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疏经通络调整脏腑

来源:民福康健康

目录:

第一章:勤练太极拳 利于通经活络

第二章:太极拳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章:松是打好太极拳关键

编者按:太极拳是一种什么样的功法?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处呢?炎热的夏天,稍微做点运动就会让我们大汗淋漓。这个时候太极拳似乎更加的适合我们用来健身。

勤练太极拳 利于通经活络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突然、强烈的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从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滋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提高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再者,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三百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练太极拳,不是一般的学习拳式,必须懂得很多基本功,必须做到放松,气道通畅。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调则周身气行,故练功必须令其气顺,不可使气道结滞。所以练拳不可闭气、使力,总以放松、沉气为主。在练拳时要配合呼吸配合开合等。由于以上的要求,使得练太极拳的人们在练拳过程中注意放松并调整呼吸,每次练拳下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身体微微出汗,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祛病强身的健身功效。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运动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才可能对增进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常年坚持练太极拳的人普遍反映大腿粗壮。体育专家认为,大小腿肌肉群的高功能运动,使人体如同增加了许多小水泵,帮助心脏工作,即减轻了心脏负担,又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由于太极拳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人利于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衰状态,可防治血压高等病症,有抗衰老的功效。常言人老先从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现上盛下衰的诸种疾病。

美国医学界己把老年由于跌跤而死亡的现象逐年升级的问题,列为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敌人,政府拨款支持关于太极拳可防治跌跤现象的科研项目。太极拳近两三年在美国发展特别快,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症状。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红光满面,并无病容。然而,由于气血虚亏,腿脚发软,行动不便,走路时间一长,易导致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中医认为,人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叶黄。烧水灌肥应从根本着手,滋肝补肾,乃是养生保健的秘诀。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化为精血的关键根本的部位。

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基本的环节。腰脊和腿部[FS:PAGE]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所以,针对当今生活方式,练习一种或几种太极拳和太极拳器械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坚持练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太极拳的本质是什么

这里说的太极拳,是指打拳盘架子而言,不涉及技击。

太极拳是太极的一种派生事物,不等于是太极。太极拳的动静,只是太极动静的一种,不是太极的其他动静或全部。

太极拳是有形有质,是形质相成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太极拳的传授不能只讲形,不讲质。既要讲形又讲质,做到形质兼备。这个问题要从历史上对太极拳早立论概括说起。

太极拳宗师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开),静之则合。这段话有多层含义。其中动之则开,静之则合,是太极拳早高的精辟概括,对这两句话要辩证地理解。

太极拳的本质

对动之则开,静之则合,辩证地理解,即动与静,开与合及其变化,都是对立统一的。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是平衡统一的。开合体现动静,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平衡统一。而动静的实体,动是实,静是虚,也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虚平衡统一(以下对动静,实虚,开合,皆要如此理解)。只有虚实的动静才能平衡统一,统一的虚实互相转化,才能互相衔接,多次循环往复,成为一套太极拳过程。先辈拳家说:实虚开合是为拳经,经是经入不变的。按《矛盾论》的观点,虚实开合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有共同点事物的特殊点,即特殊本质。太极拳是太极的派生事物,不等于太极。太极拳的动静是太极动静的一种,不是太极动静的全部。解读演绎太极拳时,不要忘记太极拳的这个特殊本质。

太极拳的动法

用意不用力(用意:即用神经感觉和想像),缓慢均匀,节节贯串,意动形随,即是太极拳的动法。这动法,是动静开合及其变化,和动之则开,静之则合,成为一套太极拳的决定性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没有太极拳。

太极拳形质是相成的

动之则开与静之则合,互相衔接(动与静衔接,开与合衔接),多次循环往复过程中,开合成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一套太极拳开合两种姿势动作。这就是太极拳形质相成的过程。具体过程如下,动静开合是以腰脊为主宰。①用意不用力,由腰脊内部动起,意气鼓荡,向外动去,缓慢均匀,节节贯串,意动形随,动到周身和四肢末梢,是开。上肢则弧形分展开或伸展。同时下肢进步、退步,或一脚扬起,皆是开的定势。24式拳的起势,野马分鬃,掤捋挤按中的掤按等皆是开的定势。定势之间,则是合、开或再开、合等动作。这是动之则开成为开的姿势动作过程。这动是由内到外,由里及表,周身上下左右,皆动、皆开、皆实。以掌指为例,即掌指微微舒平,不硬不僵,即是实,实中有虚,周身如此。②用意不用力,由周身和四肢末梢静起(静中有动,静也动),意气松沉,缓慢均匀,节节贯串,意动形随,静回到腰脊内部,是合。上肢则弧形由外向内回合,同时下肢收脚,跟步,扬起的脚下落,皆是合的定势。24式拳中的手挥琵琶,双峰贯耳,掤捋挤按中的捋挤等,皆是合的定势。定势之间。则是开、合或再合、开等动作。这是静之则合,成为合的姿势动作过程。这静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周身上下左右,皆静、皆合、皆虚,以指掌为例,指掌稍稍松屈,不软不懈,即是虚,虚中有实,周身如此。动之则开与静之则合,就是这样组成太极拳的,24式、88式等太极拳,都是如此,只是过程长短,开合姿势动作多少不同而已。

太极拳是动静平衡统一的

太极拳的动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平衡统一。开合体现动静,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平衡统一(实虚也是如此)。掤捋挤按等全部姿势动作,皆是开合组成,势势皆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平衡统一,势势体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平衡统一。这动静平衡统一遂成为太极拳规律。这规律贯穿在太极拳过程的始终,直至一套拳的结束。规律,是实践的准则,懂规律则知所以,姿势动作的正误优劣,知所适从,规范到位。质行兼备,才能收太极拳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不老春应有的神奇功效。学练太极拳做到形质相成,动静平衡统一,则升堂入室,进入太极拳殿堂矣。

松是打好太极拳关键

太极拳是适合中老年健身养生的运动,太极天天走,活到九十九,它会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快乐。任何拳术,任何运动都比不上太极拳。因为太极拳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道理存在。这个道理就是松,就是要学会放下。

提这个松字,我学太极拳数十年了,到了近年才悟到其中道理。我老师杨澄甫先生一天到晚坐在那儿,不发一言,你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他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他还讲了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我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现在想起来,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才能松得干净呢?我们去佛殿,常会看到弥勒佛,很大一个肚子,笑笑的,拿着一个布袋,上头题着:坐也布袋,行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人不但自己是个布袋,甚至于一切儿女妻子,功名利禄无一不是布袋,都要统统放下,这样才得自在。

练太极拳难,难就难在自己有意识挡住,障碍了自己,不能进步,这确实是太极拳难过的关头。因此,在练拳时,连自己的意识也要放空,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放松,也才能渐入佳境。

结语:练习太极拳的好处,小编觉得已经不用再强调了。当你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只要做到真正的放松,那么你就真的掌握了太极拳的真谛!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