机。放眼国际,燕窝之补以现有科学手段无法确证,燕窝产业之弊却是显而易见。
一些人认为,燕窝是一种珍贵的佳肴,是名贵药材。然而,这种说法至今在全球都没有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2005年7月,加拿大古尔弗大学安大略农学院的科学家报告了对白燕窝和血燕窝两种燕窝的营养价值分析结果:燕窝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前者占总重的62%-63%,后者占25.62%-27.26%。这个营养成分组成与鸡蛋对比,并没有特殊优势。鸡蛋中含有卵白蛋白、卵黄磷蛋白等多种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
加拿大科学家还发现了部分儿童吃燕窝后严重过敏的原因。在其研究的两种燕窝中,科学家都发现了77KD蛋白。它与鸡蛋中的卵运铁蛋白类似,可诱发过敏反应。
在销售燕窝的宣传品中,有部分商家声称燕窝还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等其他物质。但是,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科学检测证明这类说法。
燕窝的食补效果未能确证,不断膨胀的燕窝市场反倒诱发了两个恶果:把燕窝的建设者金丝燕逼入生存绝境;在人工引燕产业埋藏了健康卫生炸弹。
对燕窝的需求,使得燕窝价格跃升。在印度尼西亚,一个中等尺寸的三层燕巢的价格已经将近1.6万美元。然而,生产国的野生金丝燕因此遭遇严峻的生存危机。印度萨利姆阿里鸟类和自然历史中心的科学家在20世纪末对燕窝产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发现,人们在95%的金丝燕繁殖地点进行了采集燕窝的行动。结果是,在所统计的燕窝中,只有不到2%窝中有蛋或有幼鸟。在10年间,当地金丝燕数量下降了80%以上。
而且,人工养殖的燕窝存在卫生隐患。为了不再辛苦地赴深山洞穴采集燕窝,从业者开始建立人工燕巢,通过播放同类叫声吸引金丝燕入住,这就是引燕技术。在这些人工燕巢中,大群金丝燕在统一地点集中进食、饮水和洗澡。然而,这样的环境存在巨大的卫生风险。首先是随着鸟与鸟和人与鸟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禽流感传播的可能性加剧。其次,金丝燕的水槽是蚊子繁殖的理想地点,这使人工燕巢成为热带病传播的热点。
燕窝之补或许只是虚无的传说,假燕窝之害倒是证据确定。没有贪欲,就没有迷信,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吃燕窝又何妨?
为什么水果性寒
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素,并含有能够降低多种慢性病风险的保健物质,因此营养学认为平时应该多吃水果。例如新版美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2.5杯水果(1杯约等于240毫升,指把水果切块后的体积,不是指果汁)。但是也有人反对吃水果。例如风靡一时的养生教母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除了耸人听闻的生吃泥鳅,还有一条要戒除一切寒凉食物才能补气固元,其中就包括不吃或少吃水果。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绝大多数水果的确都被归为寒凉食物:西瓜,性寒、苹果,性凉、香蕉,性寒、梨,性凉、橘,性凉很多人也认为水果很冷,因为他们吃了水果后会拉肚子。
很多外国人吃水果后也会拉肚子,虽然他们从来没听说过水果是寒凉食物。所以这和吃冷饮会拉肚子不同,不能归为受文化影响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有其物质基础。那么是什么物质使得有些人一吃水果就腹泻呢?所有的水果都含有丰富的果糖,会不会是这个特别的成分引起的呢?说来难以置信,这一点迟至1978年才由瑞典医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
我们在中学生物课上学到,果糖是一种单糖,食物中的单糖不用经过消化,就能被小肠直接吸收到血液中。实际的情形没有那么简单。抵达小肠的果糖并不会像水那样自己跑进血液中,而是需要一个运输工具载体将它运进去。专门用来运载果糖的载体是小肠上皮细胞上一种称为GLUT5的蛋白质。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吃下的果糖太多,GLUT5忙不过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没被吸收的果糖留在肠道内,使得肠液的渗透压要比血浆的高,血浆里的水分就流失到肠道里了,肠道里的水分就比平时多。果糖到了结肠,变成了生活在那里的细菌的食物,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大量的气体,刺激肠道蠕动,肠道里本来就多的水分更不能被充分吸收,就导致了腹泻。
果糖被细菌发酵产生的气体包括氢气,氢气被血液吸收,循环到肺部,释放出来。所以,如果我们能从呼吸中检测到氢气,就表明有果糖没有被小肠吸收。那么,让实验对象喝不同量的果糖,然后检测他们的呼吸中是否有氢气,就可以知道一个人一次多能够吸收多少果糖。实验的结果是,正常人一次能够吸收25~50克果糖。这个量其实不少,要摄入25克果糖需要吃下大约430克苹果。
但是有很多人体内缺乏果糖载体,或果糖载体运输果糖的效率比较差,他们一次能够吸收的果糖少于25克,吃水果就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这种情形叫果糖吸收不良,又叫膳食果糖不耐。大约一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膳食果糖不耐症。另外还有一种遗传性果糖不耐症,非常少见,是由于肝脏内缺乏分解果糖的酶,吸收进体内的果糖无法被分解,会导致低血糖、肝病,是另一种疾病。
膳食果糖不耐症的患者并不是什么水果都不能吃,有的水果吃了会拉肚子,有的不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小肠中还有一种载体叫GLUT2,它既能运输葡萄糖也能运输果糖。它运输果糖的效率本来很低,但是葡萄糖能够大大地提高它的运输效率。所以葡萄糖能够帮助果糖的吸收。一种水果能否导致果糖不耐,不仅与果糖的含量有关,还与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有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的水果,例如香蕉、橘子、柚子、菠萝、猕猴桃、草莓,不容易导致果糖不耐;而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的水果,例如苹果、梨、西瓜、哈密瓜、枣、杨桃、芒果、樱桃、荔枝、木瓜、葡萄,就容易导致果糖不耐。此外,蜂蜜以及加到加工食品中的人造蜂蜜(果葡糖浆)由于果糖的含量高于葡萄糖,也容易导致果糖不耐。有人觉得喝蜂蜜能润肠通便,除了心理因素,可能与果糖不耐有关。
与葡萄糖相反,糖醇能够降低果糖载体的活性,不利于果糖的吸收。所以那些含有糖醇的水果,例如桃、李、杏,虽然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也还有可能引起果糖不耐。果糖不耐症无药可医,防止果糖不耐的好办法是避免果糖含量高和含糖醇的食品。在吃果糖含量高的食品时同时吃葡萄糖含量高的食品,有时能防止果糖不耐,但不是对每个人都管用。
可见,水果之所以被认为寒凉会导致拉肚子的原因在于果糖不耐。某些传统的说法背后有其道理。但也不尽然。口口相传的传统说法有的是经验的总结,有的则是以讹传讹。例如香蕉被认为性寒,能够润肠通便,腹泻病人忌食,这就没有科学依据。香蕉的葡萄糖含量远高于果糖,也不含糖醇,不会引起果糖不耐。事实上,在国外,香蕉不仅不被认为能通便,反而被认为能止泻,是腹泻病人的首选食物之一。香蕉含抗淀粉酶的淀粉,能保护肠道粘膜,双盲对照试验表明吃香蕉能减轻儿童腹泻。误以为香蕉能润肠通便可能是由于香蕉的形状和粘性引起的联想,与经验无关。
总结:通过上文的叙述,我想大家都了解了食物是否会相克,今后大家都不应该过于迷信,科学才是真理!(作者:方舟子、张小军,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