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疲倦莫大意 当心糖尿病已经悄悄蹭上你

来源:民福康健康

目录:

第一章:常疲倦莫大意 当心糖尿病蹭上你

第二章:糖尿病病人要正确喝水

第三章:预防2型糖尿病从日常生活入手

编者按:虽说“春困秋乏”但有时候常常感到莫名的疲倦时你可要当心了,小心糖尿病已经在你不知不觉时悄悄蹭上你!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什么?糖尿病日常保健做什么?2型糖尿如何预防吧!

常疲倦莫大意 当心糖尿病蹭上你

王阿姨今年61岁,除了身体有点发福,平常没什么大的病痛。前段时间她感觉总是乏力犯困,特别是午后呵欠连连,总是睡不够的样子。起初她以为是春困,也一直没在意。直到上周她碰到社区卫生站的张医生,张医生看她精神不佳,让她赶紧查查血糖,才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此时空腹血糖已经有8.2mmol/l了。

犯困乏力可能为糖尿病征兆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乏力只是一种症状,就是俗称的“没劲”、“无力”、“困倦”、“疲乏”、“疲劳”等。乏力的原因有很多,分类方式也有很多种,常被分为生理性乏力和病理性乏力。简单来说,生理性乏力不是由疾病引起的乏力,而病理性乏力就是疾病引起的乏力。

在正常情况下,糖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糖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源,所以会感到乏力。还有,在糖尿病时,由于肝脏、肌肉组织摄取氨基酸的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负氮平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降低等症状。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由于以下一些原因出现乏力:

1.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这是常见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小的梗死,脑磁共振可以帮助诊断。

2.血糖过高或过低: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波动太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可通过测血糖明确。

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酸中毒或低钾血症,均会出现乏力,可通过血生化、血气分析诊断。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除自觉乏力外,还会伴有浅感觉障碍,体检时也会发现某些阳性体征,可以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

还有哪些疾病可引起乏力?

1.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及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脊髓病变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均会出现乏力。

4.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硬化、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痔疮等。

5.血液系统疾病: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白血病、再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淋巴瘤、粒细胞缺乏等。

6.肾脏方面疾病:如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等。

7.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等所致感染,如肺部感染,结核病、各种类型肝炎、流行性感冒、肝包虫、脑囊虫等。

8.创伤及出血:包括皮肤创伤、烧伤、腹腔脏器损伤、骨折、脑外伤、手术后等。

9.肿瘤:所有系统及各类型肿瘤均会引发乏力症状。

因此,如果您出现不明原因的困倦乏力的症状,有必要到医院做一个全身检查,排查病理因素引起乏力。

糖尿病病人要正确喝水

糖尿病人经常都会有这样的担心,他们本身就知道患有糖尿病的特点是喝水多,于是自己就会觉得喝水越多糖尿病病情就会越加重。其实事实与病人自己的臆断恰恰相反。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因限制饮水量而诱发糖尿病病情加重的患者,占糖尿病患者复发的20%。糖尿病人不但不能限制平时饮水,还要适当的多饮水。除非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为减轻心衰病人的心脏负担,病人经常会被叮嘱限制每天的饮水量。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觉得老是口渴,是因为体内血液的血糖含量过高,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大脑的饮水中枢才使大脑出现口渴的保护性反应,从而使病人出现多饮水的欲望。糖尿病病人平时多饮水不但可以降低血浆渗透压,同时也起到了稀释血液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神经中枢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而且多喝水还有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如果病人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含量,对糖尿病病人的病情非常不利。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一直等到口渴才喝水就已经比较迟了,早在口渴之前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因为人体缺水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刺激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预防2型糖尿病从日常生活入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得了糖尿病等待的就是漫长的治疗,预防糖尿病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也开始关注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经研究发现有很多糖尿病人的糖尿病的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以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的预防要养成怎样的生活方式呢?

2型糖尿病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预防2型糖尿病该从日常生活入手。

1、坚持治疗和监测血糖达标

糖尿病病人治疗不当会引发心脑血管病、肾病、眼病、骨关节病、神经系统病变等,因此要保证治疗后血糖达到理想范围,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用药,不要听偏方。定时检查血糖,每年复查重要器官功能和影像变化,做到合理调药,对胰岛素分泌低者及时应用注射胰岛素,有助于保护心脑肾器官。

2、脑力与体力活动的平衡

运动状态下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利用活跃。还能改善胰岛素受体功能,降低血糖。许多糖尿病病人有精神压力超负荷的病史,如长期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思想压抑,或者精神打击等等。因此,脑力劳动为主的人要多参加体力活动,如散步、游泳、打拳等。工作后更要去放松身心,如听音乐、运动,作些园艺和书画的活动。

3、注意生活节奏,保持愉快心境,预防糖尿病

人体各组织器官活动都有生理规律性,如果不按时作息,工作强度和时间安排不顺应人体的生物钟,容易使器官功能紊乱。应注意保持愉悦的心境,学会为自己减压,有利于器官代谢和功能调节,改善胰岛细胞的供血和代谢分泌功能。

4、肥胖与减肥

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发病有明显关系,肥胖时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敏感性下降,导致糖利用障碍,血糖升高。限制总热量摄入,吃高纤维素饮食;增加运动量,消耗多余的体脂。不要用减肥药来减肥。

5、注意科学饮食,避免高糖负荷对胰岛细胞的损害

这也是重要的预防糖尿病的方法。近几年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与进食能量过高有很大关系。经常饱餐,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使胰岛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易发生糖尿病。科学研究已揭示,糖尿病人可能携带遗传基因,但如果注意科学工作生活可以不发病,否则发生糖尿病。也有一些父母无糖尿病的患者,因为饮食超负荷而发生糖尿病。平时应多吃粗粮、蔬菜等高纤维和低糖低热量饮食。控制饮食是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处方。

6、注意隐袭症状

①不明原因体重减轻;②经常疲乏无力;③皮肤瘙痒,反复出现皮肤疖、痈;④肢体溃疡不愈;⑤饥饿、出汗、手颤等症状,进食可好转;⑥男人阳痿;⑦年轻人早发动脉弱样硬化;⑧视物不清,早发眼底病变;⑨呼吸道或泌尿道反复感染。

结语:糖尿病是人们健康无形的杀手,在40岁年龄层上,每10个人就有一个得糖尿病,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