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你解说 冬季饮食养生秘诀

来源:民福康健康

目录:

第一章:冬季食疗调养三个好处

第二章:喝三汤冬季不感冒

第三章:冬季就要吃骨补骨

编者按:冬寒时节,机体处于封藏状态,阳气不致妄泄,脾胃机能亦较健旺,因此,这时正是养阴滋补的大好时机。

冬季食疗调养三个好处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既不宜食用生冷之品,也不宜食用燥热之品,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如甲鱼、黑木耳、藕、芝麻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

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应摄取新鲜蔬菜。如胡萝卜、青菜、菠菜及绿豆芽等。冬季是饮食补养的好季节,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尤其是冬至日后进补好。因为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从冬至之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在闭藏中含有活泼的生机。此时进补,药力易于蕴藏而发挥效能,是虚弱之体调养的好时机。

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蔬菜如萝卜、胡萝卜、辣椒、土豆、菠菜等及柑桔、苹果、香蕉等水果,同时增加动物肝、瘦肉、鲜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的需要。

冬季是肾主令之时,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四时调摄笺》中指出: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所以,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食辛热之品,以辛主苦,使之肺气直达,固实肾气。冬季虽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勿多食葱,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冬季切忌吃粘硬、生冷的食物,此类属阴,易伤脾胃之阳,如肾阳虚者,常易造成中气下陷、形寒肢冷、下痢清谷等病症。

饮食调养有三宜:一宜粥糜,古代养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宜喝些热粥。《饮膳正要》中认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如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赤豆可使人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饭)的习惯。

冬日宜食养心除烦的麦片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二宜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如宜吃牛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晚餐喝一小杯酒,对中、老年人养阴大有裨益。体肥胶者忌肥甘温热厚味。三宜坚果之吕,冬日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

冬季,偏于阳虚的食补以羊、鸡肉等温热品为宜。偏于气阴不足的人以食鸭肉、鹅肉为好。《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本草纲目》中指出:鹅血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民间也有 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

患有脑心血管动脉硬化症者,饮食要注意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近年来国内外专家证实,多吃鱼,适当吃茶油、玉米油、米糠油、黑木耳等,是抗动脉硬化、消除过氧化脂质、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适当进补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此时人的皮肤致密,出汗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补一般是针时体质虚弱及老年人来说的,体虚应根据其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虚症分别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施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年人多以肾虚为主,所以补肾尤为重要。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食补在冬季调摄中尤为重要。冬令进补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放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意即冬令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春天就不会生病。冬令进补的同时,应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滋补品的消化吸收,使之能够被机体更好地利用,达到补而受益的目的。

喝三汤冬季不感冒

冬季感冒患者可以尝试家庭简易的食疗方法,如果及时按顺序服用,可以做到三汤下肚、感冒驱除。

治风寒感冒的三汤

风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状为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酸痛,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觉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对镜还可自行观察到舌苔薄白。食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第一汤:五神饮

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汤要会喝才健康

第二汤:双白玉粥

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的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大白菜、切段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黏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身体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服用。饭后喝菜汤益健康

第三汤:豆腐火腿芥菜汤

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生姜10克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

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两汤基础上,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吃饭时千万不要喝果汁

治风热感冒的三汤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加重、头痛、咽喉红肿干涩疼痛、鼻塞涕黄,咳嗽痰黏或黄,且口渴喜饮,怕风。对镜可观察到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还有可能加重头面部痤疮、便秘等。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第一汤:薄荷粥

薄荷15克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出汗佳。各种食物对性功能的利与害

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适宜。

第二汤:桑菊薄荷饮

桑叶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叶15克,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每天吃10种食物赶走胆固醇

第三汤: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6克、沙参10克、薄荷2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冬季就要吃骨补骨

入了冬,此时日照时间短,人体缺乏能促进钙在体内安营扎寨的维生素D,再加上运动量减少,骨质疏松甚至骨折都会悄悄袭来,让人避之不及。况且,近年来骨质疏松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绝经后妇女50%以上、老年男性20%以上患有骨质疏松。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那么,补骨到底应该补些什么呢,吃骨补骨能管用吗?其中的学问可多着呢。

要想知道该补什么,首先要明白,骨骼到底缺什么。从西医角度来说,骨质疏松是由钙质流失引起的,因此补骨就是补充钙以及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维生素C、雌激素等。但在中医里,情况却复杂了很多,骨骼健康与否往往跟各个脏器的健康息息相关。2000多年前的中医名著《黄帝内经》就说过: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这里提到的骨枯与现代医学的腰背疼痛、身材缩短、驼背、骨折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因此,中医认为导致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肾主骨生髓,肾虚则不能滋养骨骼,会导致骨骼脆弱无力。也就是说,骨骼健康和肾是息息相关的,补骨先要养好肾。

此外,脾虚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气滞血淤则是其促发因素,血淤痹阻脉络,气血津液不能养筋骨。这就告诉我们,如果血液运行不畅,也会使营养成分无法被及时运送到骨骼中。中国有句古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骨骼健康中也是这样的意思,所以,养血和健脾也是补骨的前提。

因此,调理骨质疏松应重在补其不足,其中补阳药以补肾的为主,补血药以补血养脾为主,补气药以健脾益气为主。由此推出目前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一是以补肾健脾益气方药为基本药物组成。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当归、黄芪、枸杞子、鹿角胶、龟板、党参、白芍、菟丝子、山药、杜仲、女贞子等。二是以活血祛淤药为主配伍药物。活血祛淤药是除补虚药以外用得多的一类中药。常用的药物有牛膝、丹参、川芎、延胡索、桃仁、穿山甲、鸡血藤等。

除此之外,一些影响补骨功效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应多加留意。如避免食用过量的茶、咖啡等刺激性的东西;冬季也尽量少喝酒,以免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不要将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苋菜、莴笋)和鱼汤、骨头汤等高钙食物一起食用,以免草酸和钙结合成草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少食油腻煎炸之物,也可以保证进补功效。

结语:冬季饮食的营养特点,即增加热量,在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可保持在平常的需要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提高糖类和脂肪的摄取量来保证。矿物质应保持平常的需要量或略高一些。增加热量可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